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325|回复: 0

日本右转德国左转正在改变世界格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9 06: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国总理默克尔此次访问独具心裁,她去了四川的菜市场,是搞市场调查还是民意调查?目的是什么?

恩格尔:默克尔当然主要是为了向中国“借钱”,从报道看出,中国贷给德国800亿人民币用于“境外合格机构投资额度”就是此行的产物。当然中德之间在科技领域合作规模要大得多,程度也非常密切。如今,德国人为了借机信贷紧缺找到了中国,这让德中可以共同对付美元霸权,也缓解了欧洲信贷紧缺问题。我过去讲中国与德国历史关系,中国读者很喜欢,但谈中德经济合作大家不太感兴趣,今天我想把两者结合起来谈。我对中德关系有三点总结:一是历史情怀的渊源,二是国家战略的渊源,三是国民性互补渊源。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中德历史,虽然那是从八国联军时代真正开始的,但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有趣的插曲,德国人攻打北京前在天津呆了近一年,在那里开启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城市管理”项目,而后德国在青岛经营了近19年,与其他列强不同,德国人把青岛看成是自己的远东城市,而不是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殖民地,因此投入了巨大资金和人力,对于当地人也基本做到了和睦相处。哪怕在希特勒这个狂人身上也没有看到对中国的敌视,据说他对一位照顾过他的中国人十分感恩,不得不说这是非常奇特的个案。我听一位德国历史学者说过:美国人要的是中国市场,日本人要的是中国主权,俄国人要的是中国领土,而德国人要的是中国老婆。虽然这有点太绝对,但可以看出德国人对于中国从一开始就有股子浪漫幻想。每次中国与外国发生冲突,有些德国人就会站在中国一边做拉拉队,其投入程度与自己参战相差无几。这种情景你在其他国家绝对看不到。这其中有个推理,德国人在文化上不喜欢东欧国家,在国家战略上也非常警惕俄国,因此对俄国东边的中国寄予了一种天然的浪漫友好。德国人具有出色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哲学与数学方面表现出色,这比起英美的纯粹基督教信仰文化体系,中国人感到比较容易接受。马克思理论产生于德国,但在德国不会实现而仅仅欣赏,但俄国人喜欢搞,中国人也曾喜欢搞,英美人却完全不喜欢,这与各自历史文化背景很有关系。德国过去是容客地主封建制度,俄国是农奴封建制度,中国是官本位封建制度,因此很容易搞阶级斗争,英美人都是海洋民族,他们是典型的贸易民族,不喜欢这种斗争,而喜欢搞利益博弈。重要的是,尽管德国人有些民族血统优越感,但对中国人有特别的好感,这种好感不会因为中国人相对落后的习气和制度而动摇,相反,德国人从中看到了自己可以与中国互补的广阔空间。

那小兵:德国为何如此看重与中国的经贸发展合作?

恩格尔:德国深信中国的发展前景,而且对于中国稳定有信心。而中国人喜欢德国人的稳重精细民族性,在中国人眼中这是一种可靠性,产生安全感。现实中德国与中国也有不少竞争,比如光伏产业等问题就是个例子。中德之间进行着的项目有问题,但更多的却是机遇,德国人可以看到许多其他西方国家根本不愿意看的机会,尤其在发展中德经济融合体方面,德国把中国看成自己未来经济体的一个有机部分,把建设中国当成建设德国一样,十分细致,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个通透,不像美国人那样充满着投机情绪。默克尔这方面是个非常杰出的代言人,她关注德国影响力如何从中国沿海延伸到内陆,从中国乡镇化到城市现代化统统了解透彻,她墙上有德国和中国地图,连送给习主席的也是地图,她简直就是个中国迷。德国人揶揄她说“你下台后去中国当顾问吧”,我看这是十分可能的。德国人也喜欢讲人权话题,但没有美国人那种挑衅的说法方式,这让中国人可以忍受,毕竟德国人是个更有耐性的民族。德国更希望能够真正进入中国的公共消费市场,美国人不可能做到这点,奥迪在公费市场上比凯迪拉克更受欢迎。不过,美国有个市场优势,它本身内需市场非常大,可以容纳中国许多出口产品,而且为中国提供了外汇储蓄平台,用美元作为人民币的“锚”,但德国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通过欧元与人民币接轨而达成相互依托的效果。

那小兵:默克尔当着中国东主面批评美国对德国搞监听,又说美国利用德国情报人员搞反间谍活动,说美国破坏了对盟国的信用,听上去十分严重,而安倍访问澳洲获得欢迎,并认同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十分令人惊讶。更令中国人不高兴的是安倍口口声声向为二战罪行向澳洲人道歉,却拒绝向中国人道歉,您如何看待这种格局?

恩格尔:我一向认为这个地球上有两种战略大格局存在,一是当年蒙古人首先启动的“大陆内核战略”,从欧亚大陆为核心四射发展延伸控制力;二是英美人首先启动的全球海洋战略,把美洲当成一个大岛,把守海洋交通要道,与欧亚大陆国家博弈,利用大陆主要国家之间矛盾,利用和控制整个欧亚大陆。苏联的斯大林曾是前者的推进者,而希特勒也曾想打破这种格局,但都失败了。如今大家对此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日本人如今发现要联美抗中,甚至联合越南和菲律宾抗中,把自己当成了英美海洋战略的一个棋子,谋求成为在东亚的战略控制权主角。最近安倍访问澳洲受到欢迎,并认同日本松绑集体自卫权,看来日本已经获得了英美澳这些海洋国家的认同。那么大陆国家该如何?德国人经历了二战后的反省,也得出了另个战略定位,那就是把自己当成了欧洲大陆领袖国家,把中国当成了亚洲大陆领袖国家,两者逐步在经济政治上融合,达到驯化俄国的目的,最终形成“中俄德同盟”(或“欧亚大陆同盟”),以此抗衡“美英日同盟“,有德国在,这两个同盟不会打起来。你别看俄国如今敢出来挑起事端,但其经济实力远远不及德国和中国,而且其社会形态非常不稳定,俄国发展潜力受到人口和文化的局限,中国和德国联手就可以把它纳入这种同盟关系中,维护欧亚大陆稳定。相比之下,中国的官本位制度不会有太大改变,社会稳定度高于俄国,中德之间可以长期稳定发展,相互依托。目前世界大战可能性极低,最多只是伊斯兰好战者闹起来,但不足以颠覆当前总体稳定格局,德国已经非常明白这点,而美国人不明白,或根本有意不明白这点。美国如今已经逐步从军事战略向民生战略发展,会腾出更多的东亚地带给中国和日本去争,它搞的是以进为退,而德国早就做到了民生战略为主,这无疑让德国和中国有更多理由团结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23:17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