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3313|回复: 26

双乳山的神秘诅咒 考古证实2000多年前悬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5 17: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 g6 n0 D8 _: C4 o& @; z8 _
+ D1 F1 n+ t  C' _6 I- H2 E
6 J3 A- J# _& k7 h7 X, z4 u; a  x/ T- A- f. n. O& X! C' ~! N
山东长清双乳山西汉济北王陵出土文物( W& ]( j8 w) t; ~( V% Q
  第一集
! L# |( D0 @* w: B0 K% H  记载
. ?/ I0 {0 `% Q/ U( A4 C8 q  x% y镜头:一把宝剑的剑头敲碎一块玉剑璏。一个人自刎(剪影),轰然倒下,剑掉下,血漫了过来,叠到《汉书》上。
# v" m6 r+ h3 @8 A  《汉书》上有这么一小段文字:(字幕)“子宽嗣。十二年,宽坐与父式王后光、姬孝儿奸,悖人伦,有祀祭祝诅上,有司请诛。上谴大鸿胪利召王,王以刃自刭死。”
. u5 P1 ?, x$ j6 h: H" S  大意是,历史上有一位王,在他即位后的第十二年,和自己父亲的王后和爱妃乱伦,并且在祭祀时诅咒皇帝,皇帝派人抓他进京,王拔剑自刎而死。
- R, L' J' B8 _+ G# @; ?2 t/ Q  镜头:一只手合住汉书,拉出,任相宏抚书,感叹。
. S2 Q2 Z& _8 W) f  C; l! z5 i  中国古人的记载真是言简意赅,短短四十五个字,就描述了两千年前一个人的一生。再次阅读这段文字,任相宏忍不住唏唏感叹,他回忆起几年前一次难忘的考古经历,当时的挖掘似乎正好印证了这段文字记载的历史故事。
! p# N2 ?) L5 {+ X4 @0 l  汉朝诸侯
6 A. _, o* V2 f/ Y: H3 L  画面:刘邦歃血为盟、分封再现$ }& I1 \+ U# X0 w/ ~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感到自己已经快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他把群臣找到大殿前,吩咐手下人宰了一匹白马,和大臣们歃血为盟。大臣们一起重复着刘邦的誓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声震屋瓦。紧接着,刘邦把全国二分之一的土地分给了刘家的9位子弟,每块土地上建立一个诸侯国,刘家的9位子弟是诸侯国中的最高统治者——王,王是一个仅次于皇帝的等级。8 @. N) h+ [& d% s, K
  刘邦两千多年前的分封制,给今天的考古学家增添了许许多多的研究课题。
2 K' \2 w( t- ~) y3 X( B) ^  神秘诅咒0 Y/ W# y- O/ _* ^% B: V1 f$ _8 N  u
  画面:双乳山外景、石碑、采石头、双乳山村、枯草荒坟外景
- w) {5 \4 z; l- n" ^  济南市长清县的双乳山村是一个小村落。村西古道边,有一块石碑,碑文写道:“庄前旧有双乳山一座,虽非出名大山,庄中赖以平安。凡接脉之处与庄内有关,向传如有开动接脉之处,庄中即出不意之祸。是以屡次禁止多年,无人开动取石”。石碑上的文字似乎是某种神秘的诅咒,是谁下了这样的诅咒,双乳山究竟为什么不能动呢?' Y4 V" N$ B) X
  诅咒应验  v$ I. H( h" Y! z) T
  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双乳村人口激增,村民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这下子就有人打起了村里那座小小的石头山——双乳山的主意,村民们开始开采山石,外运牟利。村民们圆着他们的发财梦,但是就在这红红火火的背后,却隐隐传来一丝不和谐的音符。几位村民相继染病,而且这些得病的人后来或死或疯,竟然都不得善终,村头增加了几座新坟。
/ h$ O; D7 ?2 T* p) `. G5 |  尽管人们都知道村民生病、死亡和石碑不可能有关系,但碑上的诅咒还是给双乳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加上许多迷信的说法,村民觉得似乎就是那个诅咒的惩罚。在一种恐惧和敬畏的复杂心情中,人们停止了采石动作。7 \* O4 w6 [% d) C" O/ e' X
  然而许多年过去后,村里的年轻人又开始动起了双乳山的念头,他们不顾老人们的一再劝阻,以更快的速度吞食着双乳山。" a  K7 @1 H8 D9 K+ T- q
  接到电话) c) J8 }8 `$ s" ]( R
  画面:任相宏接电话、收拾东西、赶赴现场再现! h) I. q8 M. Y9 v* z
  1995年6月的一天,山东大学考古系的任相宏教授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传来的是长清县文物局何局长焦急的声音,他说,县里双乳山村的村民开采石头时,在双乳山的石层中,发现了类似人工开凿的石壁,何局长请任相宏教授马上到长清县一趟,看一看会不会是发现了古墓。
& G" N" c/ B1 p; {; g7 {  长清县隶属于山东省省会济南市,距离济南市区70公里,任相宏教授马上赶往现场。
& Q/ B0 @8 ]% d9 ^, K2 j  双乳山
/ t9 I0 w( U$ q% A  ^: B) b! ?  画面:双乳山外景6 h" e+ p' L9 X6 K& `3 t
  发现人工开凿石壁的地方就是双乳山,为了躲避黄河的泛滥,当地许多村民把家安在了双乳山上,也就有了现在的双乳山村,据村民介绍,历史上这里有两个突出的山包,从远处看类似双乳,因此被当地人叫做双乳山。后来由于村民开山采石,把两个山包基本都削平了,现在已经看不到双乳山当初的样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5 17: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 a9 m7 D8 u6 u' T2 P8 q

/ n, a6 e1 G) _! r3 X% c
8 c4 z' _( g" ~8 }山东长清双乳山西汉济北王陵
0 p' [  g/ e6 l7 F& H( e' N  s5 F2 U现场
. I: e/ W& A4 o, ^, D  画面:任相宏勘查现场、与村民交谈再现7 {1 B. k* k, `! A; Z
上午9点多钟,任相宏赶到了双乳山村,何局长马上派人把他带到了现场。村民开采石头已经把这里被破坏得很厉害,山上的土层早已经被挖开,土层下面的岩石已经暴露出来,而且,岩层已经被村民用炸药和凿子开采得千疮百孔,任相宏马上对现场展开了勘察。
9 P0 o6 ]9 {  i- }  现场有两段石壁,石壁中央好像是一条通道,如果这是人工开凿出来的话,那它应该是一座巨大陵墓的墓道。但这只是一种猜测,必须寻找证据。
5 J5 S6 h- s* A, G4 @  在已经被炸开的岩壁上,任相宏仔细地观察着。* e3 U+ V$ i7 P& A. K4 Q
  突然,他停了下来,在一块岩石上,他看到了人工开凿的痕迹。这条通道,可能真的就是墓道。7 [( M" [/ @3 e4 J+ `/ o7 ?
  任相宏开始兴奋起来,他又绕到了岩壁的上方,在这里,他看到了更加令人吃惊的景象:这里露出了一段整齐的岩石墙壁,石壁上布满了凿子的凿痕。" K+ \" S) O0 i, t8 V6 @6 V
  任相宏:所以从这些现象来说,是墓葬没有问题了,而且破坏的比较严重,当时第一印象就是这样的,墓葬。# t4 M" V3 |- S, Z6 y/ h3 b$ m
  初步勘探8 s$ t4 J5 B& R) i: |/ y8 D
  画面:任相宏使用探铲、卷尺、罗盘勘测再现、陵墓外景% ]8 Y# Q, d/ x1 W
  任相宏决定马上对现场进行进一步的勘查,从已经露出的墓道来看,最深的地方达到了4米左右,墓道是不是继续往地下延伸呢?
: a8 V7 E6 Y+ U) R. z3 O% U  任相宏在墓道的封土层上用洛阳铲进行探测,洛阳铲往下打了一段很深的距离。+ w$ u  O7 X! @% _
  任相宏:这个深度是14米,我们打下去14米,上面还有4米,这样来算,一个是14米加上4米,是18米,就是墓道的最深处。4 b5 Y# q' t0 x( u" z5 N3 v0 n
  墓道必然和墓室相连,也就是说,墓室应该埋藏在比墓道还要深的地下。6 M7 i  \. |( H* a
  任相宏:墓室的深度比墓道还要深,这个深度一般情况下,这么大的规模,我们当时推断可能在4米左右。
+ i1 D' T  b' J( v  任相宏所说的4米是指墓室继续往地下延伸的距离,加上墓道的深度18米,墓室应该在地下22米深的地方。
. s4 X1 Y& B# u# {* `  22米,相当于今天十层楼房的高度,说明这座墓的规模十分宏大,陵墓的规格一定非常高。而且从墓道的情况判断,陵墓是在石头之中开凿而成的,规模这么大的陵墓,它的开山凿石量必定巨大,也就是说,必须拥有强大的财力和物力,才有可能修建这样的一座陵墓,任相宏推测,陵墓的主人决非寻常人,可能是古代的某位帝王。, k- v5 _. p; F& _9 O* p; r
  任相宏:当时我们也是比较吃惊的,在这个地方,竟然有这么好的墓葬, 当时也是比较兴奋的。8 c3 x# R' @5 ~  B5 L( a
  任相宏用罗盘测量了墓的方位,他发现这座大墓的墓道正对北方,墓道一般代表了墓的朝向,也就是说,这座陵墓是面北而建的,而中国古代帝王的陵墓一般都是面南背北而建的,这显然与传统的陵墓修建习惯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任相宏一时也想不出答案。0 _& S! y2 b( m! S
  任相宏不由得想到了村西口的石碑,碑上的诅咒似乎和这座陵墓有某种联系,有可能就是造墓者刻下的,石碑上的诅咒为这座陵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3 ]8 R9 R0 V: D( ?8 A& l
  分封制' ^. f' k9 ~; f3 q9 ~3 H$ x
  画面:分封、秦亡再现
7 a2 `+ _7 \. i% Y0 s' F0 Q  刘邦实行分封制,是从当年秦国的灭亡中吸取了教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用的是郡县制,当年秦国灭亡时,起义军攻入秦国的都成咸阳,没有一个地方官员出兵相救,因此,刘邦认为外姓人是靠不住的,血缘关系才是最牢靠的纽带,只有自己家族的人最可靠,所以,他把天下分封给自己的同姓兄弟。
" x( _& m5 ^; H5 V  其实,不论分封制还是郡县制,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中央集权统治,这是几千年中国古代历史中皇帝要解决的最重大问题,然而,刘邦的分封制最终也没有稳固住自己的江山。- l- R9 Q6 t) n
  进一步寻找证据
1 L3 S9 _7 o8 C& z  画面:任相宏寻找线索、访问村民、发现铁凿子、发现五铢钱再现。
# X7 ?" @5 q0 t/ `  初步探查之后,任相宏继续在现场仔细搜寻。因为,古墓的封土已经被挖开,墓道暴露无遗,任相宏推测,墓中的文物有可能会散落出来,在附近说不定能够发现什么线索。  m" q3 q" o0 x( l' n; u
  然而,结果令他失望了,找来找去,还是一无所获。, Z& d* Z- S" }9 d
  不知不觉,任相宏走到了附近的一户村民家门口,任相宏决定进去询问一下。这一户村民正在收拾农具,看到有陌生人到了,颇有些诧异,任相宏问他有没有在附近拾到过什么异常的东西,村民说有,他在门前的泥土中捡到过一把像凿子似的东西,不过根本就无法使用,因为已经锈得很厉害了。村民摘下箩筐,拔出墙缝中插着的楔子递给任相宏,任相宏仔细一看,这是一块锈迹斑斑的生铁。* L2 p) w( _0 k1 k9 h; v5 |
  任相宏:凿墓的凿子,与凿墓是有关系的,是铁的。5 {& w3 y: _0 E* c& U4 L. a
  任相宏兴奋异常,忙问村民还有没有拾到过其他东西,村民说其他人家可能会有。任相宏来到村口,继续询问其他的村民,其中一位村民说他在采石场捡到过几枚铜钱,这一带的农田里经常能找到铜钱,他根本就没当回事,捡回来后随手就扔在屋子的窗台上,任相宏和村民来到他家,果然看到了几枚铜钱。
/ `" {$ e" x: U3 a  任相宏:五铢钱,跟现在有些磨合。当时我们在现场考察,五铢钱是西汉五年开始做的,元狩五年之前,是半两。这个墓葬里面,它的上线,最早年代,再早也早不过西汉元狩五年。
8 W6 P9 V# z; l" a' e  如果这些铜钱来自于这座古墓,那么,这座陵墓就应该是西汉时期修建的。任相宏知道,西汉时期,下葬之时,会进行祭祀活动,这些铜钱,可能是祭祀时埋在封土中的,封土挖开后,铜钱也就暴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5 17: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 N' x; Q4 l# Y( B- q. c6 P2 t

# W" G5 Y& L' @3 b+ o/ ?6 B; x3 C
6 t/ {& Y6 ?, n4 z# u$ a- V山东长清双乳山西汉济北王陵现场8 P  G+ F9 k* _
七国之乱
; R$ w: r  G5 b$ J/ k/ x$ N7 ~  画面:七国之乱再现
4 j7 H- ^8 G* [3 E* s九位刘家的子弟被封为诸侯王后,并没有按刘邦想象的那样去稳固刘家的江山,相反,随着各个诸侯国财力的增长,诸侯王的野心也开始增加,一个小小的诸侯国已经不能满足他他们的欲望。  n3 A! g) m/ b
  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七国,起兵反叛中央政府,战火很快就烧到了汉代疆域的北部、东部、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汉景帝出兵镇压,历时三个月才平息了这场叛乱。
0 A$ Z  r1 Q. |8 u! c" l9 A  f) U  砖瓦窑6 l* V! G# G/ v% i: H9 {- S6 [
  画面:卢城洼外景、干涸鱼塘、汉砖瓦、发掘卢城洼再现& \: U/ D2 n: d5 F% |8 j
  发现陵墓的长清县距离黄河不远,由于黄河每年带来的泥沙,两岸平原上的历史遗迹,大多都被掩埋在深深的黄土之下。就在任相宏研究史料的同时,一项新的考古发现从另一个侧面为他的推断提供了证据。/ D) E* Z' _2 Z) l5 d1 L' ^
  在双乳山村北边5公里远的地方,任相宏发现了一个废弃的鱼塘,鱼塘比地面低了许多,由于一直有水,黄河的泥沙在塘底只覆盖了浅浅一层。就在这个鱼塘的底部,任相宏有了重要发现。# X. w( W* Y: p' J8 X! Z
  任相宏:在鱼塘的东边,保留了一排的窑,在窑的附近,有大量的建筑材料,
, n" l) K0 e% @  任相宏在鱼塘底部发现了许多古代的建筑材料,有半瓦当、圆瓦当、筒瓦、墙砖等,瓦当上的纹饰是卷云纹,砖上有菱形文、回形纹。
0 Y( W0 {( S+ F: O, D  任相宏:这是汉代常见的一些砖瓦,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窑是西汉时期的。而且这个窑,可见当时的规模很大。这个专业性很强,因为这个窑见到的一些遗留物,当时一些盆,没有见到过,就是建筑材料。7 s5 S1 }$ {7 k' r3 c5 Q0 `0 h
  卢城洼
& ^) d4 s0 u# m2 ]( G* Z& B  发现如此大型的建筑材料专业作坊,说明附近一定有城市的存在。# ^) c4 D4 I9 ]/ z, ~- J4 g0 ]
  距离砖瓦窑不远的地方确实有一座古城遗址,由于黄河就从附近流过,泥沙早已把古城的一切埋在了深深的地下,只留下这残破一段的城墙,告诉人们这里曾经车水马龙,人声喧哗,当地人把这里叫做卢国故城。; h, {. U1 q6 c/ o& R7 H8 ^# a
  街名
9 E  m# |3 h& n/ W, I: P  P  在卢国故城附近有几个村子,它们的村名非常奇怪,有国街村、贺街村、赵街村等,用“街”字来作为村名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这些名字很有可能就是当年卢国故城中街道的名字,当卢国故城被黄河泥沙逐渐掩埋后,城里的居民迁到了附近地势高的地方居住,但城中街道的名字却被保留了下来,一直被使用到现在。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卢城洼当年可能确实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城市。0 D5 U! G$ o0 [# J0 [5 s
  济北国都城
" F: H& A9 W9 |& J  史书记载,汉代济北国的国都就在长青县西南7.5公里处,因此,卢国故城很可能就是当年汉代济北国的都城。6 M5 x; m: i, x& W' y! _& |2 `
  汉代的诸侯王一般总是埋葬在自己都成附近,卢国故城就在双乳山汉墓北边5公里的地方,正是墓道对准的方向,陵墓面对家乡,这也正好能够解释墓道为什么朝北而不是面南,因此,双乳山汉墓是西汉济北王陵的可能性非常大。
' Q4 `2 Q) @, `" B& y  哪一位济北王& H( o" j1 g  o9 q  ~
  画面:任相宏研究五铢钱、刘胡、刘宽像再现、福禄山外景
- @4 s' z# j" W0 y7 h  史料记载,历史上共有五位济北王,埋在双乳山上的会是其中的哪一位呢?
$ e! d8 l3 V* q- r* V8 j% b  任相宏想到了在双乳山上发现的五铢钱,他知道,这将是确定墓主人是谁的重要线索。
7 Q, ?% X) m$ b2 q* k  五铢钱是公元前118年铸造的,陵墓的封土中发现五铢钱,说明墓主人下葬的时间必定在公元前118年之后,在这个时间之后下葬的济北王只可能有两位:公元前97年去世的刘胡,以及他的儿子,公元前87年去世的刘宽。5 ]" \$ V- ]$ n% f1 p7 u
  任相宏:最终确立这个墓主人就这两个,要不就是刘胡,要不就是刘宽,就是他父子两个。
- g( P' Z$ K9 i! x) ?  在双乳山附近,有一座福禄山,任相宏认为这可能也是一座汉代王陵,从封土来看,规模比双乳山陵墓要小一些,有可能这是在位11年的刘宽的陵墓。
2 F, R  i' j  v' f0 E$ x' n  刘胡在位54年,有时间为自己修建更大的双乳山汉墓。8 J7 @4 d1 }+ T* ?; E7 x3 \
  任相宏:当时我们考虑,11年是不能做成这么大的墓穴的。尽管汉代时期尽管生产的水平要比之前,周代高的多,但是11年要造这么大的墓穴,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基本上倾向就是刘胡的。+ }3 }2 ~- ~1 m0 m
  济北王刘胡: A; W4 u) q/ N
  画面:刘长勇武、刘勃即位再现, m7 |9 Q2 _2 n% u# d, Z  A
  公元前151年,刘胡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族,祖父刘长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小儿子,曾被封为淮南王。
  E7 E/ d, F  n4 ~6 P$ M  刘长十分勇武,能扛起大铜鼎,但也骄傲放肆,不守法度。曾经为了给母亲报仇,亲手杀死了辟阳候审食其,并提着砍下来的人头面见汉文帝,文帝因为兄弟关系没有治他的罪,谁知刘长愈加骄横,最后因为想要杀皇帝篡位,计划失败,被抓后绝食自尽。汉文帝又动了恻隐之心,没有追究他的罪责,反而厚封他的四个儿子。到汉景帝时期,又加封王,他的第三个儿子刘勃被封为济北王,刘勃死后,儿子刘胡继承了济北王王位。/ v  ~" l$ P8 _  G( I
  结尾
2 ^( @  H3 h0 Z% W$ v  由于开山采石已经把陵墓破坏得很厉害,双乳山汉墓的发掘工作马上就展开了,打开陵墓后,任相宏看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景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5 17: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 Z/ ]7 n+ X4 p- E+ O

# K* o. V9 l- R1 I$ h
* W* T! a8 P. D4 _第二集
8 T; P" E: g% X2 z  车马器出土, a3 B& o) _" k, Z2 q& c
画面:车马器出土资料、再现、空景" k9 P" c: }7 w" `0 x9 V
  1995年,双乳山汉墓的发掘工作开始了。陵墓被打开后,最先清理的是墓道,在靠近墓室的地方,考古队员们在泥土中发现了骨头,整个骨架清理出来之后,发现是一匹马。在马匹的附近,又发现了马车的配件。
. q8 N7 c, z5 B: X- `  @) g5 S2 k  考古队员继续清理,不断的有马匹和马车配件出现,最后一共挖出了7匹马,大约三、四两马车的配件。马车上的饰件都是鎏金的青铜器,虽然掩埋千年,但在铜绿下仍闪出金光。
' x1 L9 D6 K  J- g# q9 D  任相宏:20多平方米的地方,金光一片,晃得我们眼睛都是黄的。4 R0 _- {- C% v3 G
  如今,这些马车饰件陈列在长清县博物馆中,果然金光闪闪,令人眼花缭乱,可以看出当年使用它们的人生活是多么奢华。根据出土的马车配件,长清县博物馆复制了其中较小的一辆马车,估计这是墓主人随从乘坐的车,从其他配件上可以看出,还有一辆车比复制的这一辆要大得多,结构也要更加复杂,装饰也要豪华得多。
  T5 {2 P; U& A  y  任相宏:诸侯王墓殉葬大型实用真车马盛行于西汉武帝时期,据目前考古发现,只有诸侯王墓才有真车马,以下等级未见。看到王车太让人兴奋了,大家盼着出土珍贵文物的期望值更高了。
- t7 q) _9 l' G  铜器# P7 ]- k/ H- u3 W0 u' v6 \) z
  4月份,王陵的墓室被挖开了,墓主人的棺椁已经腐朽成灰了,但考古学家仍然能够从泥土中分辨出木板的痕迹。. V5 |1 u3 f5 P" L
  任像宏:经过清理,椁的痕迹比较清晰,外面一个,里面还有一个。两个椁之间还有空间,南边一个空间,东边,西边,我们把这个叫边隙。这个棺椁之间空间比较大的,每一个都是放随葬品,这个是非常清楚的。# Y7 v: e7 X9 M' z
  在两个椁板的空间里,考古队员发现了许多陪葬的物品,大量的食物都早已经腐烂了,但有许多铜器都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3 l8 N7 k2 y: T! B3 l& \0 Y  这些铜器被取出后,送到了博物馆的工作室里,任相宏仔细对每一件铜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在铜器上看到镌刻的文字,通过文字,或许就能知道墓中埋葬的人是谁,然而,铜器上并没有发现他所希望知道的答案。但任相宏并没有非常失望,因为眼前的铜器又给了他不少陵墓主人的信息,如此大量的青铜陪葬品,而且制作质量很高,说明使用这些器具的人决不是普通的富豪之家,铜器的主人一定是当年显赫的人物。
8 U0 q: f6 b2 h/ t4 R  两重椁三重棺
+ S0 @, {* {1 ^; w  画面:三重棺两重椁资料、动画
) X* e0 L3 `' |1 u1 N1 A( ]3 i  挖掘工作继续进行,清理完墓室中的椁以后,考古队员开始清理墓室中的棺,在泥土中考古队员发现了漆皮,这是从早已朽掉的棺木上剩下的。! ^0 h/ j1 x# M
  任相宏:几个棺木套在一块儿,我们必须把它剥离过程当中,必须判断出来哪一个是,从哪一个地方到哪一个地方是一层的,有漆的痕迹,我们来推断他有几层(棺木)。
) ?3 k. D" f( @  从泥土中漆的痕迹,考古队员们发现,墓主人使用了三层棺木,这三层棺木是套在一起的。
4 t6 E2 U% @* g* o+ Z; ~7 V" C  也就是说,墓室中用两层椁板搭了一个椁室,然后,在椁室中又放上了套在一起的三层棺木,墓主人应该就躺在这三层棺木之中。
8 c" J- Z8 W4 T* X" {0 H7 U' p  两重椁三重棺,正是汉代王下入葬的规格,这又为双乳山汉墓的墓主人身份提供了重要证据。
% |+ T/ j7 u8 o5 e7 P& t  推恩令
% h6 P4 U, K' W7 b$ E7 [  画面:汉武帝颁推恩令再现" H+ i- P- u6 u& @
  七国之乱后,中央政府决定消减诸侯国的实力。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三年冬天,开始实行“推恩令”计划,当时诸侯王的子弟众多,但是只能有嫡长子一人继承王位。如果以推广皇帝恩泽的名义把土地再分封给诸侯的子弟,那么看起来是皇帝厚待他们,实际上却使每个封国的面积都化整为零,渐渐缩小,再也不足与中央朝廷抗衡。
4 ~5 m6 U1 e7 A  刘胡济北国的领土也被消减了,但这却并未影响到他贵族的身份,作为诸侯王,他仍可以过着奢华的生活。只要不危及到自己的统治,中央政府对于诸侯王的穷奢极欲、铺张浪费是从不干预的。因此,诸侯王死后都能为自己建巨大的陵墓,使用丰富的陪葬品。% N+ \! @) m) @% Q4 ^
  期待玉衣$ X$ H- Q/ p3 ?. S5 y8 A
  画面:发掘现场、金缕玉衣资料
/ T  ]* r; V6 K  1996年5月中旬,双乳山汉墓的发掘工作已经到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时刻,考古人员开始清理停放尸体的地方,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玉衣的出现。
9 O3 ^) }& B: s/ x$ K  任相宏:因为汉代王陵,一般来说,都是使用玉衣,何况我们推断这是一个王,我们已经从车马制度里看,是王,这个推断没有错。- i* c3 B* [& z
  玉衣,是汉代的皇帝或者诸侯王下葬时所穿的用玉片做的衣服,国内最早发现的玉衣是在河北的汉代王陵——满城汉墓中,中山王刘胜及夫人各穿了一件玉衣。江苏徐州狮子山汉墓的出王陵中,也出土了一件金缕玉衣,汉代人比较迷信,认为玉可以防腐,相信穿了玉衣以后,尸体可以一直不腐朽,玉衣在汉代,几乎成了王陵的一种象征,代表着一种等级。作为济北王陵,出土玉衣的可能性非常大。) X+ c4 @4 C/ _9 W
  为了保证珍贵文物出土时的安全,考古队连武警部队都联系好了。
0 l: P8 v9 Z4 @2 T' X8 S  任相宏:我们做了一些很多的技术准备,如果真是玉衣的话,我们怎么提取,怎么编号,编辑起来。
) @( e  Z2 [0 V  没有玉衣
" e* X" N) f3 w' T4 l  画面:发掘玉覆面再现、玉衣资料、玉覆面空景
+ a) Y$ I4 L# y6 I  考古人员非常细致地一层层除去泥土,地上露出了一块玉石,扫去泥土后能够看清,似乎是用玉雕成的某种动物的脑袋。所有人都知道已经接近尸骨了,尸体的周围一般都会陪葬最珍贵的物品,大家摒住呼吸,小心翼翼继续往下清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5 17: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 L% x! ?+ l3 ]4 [8 [+ Q- \0 L/ ^) O7 R( F" Z; b

% P. {- o$ r+ `$ F* }( V# G 转向刘宽3 W7 N" w4 `0 p+ L9 Z% U- [" ~
  画面:任相宏凝视大墓再现、宫廷政变再现、任相宏查资料再现、刘胡、刘宽再现
3 G) S1 u) c+ L0 F: k0 O西汉时期,什么身份的人使用什么等级的陪葬品是有严格规定的,会不会有什么原因,让这位济北王被剥夺了用玉陪葬的权力呢?一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在了墓主人身上,任相宏回到山东大学,再次埋头史料中。$ O8 s4 ~0 ?, c; W! p
  他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的判断,刘胡虽然在位54年,更有理由修建如此大规模的陵墓,但从史料看,他是寿终正寝,没有理由不使用玉衣作为陪葬。任相宏开始把目光转向刘胡的儿子,最初并没有引起他足够重视,在位11年的济北王刘宽。3 i8 r- w2 N" x) d. c& F3 ]
  任相宏:我们不愿意得到这个结论,那就是刘宽,转变墓主人的思考,我是不情愿,一开始推断已经讲出去了,把自己的推断在推翻,脸上把不住,你以前的判断失误了,那不行,你得实事求是。
/ O1 x' L- Y3 l3 o3 x  刘宽; T7 h6 b$ }/ [. `/ z4 h
  画面:刘宽横行、淫乱、汉武帝听报告再现) |! f" v% u6 q& s# q
  出生在王族之家的刘宽象众多诸侯子弟一样荒淫骄奢,终日游手好闲,驾车游乐,横行霸道。
0 y) p  u3 _; {8 t- L5 c  汉武帝四年,在位54年的刘胡去世,刘宽即位。成为济北王的刘宽更加没有约束,自由放荡,无法无天。刘宽即位后第十二年的一天,后宫里又传出淫乐的声音,宫中的所有人,对于这种声音早已经习惯了,然而,当送酒的伺者看到眼前的景象是,还是被惊呆了,济北王刘宽正在和自己父亲的王后和妃子淫乱,这是乱伦,在注重礼仪的汉代,绝对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9 G9 I, {% l  h9 @4 [  推测& z5 d! K4 G0 u$ E( H
  画面:汉书、汉武帝开恩再现" K8 o+ ?, F( Q
  然而刘宽并未因此被杀,汉书中没有记载原因,但可以做出大胆的推测:没有不透风的墙,刘宽乱伦的事很快就传了出去,传到了当时的皇帝汉武帝的耳中。武帝对这件事似乎并不以为然,刘宽毕竟是武帝的亲戚,而且并未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统治,所以汉武帝并没有马上采取什么措施。
: G( B) M  g. c$ ~1 s  玉剑璏
( B# q  e' X* e6 d# V% Y  画面:发掘玉剑璏再现; I" U; `& W# _# B5 `5 {
  发掘工作仍在继续,大家都认为,玉覆面的下面,应该会有头颅,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玉覆面下,没有看到墓主人的头骨,而是露出了玉枕头,陵墓之中,不可能没有骨骼,这会不会是一个假墓呢?( G. O+ I& X3 z% p" h) l
  任相宏:这个(怀疑)大概持续了得有一个小时左右,我们仔细观察以后,(确定)还是有墓主人的。但是墓主人的骨骼全部朽成了粉末,和(棺木的)漆很难区别。# y. j+ p# J9 Q
  在玉枕的内侧,也就是墓主人脖子所在位置的泥土中,任相宏的手里的竹签又碰到了什么东西。用刷子扫掉泥土后,任相宏看清了,泥土中露出了十几块非常小的玉石,玉石淡淡地散发着神秘的光泽。谁也不知道它们是做什么用的,而且为什么要埋在墓主人的脖子下面。
  _- Z4 m. t( M3 W, i! ?& ^  这十几块小玉石的出现成为当天发掘最令人大惑不解的事,回到驻地,任相宏开始仔细端详,他发现,这些玉石似乎是某种玉器的碎片。于是,他尝试着开始进行拼接,碎片并不太多,按照缺口的裂纹,任相宏的眼前很快就出现了一件玉器。
& f5 L5 {, X# b  任相宏看出来了,这叫玉剑璏,剑上的一种饰品。) Q2 Y, n7 p- g2 N
  在汉代,用玉装饰后的剑一般不作临阵之用,而是一种仪仗器,是显示一个人身份地位的标志之一,玉剑璏代表了一个人极高的地位和身份,用它陪葬是上流社会贵族的惯例。但为什么这两件玉剑璏却是碎的呢?会不会是陵墓塌陷压碎的呢?& f5 F! }2 C; W- K3 k. ^
  任相宏:因为(玉剑璏)玉质是不错的,硬度很高,一般是砸不碎的,玉覆面都没有坏,它在颈下能坏吗。- y  m6 A- e4 u
  玉剑璏在玉枕旁边,玉覆面的下面,同样是玉质的东西,如果陵墓塌陷,肯定把玉覆面和玉枕也压碎了。那么,为什么玉剑璏是碎的呢?任相宏推测,只有一种解释。5 z5 e# U3 ^1 O' Q- G3 N$ c
  任相宏:这个地方不应该出现这个东西,出现这个东西,我们非常有把握,这个东西就是被如墓的时候,人为地砸碎的,是否有什么含义呢,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 h4 O5 y" V. E+ Z% O/ N  帝王的陵墓中,陪葬品的使用一般都是有讲究的,这两块粉碎的玉剑璏代表什么呢?而且是谁把它们打碎的呢?笼罩在双乳山汉墓上的神秘气氛越来越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5 17: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5 r; X! z! S3 _0 ?, h/ y
3 ]& t! ?  y) e8 D. L+ |' M

% s' q/ w) w- {" |1 b5 \, B第三集金饼 2 d( ]+ O4 N, j2 M7 ?) W0 T
  画面:发掘现场、尸体轮廓资料、铁剑、金饼资料、再现、空景) N; g4 S. L5 w# T& m  r5 x' R
  发掘工作仍在继续进行,在墓主人身体的一侧,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把铁剑,估计是墓主人的佩剑,在尸体的腰部,发现了一块小金饼。) g2 |5 ^, v% D, q. V" N
  任相宏和同事们已经把停放尸体的棺床清理出来了,尸体已经全朽了,连一颗牙也没剩下,但依稀能够看出人体的轮廓,看来这位王者身材比较魁梧,和他的祖先——能够扛起大铜鼎的淮南王刘长颇有几分相似,这时候,天色已经接近傍晚了。9 O; h4 T* U. e/ Q1 U+ C3 h% I
  当任相宏小心翼翼地移开玉枕,所有发掘队员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里,在玉枕下面,随着泥土被拨开,又发现了其他金饼,一枚接一枚,一共发现了十九枚,黄灿灿一片。考古队员们兴奋异常,大家开玩笑说,看来要找值钱的东西,应该直接就奔枕头下面。
3 f" s3 o" D7 }' m  任相宏:这个是出乎意料,完全出乎意料,(接) 原先我们盼望出土(玉衣),他没出。我从来没有发现金饼,但是无论如何,怎么想,也不会想这么多,发现金饼以后,大家非常兴奋。
8 v2 F% c. w( t, T  这些金饼,属于上等货币,西汉时期,这样的钱币在市场上也是很难流通的。金饼的总重量接近5公斤,它们应该是储备的黄金,是财富的象征,绝非普通人能够拥有。
% u4 _+ q5 {9 X  I  任相宏:(金饼)出在墓葬里面,就属于墓主人的财产,再一次证明,这个墓葬应该是王陵没问题。2 A$ C! X: L3 h
  有些金饼,依稀能够看出面上刻有一个“王”字,这更加证明了拥有这些金饼的人应该是一位王,这位“王”可能正是陵墓的主人。
. e" j: S/ o: n6 l0 S. ^* }  没有印
0 C$ C1 Y0 X4 d+ ]: W  画面:发掘现场、印章资料、考古人员发掘、研究文物再现2 c6 J% M. |: P
  取出金饼后,陵墓里的文物已经全部被清理干净,任相宏发现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头,在所有的文物当中,居然没有发现印章。& g$ p. x  q9 w( B( [8 c
  任相宏:我们清理非常仔细,所有的土,都经过筛选,但是做的这么仔细也没有发现印章,这又是一个问题,很大的悬念。+ y+ R+ ]( \3 w! y; c% S- j
  西汉时期,印章是一个人身份的最重要标志,不论是皇帝、王、还是诸侯,下葬时最重要的陪葬品就是印章,而且可能还不止一枚,会有象征权力的金印、银印,还会有用玉做的私印,就算没有权力的富贵人家下葬,也必定会放入死者的私印的,否则,到了地下,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呢?% H9 D6 Q0 M0 a& u8 |1 g- k
  任相宏:发现了王陵,没被盗的王陵都有印章,南越王都有。这个就没有出现,这个是非常反常的现象,应该正常有的,他没有。9 k  Q, _3 N% ~
  看着发掘一空的陵墓,任相宏陷入了沉思。盗墓贼并没有进入墓室,所有的陪葬品没有被盗过的痕迹,印章难道不翼而飞了吗?没有找到印章,将无法真正确定墓主人的身份。
' }" `  J5 f4 Y4 m8 o7 v  l* o" \  任相宏知道,这种情况只有一个解释,下葬时印章根本就没有放进陵墓里,但为什么不陪葬印章呢?这在注重礼仪的汉代,是绝对无法理解的。5 W  K' F+ k4 E. [, t8 u7 ^
  任相宏:
; t) m& t+ i( y5 P+ ^, R; _" j3 T  陵墓中出现了太多的反常现象,任相宏感觉到,在陵墓的主人身上,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位济北王,并没有按当时完整的葬礼下葬。6 G& ~/ q8 j' w7 W) t, O. b+ e" I( j
  仇恨( R/ U, o/ d- p) ~8 f, S
  画面:耍剑再现
- ^; v8 G+ h% e7 n6 U% t# g  刘宽对于汉武帝的宽容并没有感恩戴德,那是因为他心里充满了仇恨,和自己的祖先相比,刘宽的封地已经大大减少了,财富和实力都已经大不如从前,而且,武帝还杀掉了他的两个本家祖父:淮南王和衡山王。刘宽对汉武帝积怨已深,然而,由于实力不济,他不敢做出像祖辈一样造反的事来,也许,沉迷女色也是一种忘却仇恨的方法,因此他做出了惊世骇俗的乱伦之事,但仇恨终究难消,他又做出了令汉武帝无法容忍的事。
: A. Q5 _# X- f0 N6 `* g  墓道问题+ h7 n3 u- [8 C, n, A
  画面:墓道排水沟、墓道斜坡、柴门外景
. O8 a0 Q1 }4 h' V- L* @  在清理墓道的时候,任相宏发现,靠近墓室部分的墓道两侧已经修建有明显的排水沟,然而,排水沟往外墓道方向延伸的时候逐渐就没有了,显然,这座陵墓的排水系统并没有做完。4 f$ D9 q1 y7 ?) d. U
  任相宏:2 J* `/ o  R4 x
  这样的排水设施是起不到真正防涝功能的,反而有可能把陵墓淹了,为什么陵墓的排水系统没有完工呢?
3 A  ~: v* m- x! Q. A' P  墓道里还有一处更加说不过去的设施,在墓道的中部,有两段用碎石头垒起的矮墙,矮墙的中间,留出了一条通道,这两段石墙,看上去应该是修建在墓道上的门户,不过这样的门户出现在一位王的陵墓中,简直令人无法想象,凿石量达到8000立方米的巨大陵墓,却用碎石头垒了一个门,这不像王府的豪门,倒更像是村户人家的柴门。7 |. I# [! u! q8 d
  任相宏:还不如农村的院子,还不如那个规范。这不用我们高推断民工一看也是,王爷怎么垒的这么粗糙,这样来看,就是比较仓促。
- @) h0 M: n3 ]$ E  任相宏还发现,整个墓道的修建非常粗糙,墓道是通往墓室的通道,巨大棺椁以及各种各样的陪葬品都要通过墓道运送到墓室里,因此,墓道应该是一个开凿平整的斜坡。但眼前的这条墓道,根本就没有认真加工过,墓道上的石头坑坑洼洼,凹凸不平。
- M8 M; J! Y4 D6 E/ z" V. r; l  距离双乳山几百公里外的徐州,曾经发现了许多西汉时期的王陵,陵墓的门前几乎都有一条墓道,两边的山岩以及墓道底部都被凿得非常平整。% G; y+ W/ `9 w
  双乳山汉墓墓道中的这种种反常现象,只能说明一件事,这座陵墓的墓道根本就没有修完。2 m$ S' ~  B& I
  反思墓的形制9 i. F" L2 Q" t7 ?  b3 S
  画面:墓的外形内外甲字、简易通道外景、动画
& x+ {8 {' Y. L+ r( ~# Y7 p8 O0 t  墓道没有修完,这让任相宏开始重新考虑这个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5 18: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5 21: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 E3 s% h& e* N* _+ G: v/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6 00: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xuningxcv1[/I]在2006-7-5 21:54:16的发言:[/B][BR]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6 09: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涵非常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6 10: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人入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6 11: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7-6 13: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6 14: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粗粗拜读了
, `/ ^' `6 H& Y" D7 ]+ [% A9 z[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6 14:48:45编辑过]5 ^5 {+ j, c% f$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14: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查到有关出版发行的书

[B]以下是引用[I]虎泉斋[/I]在2006-7-6 13:56:41的发言:[/B][BR]谢兄好文!拜读.不知哪里可以查到出土器物资料?

% a$ z" e3 G/ Q, Q; c% B( @' Ihttp://www.joyo.com/book/detail.asp?prodid=bkbk501246
- s  ?' _& A$ q4 I) m
' O* q8 ~. p% Y) @9 u4 u7 n% z: H/ V,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6 15: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辞景俱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7-7 10: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7 10: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8 11: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em10][em10][em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1 00: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出好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4-30 20:33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