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316|回复: 0

牛市是否来临还需谨慎观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 05: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几个交易日,沉寂已久的A股市场出现了一波激动人心的上升行情,尤其是7月28日,上证指数上升超过2%,使指数一下子创出了今年内的新高。面对这一情景,市场舆论顿时又热闹了起来,很多分析师都乐观地认为,新一轮大牛市已经启动,就连人民日报也刊出报道认为,A股市场的“最坏时刻”已经过去,市躇础正在好转。
  就目前的市场来说,相比于前两年的情况来说,确实已经有所好转。第一,经济增长虽然不像几年前那样可以达到10%以上,但原有的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经济结构调整为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建立起了基础,目前随着政府不断推进简政放权,原先受到遏制的以民营经济为代表的市愁力正在逐步释放出来。
  第二,目前管理层对股市行情好转也有迫切的愿望,A股市场难以克服的最大压力,即IPO扩容虽然已经重启,但从管理层的安排来看,对IPO的节奏把握得很谨慎,释放到市场的新股很有限,不像前几年那样毫不理会股市行情而不顾一切地向市场灌水,而且随着对新股定价的严格控制,对市场的抽血作用也在可以忍受的程度内。
  第三,虽然国内的货币政策仍然从紧,致使A股市场长期缺乏资金,但国家积极推进QFII和RQFII两个制度,在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也把国际资金进入A股市场的大门打得更开。
  第四,长期处于低位的A股市场已经形成了底部。虽然最近几个月指数一直在低处徘徊,但已经明显地出现了跌不下去的趋势,说明市场的底部已经形成。而根据股市的规律,一个底部或者顶部一旦形成,久盘不跌或者久盘不涨,大盘就会渐渐形成做多或做空的能量,对行情走势有所撬动。而就目前来说,大盘的底部已经形成,做多能量必然会找准机会出手,这也是“7·28”行情产生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
  所有这些,都对目前的A股市场形成了有利因素,人民日报认为A股“最坏时刻”已经过去,这个判断基本上是能够成立的。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牛市行情已经来临,却还需要谨慎观察。
  A股市场上的投资者对牛市的渴盼,实在是望眼欲穿了,每当行情稍有好转,便对牛市的出现展开了畅想。回顾A股市场建立20多年走过的路程,其行情走势总的来说是“牛短熊长”,真正像样的牛市行情只有1995年和2007年两次,其他更多的年头都处在漫漫的熊市之中,投资者损失惨重。而这两次仅有的牛市行情,一次是由沪深两个交易所的竞争所引起,一次是由股权分置改革所引起,今天这两个条件已经不复存在。相比于当初的市场,今天的A股市场,其规模已经扩大了几十倍,行情每上升一个台阶,都需要巨量资金来垫底,这在今天市场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下,是一个最为重要而又看不到改变希望的约束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尽管目前监管部门对市场扩容很小心,IPO放行不像以前那样猛烈,但由于目前的市场已经成为全流通市场,市场几乎每一天都有解禁股上市,其扩容速度已经无法慢下来,这也是前两年IPO即使停了下来市场也无法好转的一个根本原因。
  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世界各国的股市都曾出现了猛烈的下跌,但是几年以后的今天,其他国家的股市大都已经恢复,美国的道琼斯指数还创出了新高,唯有A股市场,虽然也曾出现过一两次小行情,但总体上仍然在底部徘徊,市场一直弱不禁风,这说明A股市场遭遇重创的因素并未消除。这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政府对股市的过度利用,这是直到今天都未改变的一种路径。今天,A股市场依然是政府用以解决企业资金困难的一个融资工具,而不是市场资源按照投资者的意志自由交易的一个场所,这对政府来说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难以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出现上升行情,那更多的也是资金投机所促成,对于改变市场的面貌不会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只要这一格局没有改变,A股市场出现大牛市行情,实在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投资者不必因为出现一两天的上升行情就以为牛市已经来临而忘乎所以了。受到重创的A股市场,不是短期内能够修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2 18:54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