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肉大米

明代佛像艺术的风格~~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14: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嘉靖至崇祯时期内地传统造像! ]1 V* @+ {6 |; J9 _

# O% s/ b# n' c" j  嘉靖帝崇奉道教,佛像艺术的发展不突出。嘉靖帝即位不久,便打压藏传佛教。首先,宣告一些法王、国师、禅师等等罪行,放逐他们回乡;接着又大肆毁坏藏传佛教造像,刮下佛像身上的金屑。据记载,嘉靖帝三次毁佛:嘉靖元年(1522年)三月,薄录大能仁寺妖僧齐瑞竹资财,及元明宫廷佛像,毁刮金屑一千余两(《明世宗实录》卷187,《明史纪事本末》第52,以及《明会典》《国朝典汇》等);嘉靖十五年(1536年),将大善殿及殿内佛像一并毁除,共有金银佛像一百六十九座,重一万三千余斤;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拆毁大慈恩寺,毁掉寺中全部的密宗佛像。这些措施使藏传佛教及其造像艺术在内地一蹶不振,而内地佛像艺术重新回归到传统艺术的独立发展之路。万历时期,因万历帝及母亲慈圣皇太后奉佛,而且大力扶持佛教,内地佛教和造像艺术得以迅速崛起,昌盛一时。目前,国内外现存这一时期的造像实物甚多,可以说是历史上现存佛教造像最多的一个时期,充分反映了明代晚期汉传佛教和佛像艺术复兴势力的强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14: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时期造像普遍造型规范,风格媚俗,题材固定,缺乏个性特点,显现出明显的衰颓迹象。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造像也表现出一些新的时代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造型风格的新发展与变化。这一时期的造像明显承袭了宋元时期传统造像的风格特点,但在新的时代审美观念影响下,出现了新的变化,形成了头大身短,面相宽大饱满,体态丰臃的新型造像模式。首都博物馆收藏的佛像中就不乏这种新型模式的代表,如嘉靖十一年(1532年)铜镀金普贤菩萨像,莲座后刻“大明嘉靖十一年正月初八日父讳日男陈佐发心追造”铭,造型端庄,做工精细,品相完好,是这一时期难得的造像精品。隆庆二年(1568年)铜阿弥陀佛像,造型特征基本符合佛像规制,但面目不甚端正,衣纹刻画凌乱,莲瓣和胸前的装饰过于庸俗,整体形象完全失掉了佛像应有的庄严与神圣。背后刻“隆庆二年二月二十一日造凤翔县石洛里南家凹东村居住信士杨士威同室人赵妙清同男杨麒麟史氏杨豸麟张氏匠人薛侃薛进忠薛宗耀”铭,整体风格体现了民间造像的明显特点。铜漆金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造型样式堪称明晚期造像典型代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14: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为突出的变化在造像台座上,发展和创造了一些新的形式。如佛和菩萨像的台座普遍采用仰莲座形式,明显是从宋元造像那里继承过来的。大多数造像还不满足于单一的仰莲座形式,在仰莲座下安配了多角形须弥台座,莲座和须弥座之间以圆柱相连,使造型更趋繁复而别致。这种造型样式为佛像增添高大的气势和华美的配饰,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还具有深刻的宗教寓意。须弥台座象征巨大的莲池,圆柱象征粗硕的莲茎,最上面的仰莲座象征莲茎上开出的大莲花,佛菩萨像坐在这样的莲花座上则象征品格的圣洁和超凡脱俗的崇高地位。7 D: n4 D! F* q5 i3 k

  ?/ p+ N3 D; x) i0 L  这种造型的台座与当时的宫廷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讲究而复杂的造型推测,极可能是万历朝宫廷崇尚的一种官样模式,而后得到民间的普遍模仿。首都博物馆收藏的铜镀金阿弥陀佛像,身下台座就是这种复杂的形式,体现了明代晚期造像鲜明风格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方面表现为净土造像题材的普遍流行。明代晚期,净土思想和信仰盛行,寺庙遍布,高僧辈出,涌现了憨山德清、益智旭、达观真可、莲池株宏四位弘扬净土的著名高僧。随着净土思想的盛行,一些净土造像题材如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等也大量流行开来,它们以各种不同艺术形象和造型姿势,大量塑绘出来,供奉于大江南北的寺庙佛堂之中。2008年北京翰海秋拍的一组铜漆金西方三圣像,是明代晚期净土造像题材的典型代表作品。这组造像虽然是明代晚期作品,但铸造工艺和艺术表现具有超越时代的优胜特点:一是表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二是表现了较高的工艺水平。从整体表现看,其工艺水平与明代永乐和宣德时期的宫廷造像应有渊源关系。斯皮尔曼旧藏19厘米的旃檀佛像与此三尊造像极为相似,足以让人联想到西方三圣像在铸造工艺上与明代宫廷造像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14: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土造像题材中,观音菩萨尤为突出,多以单独形式流行,是当时社会崇拜的主要题材之一,此时又受到慈圣皇太后的特别推崇,益加盛行。慈圣皇太后姓李,是穆宗皇帝的贵妃、神宗皇帝的生母。《明史》载她“顾好佛,京师内外多置梵刹,动费巨万,帝亦助施无算”。李太后崇拜观音菩萨,自称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明万历四年(1576年)李太后下旨建慈寿寺,在寺后殿以自己的形象塑造九莲菩萨金身供奉。如今北京海淀区西八里庄慈寿寺塔旁仍保留了两通画像石碑,一通“九莲圣母像碑”,另一通“鱼篮观音像碑”,都立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与慈圣皇太后假托九莲菩萨转世的历史相关。这无疑为明晚期观音菩萨信仰推波助澜。
1 n  n* q& @: t. t: R3 I4 ~: _% Y0 H/ u$ C3 Y* I
  此时期观音造像种类繁多,姿态各异,目前遗存丰富,在国内外博物馆和艺术品市场常见。首都博物馆收藏有不少具代表性的明代晚期观音菩萨像,如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铜观音菩萨与善财童子、龙女像,是明代晚期常见的观音菩萨造像组合;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三彩琉璃水月观音菩萨像,工艺繁复独特;铜镀金杨枝观音菩萨像是明代中晚期观音造像最为常见的样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8 14: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8 14: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8 15: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8 15: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8 15: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超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8 16: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8 18:5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8 22: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精彩异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9 07: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21: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最爱 于 2012-11-29 07:21 发表
) n" M) X8 E3 [" Z& }6 w  M7 R 好贴子
够长~~~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21: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八山 于 2012-11-28 22:23 发表
5 m( [# x9 N5 X# K. m+ X: a+ n! r5 s+ m  F 国内精彩异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0 00: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14 21: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2 18:31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