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358|回复: 0

煤化工面临逃离潮 央企巨头项目论证4年都不愿下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8 06: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煤化工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危境中,一些企业被迫出逃。今年以来,国电电力、大唐集团、中海油陆续撤离煤化工产业,即使背靠雄厚的财力和管理经验,也无法将巨亏的项目引向正途。

  剥离之后,接盘者寥寥,被抛售的项目难以落地,前行更加艰难,煤化工产业或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将面临一场更大的逃离潮。

  这一刻选择退出

  对于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简为“大唐”)这家传统的发电企业来说,今年的关键词却是“煤化工”。

  半个月前,大唐宣布对其煤化工板块进行重组,为公司经营数年的煤化工业务找到了新的接盘者——具有国资委背景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从双方协议中可以看出,大唐此次出让旗下大唐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几乎所有的煤化工项目,其中不乏国内首例示范性项目。比如内蒙古多伦煤制聚丙烯、年产4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40亿立方米天然气三大项目,三个项目同样还被视为大唐煤化工板块的“中流砥柱”。

  大唐公司一位从事煤炭业务的中层对新金融记者说,2005年大唐开始布局煤化工产业,当时正处在煤炭黄金期,煤价涨得快,发电亏得惨,为了抵消主营业务风险,大唐主动把目光投向被业界炒热的煤化工产业,还把它作为公司多元化业务发展的重点方向。

  “如果成功了应该挺赚钱的,没想到最后竟成了鸡肋项目,拖累公司业绩。”资料显示,大唐为煤化工投入不菲,截至2013年底累计投入达到584亿。而漫长的持续投资并没有带来预期收益,比如总投资达160亿元的多伦煤化工项目,在历经了9年的漫长筹备期之后,却暴露出超支数十亿元的资金黑洞。大唐能源化工公司总经理张明在《大唐煤化工投资受挫后的反思》一文中表示:“煤化工不是大唐完全熟知的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就没有像发电那样顺风顺水。”

  而大唐只是逃离煤化工大军中的一员。另一家发电行业大鳄——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电”)也选择了出逃。今年4月14日,国电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以100%的赞成率通过了煤化工股权转让议案。

  议案中,国电的控股子公司国电英力特能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力特”),其持有的国电中国石化宁夏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简称“宁化”)45%股权,转让给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转让后,国电仅通过英力特持有宁化公司5%股权,基本上退出了煤化工业务领域。

  “国电集团2009年前后在获取煤资源的过程中配套了6个煤化工项目,这些项目包括氯碱、煤基多联产、煤制烯烃、化肥及SNG项目,后因种种原因,这些项目或转让或停缓,正在慢慢退出煤化工领域。”国电煤化工部赵丽梅表示。

  潜在的逃离潮

  在煤化工的投资主体构成中,电力行业分量不轻,从国内煤制气项目总产能来看,电力行业投资产能为320亿立方米/年,占比14%。不过从业界来看,电力行业对于煤化工业务,或在酝酿更大的逃离潮。

  今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电力煤化工产业发展交流座谈会,更像是教训吸取大会,华能、大唐、神华、华电、国电、中电投、国投这些涉足煤化工产业的国内7大发电集团均参加。除了大唐和国电,其他公司代表也诉说了从业困惑。

  华能集团发电量是全国第一,但做煤化工的进度却比较慢。华能集团煤炭部经济运营处副处长刘宇在会上介绍说,华能2004年从带有煤化工性质的IGCC发电项目开始涉足煤化工,但该项目2012年运行以来,气化炉因煤质影响运行不稳定,项目出现亏损。从那儿开始,认识到搞煤化工并非易事,开始吸取教训,集团公司对新疆的一个煤制气项目技术证论就搞了4年多,还是迟迟不敢下手,“我们现在发展煤化工相对谨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17:20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