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Q6 h# D S8 E( {5 O; F+ A r: b ^2 E8 d6 \3 _' |
应该说,许多艺术品收藏者都是有相应鉴赏知识和操作技巧的,但时常仍有人会误买赝品,这也许是造假者的高明,其实这与收藏者
( V j7 O2 D% B的心态也有关。
' z( s. r" a8 l0 ?2 Z: P7 w! F$ ?, K( d4 O' D
有些收藏者痴迷于某类题材的艺术品,只要一见到该类藏品就会操之过急,唯恐失之交臂。即使心有疑虑,也经不起卖主的诱导,或
' H& L' G( `0 R/ Y1 q9 H误信其来源之显赫、流传之有序;或误信藏品的难得与未来的发展空间。甚至有时在卖主告诉他上次没买成的藏品被其如何高价卖$ L6 z! ^( V* ?1 ^" e
出时,还会懊悔上次的犹豫,于是往往痛快出手而误购赝品。/ G1 W+ T! o% V. [5 C2 E
$ Q1 }" W" h) a; o 有些收藏者对某类艺术品一知半解,但却自恃高明。每看到某件藏品有某些传神之处或与真品有相吻合处便断为真品。忽视了赝
2 S% v X# V O: I0 V/ U" V品有复制与修整等非常逼真高明的手法,因而顾此失彼,误入圈套。有的卖主见到此类顾客时还会故装糊涂,假意请教,然后以相谈甚
. Z, W% J D/ }2 W! L* J( l4 Z- e欢为由而“低价”出售。
3 [2 n6 _9 U9 c" o# e/ B9 a5 D. N4 P8 B1 H. ?# ?$ v% O
有些收藏者迷信于“捡漏”或迷惑于低价而轻易上当。对一些古旧器物或前代小名家的字画,总认为别人不易知晓,常常不动声色
4 g6 x0 N8 g G) n/ B. t而匆忙出手,以致聪明反被聪明误。
- B5 ]+ G, H' M. C$ E6 W5 Z/ r$ ^8 ]* }- V" j3 q6 w
有些收藏者则误把收藏视同股市,总是追涨杀跌,某类行俏货行情走涨时,就不顾自身是否对该类藏品有所了解或具有相应鉴赏知识; P! w. _- d: ?
而倾资抢购,殊不知越是行俏货就越多赝品。1 B( R: _; J' J& K2 u
7 K |; n7 Y1 z3 P 艺术品收藏除了投资增值外,更主要的还是陶冶性情,所以良好的心态十分关键。有时对拿捏不准的藏品慎重一点,或许会错过一些' [' n3 n# M4 X
藏品,但却避免了惨重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