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375|回复: 0

政府越来越贵是经济危机之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8 06: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见万亿刺激,还是房地产!

    这个“万亿刺激”与过去两年来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的万亿规模刺激不同,地方政府多是空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很难再融到钱。但这一次不同,是从央行直接再贷款1万亿元,对口支持国家开发银行的住宅金融事业部,再由国开行贷给各地政府投入“棚改”。

    这可是打雷又下雨。国开行在支持棚改方面,力度持续加大。上半年国开行新增承诺棚改贷款676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8倍。上半年已发放贷款达到2195亿元,其中4月以来发放 1949亿元,同比增长433%。

    央行这一新工具被称为抵押补充贷款(PSL),PSL是央行近来极力打造的中期政策利率的新工具,这或是PSL的首次启用。据媒体报道,因需要抵押品,所以利率低于此前报道的6%。至于还款来源,内部意见并不统一,反正先用了再说。

    央行这一新工具让笔者联想到2012年欧洲央行救市用的LTRO——欧洲央行以1%的极低利率贷款给欧洲的商业银行,从而支持它们去向企业发放更多贷款,以刺激经济增长。当然也允许商业银行去购买高息欧债,以获得利差。

    中国央行的PSL和欧洲央行的LTRO形式相似,但价值取向本质不同:LTRO的贷款对象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当然负责提供抵押品,央行的贷款冤有头债有主。而商业银行获得央行再贷款后,不可能贷给政府,只能贷给企业,这就将企业贷款利率压的很低,现在欧美企业1年期及以内贷款利率大多1-2%,3-5年期贷款利率也就3%上下。即为企业降低资金成本,等于变相减税。

    中国则不同,国家开发银行本来就是政策性银行,是准政府性质。这万亿贷款定向贷给地方政府的,那地方政府如何抵押?棚改卖房后房子是老百姓的,政府无权抵押,那只能用政府财政抵押了。而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又是土地财政,只能靠房价地价继续上涨。这必导致房价房租上涨,等于对居民变相加税!

    自2008年底四万亿救市以来,地方政府获得了央行和商业银行投放的流动性(贷款)越来越大的比例,由于其过度投资基建,投资回报率很低,造成了越来越多回收遥遥无期或烂尾的工程,使得越来越多的流动性退出了流通。这导致工商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份额越来越低,贷款利率越来越高,如今民营中小企业能从商业银行贷到年息8%的贷款都要谢天谢地了,民间借贷利率更是高达20-30%以上。这也是政府“铁公鸡”工程与民间争钱,实际是对企业变相加税。

    此次更是万亿贷款直接贷给了地方政府,更加强化了政府的优先贷款地位,将更令工商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面临更加严重的资金流危机。

   换言之,这种所谓“救市”只能使中国经济的最基本面——工商业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生存更加艰难,更加接近崩溃的边缘。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国经济的“真皮”是工商业企业,它才能真正创造财富。房地产业很少创造真正的财富,它更多是财富再分配的利器——将天赋和国家的,本属于全民的财富,转移到地方政府、房产商和商业银行手中。房价越高,意味着一个政府的法外税赋越高!

    本质而言,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太昂贵,这不仅指政府的自身消费,包括公款吃喝、公车和公款旅游等;对社会财富更大的浪费和损耗是政府投资,如果政府投资用于民间办不了的核心关键技术(比如美国政府和军方开发的因特网)也有必要,但政府投资大量用于毫无技术含量的“铁公鸡”,权钱交易贪腐空间巨大,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其势必不断加大税负,取代民间更高效的投资,甚至摧毁民间企业的生存基础。

    我们曾经研究过中美政府的成本,以各级政府年总收入/国民年总收入的比值看,2012年中国这个比例约为68%,这还仅测算了官方公布财政收入+土地财政,各种变相收费未算其中,美国的这个比例约为43%。中国是美国的1.5倍;从财政支出项看,美国和西方国家普遍约75%的财政收入用于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25%用于行政、军费和政府投资;中国则相反,约75%用于政府投资和行政经费,社会保障仅占约25%。即从支出项看,中国政府成本是美国政府的3倍,收入项1.5*支出项3=4.5,即中国政府成本大约是美国政府的4.5倍。政府借款救市和房地产涨价只能使政府越来越贵。

    看到PSL这一消息的时候,笔者正在山东某地访问,听当地的企业家诉苦说:现在企业生存越来越艰难,很多企业严重匮乏现金流,但地方政府又要保证税收增长,有的开始逼着企业向银行贷款交税,甚至派公安人员带着手铐来督促。

    从2009-2010年四万亿救市,到2011年稳增长、2012年底城镇化再到现在的微刺激,这一路以来的所谓“救市”真的能拯救中国经济吗?我看恰恰相反,这一次次救市是一次次饮鸩止渴,是政府一轮轮变相加税,不断变得更加昂贵,不断稀释居民的财富积累,不断对中国经济主体涸泽而渔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18:15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