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盛世收藏网机制币银币铜元版版主老江南 3 j3 F' D4 V; W# {
盛藏记者:樊江平
4 J# t. Y5 w' @9 v! b" ]% q2 q2 K新闻来源:机制币银币铜元版 2 N9 O' \! w: L0 B- x

X- O5 o" b+ U B★阅读提示★ 虽然我国铸造银元的历史仅有短短的几十年,但所铸银元的种类却高达几千种,纷繁复杂,老江南银元可以说是叶涛有系统的第一个银元收藏专题。之所以独倾老江南银元,是因为在清代,今日的安徽隶属江南省,老江南可以说是古徽文化的一部分。另外,老江南银元在银币收藏界是无人不知的大名誉品种,极具收藏价值,身为安徽人,叶涛很想在此类收藏上有所突破。
$ w7 S' U, A5 B/ Q( j4 T 采写:樊江平 讲述:老江南·叶涛 性别:男 年龄:42 身高:180 体重:83KG 籍贯:安徽 爱好:收藏、游泳、旅游 偶像:30岁以后就没有偶像了 座右铭:小成在智,大成在德。 时间:2013年6月29日 地点:盛世收藏网新手上路、藏家访谈版 
1 ~; n' l+ e* _! Z# b
7 j( e% T5 E1 `: L8 P1 j8 j老江南银元十枚(一)
3 ~6 K8 S: E. v i2 C1 I# @
( }& _( N5 ~% d* x* K( G ' o& t5 S7 ~5 U
收藏生涯是从小学2年级开始的,一天父亲下班回来给了几张从信封上剪下的邮票,开始了我的集邮生涯,这一年正是大名鼎鼎的金猴票发行的年份(1980),可惜的是整个小学的邮票收藏全是从父亲单位的传达室帮人送信,再恳求叔叔阿姨把信封上的邮票剪下来,从来没有钱去邮局买邮票的,现在想想,当时要是有8分钱去邮局买张猴票就好了,居然现在值一万多了。 邮票的收藏坚持了10年,后来喜欢上纪念币、玉器。系统的专业收藏是九年前,做了几年生意后厌倦商场,读完MBA班之后忽然感觉自己可以做个职业收藏家,就开始专攻老银元的收藏。 为什么会对机制银币感兴趣呢?因为小时候家里有个袁大头,据说是父亲年轻的时候挣的,经常偷偷的把玩,看到电影里那些党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一块银元交党费,又听大人说这个银行5块钱回收,那个时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 结婚生子后,岳母又给了2块大头,给孩子打对银手镯和脚镯。找到银匠铺子,没舍得用岳母给的,花了100元在银匠那买了2块打制了银器。所以我手里就有了3块银元,把玩之际发现三个大头分别是中华民国3、9、10年。上网一查,还缺个8年。到钱币商店买8年的同时发现还有小头、船洋,就一口气买了好几个,因为不懂,价格被老板宰了一刀,庆幸的是这几个东西都对。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完全被银元迷住,因为没有人教,走了很多弯路,吃药是经常有的,开始就问那些币商,确实有2个不错的,基本和我说真话,为了报答,我就在他们那里买银元,都是些重复的通货(后来银元大涨之后都说我有眼光,其实只是我做人实在点而已)。后来感觉本地市场的品种太单调,逐渐在网上购买,这下吃药就更多了,很多不良商家知假卖的人,专门糊弄新手,买假退货也要扣很多的学费。没有办法,痛定思痛,靠人不如靠己,下决心,练好眼力。 
4 ^! J9 {/ Y+ x% x5 j0 I
( `5 I$ m9 C, S H老江南银元十枚(二)- j2 }8 z0 ~" P+ e5 ]7 N. {, r
6 `+ C+ X, @3 t# T( |3 B' _
之后的几年,我什么也不做,一门心思的钻到银元里。看书、上网、跑市场,多上手看实物,逐渐找到了感觉。这时候我就大胆买进我喜欢的江南系列,北洋系列和其他各类品种版别。不知不觉手里银元竟有上千枚。就是最后借债、卖股票。也要买喜欢的老江南和安徽银元。这时我懂得了什么叫苦藏。这些年在收藏方面的小有成就,除了自己的刻苦钻研,家人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爱人平时生活也是非常节俭,但支持我买藏品是绝无怨言的。其实收藏绝对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最惨的是回迁的新房空了3年没钱装修,后来还是父母拿钱给我装修了,为了买喜欢的藏品,实在没钱了,岳父母和妻妹都借钱给我。这些都是激励我在收藏这条路上必须走好的原因。
( q, h2 S: [3 o 因为自己眼力的提高,逐步受到圈内朋友的认可。6年前,我开始在各大钱币收藏网担任版主,为藏友服务。四年前,经一位玉器方面的老师介绍,来到盛世收藏网,看到这里也有机制币板块,后来在大家推荐下,在这里也担任了版主。其实盛世做为国内最权威的综合收藏网,做的确实不错。无论是网页,还是短信通知,都比其他网站好。我虽然兼任几大网站的版主和协会的负责人,最近还开了个以藏养藏的店面,但再忙,我每天都要上盛世看看,这已经成为我的习惯。相信这个习惯将伴随我的收藏永远。 因为最爱江南币中的老大老江南,所以自己在各大网站的网名也叫老江南。下一步的想法是,趁着这2年的银元行情不景气,自己有空把已经写了一半的《安徽银元图录》完成,自己是安徽人,而安徽银元没有人发表过专著,尽自己的努力为安徽钱币的收藏作点贡献吧!综合自己这些年对银元收藏的体会,一直坚持开门第一,品种优先,品相的追求不能盲目。
v( n. K) D9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