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楼主: 长剑

发个族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4 23: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继续讨论,此贴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4 23: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剑先生说的没错,我对所谓商代中期(二里岗上层偏晚至殷墟一期)有铭文的青铜器进行整理,得如下19件,供参考。/ a% R8 S3 Q2 Q( G# r; N: x
9 c( E' a  ^' R
5 N' v) O9 ^: Y/ u* a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00: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现在学术圈子里说“族徽”的少了,多数人用的是“族氏铭文”。因为说族徽不可避免的有些不合适之处。" X$ _7 ?! y# y* d5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5 0:07:23编辑过]
# Q5 d" ^: Y4 v9 H6 z/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5 00: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事实! 成都乃至或者说四川,3000年以及以前,拥有一个相当辉煌的文明,而这个文明,不同于中原文明及南亚的相关文明。我们可以相信,这个文明拥有成熟的农业、制陶、青铜冶炼技艺,拥有独立的审美观,拥有相当的开放度。而这些,很难在以中原为核心的历史记录中找到详细的记载。可以考察的文字记载是《华阳国志•蜀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 ,“有周之世,限以秦、巴,虽奉王职,不得与春秋盟会、君长莫同书轨。周失纲纪、蜀先称王”。巴人以尚武著名,不带防具猜测是用藤牌,就是用现在大家用的藤椅一类的编制方法,使用短兵刃“巴氏柳叶剑”,夏周之时,四川地区的先民已经拥有的强大的军事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00: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当然。所以原四川考古研究所现在改名为四川考古研究院了,以期与这伟大的巴蜀文明对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00: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zb在2005-9-5 0:00:21的发言:
7 U+ {1 C; P( m* M不过现在学术圈子里说“族徽”的少了,多数人用的是“族氏铭文”。因为说族徽不可避免的有些不合适之处。

! h5 q1 X2 ~+ x, z- ~! O那这个我们也不应该说是族徽吗?
$ R) G7 K- B5 _  U! n7 H( y$ U; U8 A( J
! c0 G0 b) Y1 `3 p. Z8 B; f4 n
& a2 `. p$ m: P( L$ t7 l)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00: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zb在2005-9-4 23:03:00的发言:
" F/ h! L4 ^- v0 J/ f( _2 a
6 h. }6 c3 p6 g, Q! b  古代兵器的起源也是个说不太清楚的问题,剑也是如此。如果以有商一代为例,在中原以外地区发现的剑(此时的剑都较短,长者不过35厘米左右)要远远多于中原发现者。说剑根在中原,似成问题。: r% c7 C& w9 W( O
  古巴蜀兵器上的符号是否是族徽的问题,确实有必要进行反思。族徽(coast of arms)是借用了西方的概念,在中国是否真的存在同样意义上的族徽还是个问题。而且所谓族徽是一种花纹性符号,(可对比国徽),如果一定要说是族徽,可被认定为族徽,那就不要再讨论它是不是文字了,因为族徽不是文字。所以要进行讨论经,概念是需要首先弄清楚的,不然,如果讨论的东西所指都不一样,那不就是自说自话。对问题的进展也不利。; h( K3 E1 n# i
  对古巴蜀及滇南一带铜器的收藏现在也比较火,有市场当然就会有做假的。任何时侯辨伪者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步。
( a( h  V0 j3 m- N) P
- P& H% P: Y  E& j' K' Y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00: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庙,你好!这亚宪(音)止要说成族徽也无不可,因为这是学界的一个习惯。泛泛的说是族徽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真要讨论起来,为严谨起见,就一般不用“族徽”这个概念。因为这些铭文是字,而不是图画,也不是纹样。如果对比国徽,这是比较好理解的。“族氏铭文”一词就是考虑到这一层因素,所以现在一般就不用“族徽”一词了。如果你有兴趣,我可将我写的一部分关于族徽的概念、内容、与社会学含义的东西发到你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00: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zb在2005-9-5 0:25:33的发言:
7 i' a! i: t9 B$ n- m, m- X3 Y. _9 G小庙,你好!这亚宪(音)止要说成族徽也无不可,因为这是学界的一个习惯。泛泛的说是族徽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真要讨论起来,为严谨起见,就一般不用“族徽”这个概念。因为这些铭文是字,而不是图画,也不是纹样。如果对比国徽,这是比较好理解的。“族氏铭文”一词就是考虑到这一层因素,所以现在一般就不用“族徽”一词了。如果你有兴趣,我可将我写的一部分关于族徽的概念、内容、与社会学含义的东西发到你那。

. T% `& o$ B/ _9 v谢谢!!
' v) G2 m2 b4 X- x# Y6 c  Z明白乐,这是严谨,目前看来族徽应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乐,所以用族氏铭文、族徽来区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00: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蜀符号就现在的大量实物资料来看 ,绝大部分应该不是作为族徽存在,就最常见的虎纹和手心纹来说,其出现的地域几乎覆盖整个巴蜀地区,应属通用性符号,其它符号也多以不同的组合出现在不同的器物上,只有个别符号以单体出现,但也不能确定为族徽。巴蜀符号就其构成特征和使用方式来看,定位在图语比较妥当,是否能确定为早期文字有待进一步考证。另有一类如SC兄所发戈图上的符号,当属巴蜀文字无疑,只是暂时无非解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00: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zb在2005-9-5 0:25:33的发言:
( ?  U, V& r* S7 `0 _# ]3 L小庙,你好!这亚宪(音)止要说成族徽也无不可,因为这是学界的一个习惯。泛泛的说是族徽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真要讨论起来,为严谨起见,就一般不用“族徽”这个概念。因为这些铭文是字,而不是图画,也不是纹样。如果对比国徽,这是比较好理解的。“族氏铭文”一词就是考虑到这一层因素,所以现在一般就不用“族徽”一词了。如果你有兴趣,我可将我写的一部分关于族徽的概念、内容、与社会学含义的东西发到你那。

% w% z2 V+ c. C+ C, g3 Y; V1 w* g1 H. O9 z9 u, K" S2 L- F
我想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5 00: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唉!研剑这多年  问走脊出沿 回首一千锋 是为两境迁
( b2 N( R+ m, |
9 }% ?  N% H$ L& W) O
4 `2 C. H, s3 ^' ]6 V) P
( L2 k% s$ O# u7 |5 ^7 {9 N  w3 V0 z$ X9 O

2 p  d7 |' P% O7 Z1 k5 ?3 V
) r6 w; c# Y1 @3 ~/ w
( D. ~' s% C$ E: S" z- g+ t% M1 k" E, r9 M% @  {

2 q* V: F& M: g1 z- x3 D[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5 0:48:32编辑过]
; z: X2 f( E; k9 g6 \6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00: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已欣赏过剑兄此剑图片了。这把剑就是前面两者之间的。此种椭圆剑格少见,另外见过多把套装菱形剑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00: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zb在2005-9-5 0:25:33的发言:
2 a* S; ^* A& S3 Y$ E' o# l( R: R小庙,你好!这亚宪(音)止要说成族徽也无不可,因为这是学界的一个习惯。泛泛的说是族徽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真要讨论起来,为严谨起见,就一般不用“族徽”这个概念。因为这些铭文是字,而不是图画,也不是纹样。如果对比国徽,这是比较好理解的。“族氏铭文”一词就是考虑到这一层因素,所以现在一般就不用“族徽”一词了。如果你有兴趣,我可将我写的一部分关于族徽的概念、内容、与社会学含义的东西发到你那。
9 ]- s& I' y' e1 N4 i

% n5 b6 @, g* l“族氏铭文”——准确严谨。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01: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剑兄亮剑了!一把有王者风范的好剑!后学虽破剑一把,然赞同剑兄之说,故也现眼示众。不想会有朋友置疑老器新工,为避卖瓜之嫌,后学不再赘述,只表后学安未有出之意。今厚颜再上一剑(以前发过),只图和剑兄之帖,众友可随评,后学听好便是,不论真假对错!借此祝剑兄富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01: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 Q  V+ t2 O" p8 L: Z8 [) [
6 z& L/ C% y; y" X9 |
7 }; N4 a" \, ~! d
+ c; s4 b2 |# }

" N4 h2 [9 T. k  v3 o, J' T4 d, C! U% M: c6 Y; J$ Q' H' G
" F; Z6 q% a5 e  |, k
2 i+ L: y" p; H/ A, g

3 w+ _4 }* k2 ?# r;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01: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格上也有纹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18: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庙在2005-9-4 23:54:23的发言:' R# ]- h8 q, L
诸位继续讨论,此贴甚好!!

$ @2 r5 P4 N( Y, A- ]3 y7 r. j5 G: r3 r. o4 p2 N9 M3 Y
好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5 18: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8 02: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13:45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