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拉美访问的安倍,预定于7月30日抵达智利。1959年的这一天,日本在任首相岸信介——安倍的外公,也到访该国。 这决非巧合,而是精心安排,意在表明,安倍将沿着岸信介的政治足迹走下去,而且要学其外公的狠劲。当年岸信介死心塌地签订《日美安保条约》受到日本国内外强烈反对。岸信介发狠道:尽管遭到众人反对,我将矢志不渝。后来还是被民众轰下台了。 安倍第二次上台仅一年半,算上本次拉美5国,共访问47个国家,出访密度不仅“盖帽”历届日本首相,也罕有别国首脑与之比肩。 安倍频繁出访,目的不外以下几点,当然国别不同,重点会有所不同。据分析,他这次访问拉美,四大目的,会一个不少。 ●对抗中国,妄图抵消中国影响。这是他每次出访的重头戏。安倍出国访问总爱紧跟在中国领导人后面,亦步亦趋,被媒体讥讽为“邯郸学步”。就说最近的:3月,习主席访问欧洲4国和欧盟总部,时隔一个多月,安倍访问欧洲5国,连访问国家都有重迭;7月23日,习主席刚刚结束对拉美4国的访问,安倍25日即开始他的拉美5国之行。安倍在出访中,或兜售其“意识形态联盟”的邪念,或勾搭反华仇华的菲律宾、越南,明枪暗箭,把同中国的外交战打到世界各个角落。 ●为日本“争常”拉选票。安倍的近期目标是确保日本在明年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改选时稳操胜券。在亚洲地区,竞争对手只有斯里兰卡一国。6月,斯总理访日时,安倍慷慨解囊,斯方已表达放弃竞选的意向。但安倍仍不放心,准备9月去斯里兰卡访问,来个铁板钉钉。安倍把日本当上非常任理事视为“争常”的台阶和手段,梦想哪天联合国机构改革时,日本能坐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位子。这是个难圆的梦。但安倍心存侥幸,此次访问拉美,安倍更会把“争常”挂在嘴上。 ●为日本寻找油气、矿产、农业等资源。这是日本外交的长期使命。为了给有气无力的“安信经济学”获取海外动力,安倍变得更加迫不及待。他把访问的第一站定在墨西哥,一是见习主访墨成果丰硕,他眼热心急,二是闻风而动:墨西哥已宣布打破70年的垄断,将石油企业向外国投资者开放。安倍想赶紧捞一把。中国和日本分别是智利铜的第一、第二进口国,日本所需铜近40%从智利进口。媒体认为,安倍智利之行“争抢资源的意味很浓”。 ●推销日本军事装备。解禁集体自卫权和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等于给日本源源输出武器打开闸门。日本实行军工生产与民用生产合一的体制,即“寓军于民”。一些著名大公司,像三菱、东芝、川崎重工,既能生产汽车、电视、冰箱,也也能制造飞机、导弹、军舰。目前日本这类企业不下4500家,制造武器的潜能巨大。现在缺的是外国订单,推销武器便成为安倍国外访问时缺不了的话题。 外交就是利益交换。想从对方多要,必须多给人家,若有特殊要求,就得出高价,而安倍的特殊要求不少。安信满世界跑,承诺顺口而出,许多是来不及或根本难以兑现的。不久前,日本媒体批评安倍“轻诺失信”,还举了个越南的例子。安倍满口答应半卖半送给河内约10艘巡逻艇,但日本仓库里根本没货,招致对方不满。 对安倍的外交得失,日本国内外都有令他高兴不起来的评价。 有媒体形容:透过安倍出访热热闹闹的表象,人们看到的是一张寒碜的外交成绩单。有人将安倍的外交活动比喻为“狗熊掰棒子”:胃口很大,出力不小,但收效寥寥。这样的结果是由他扭曲的对外政策决定的,怪不得旁人,他只能生闷气。(作者是环球网特约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