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丛林里的蝴蝶振动了一下翅膀,引发了北半球的海啸。别以为这是天方夜谭,如今,一位愤怒的美国父亲,正在给美元带来一场风暴。 据报道,这位名叫弗莱图的男子,是一位百折不挠的律师。20年前,他20岁的女儿在加沙旅行的时候,死于一起公共汽车爆炸案。弗莱图认为,是伊朗政府策划了这起案件。从那时起他决心为女儿复仇,目标是那些违反美国禁令,跟伊朗有往来的西方金融机构。 他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法国最大的银行——巴黎银行被他“俘获”,弗莱图最终获得了2500万美元赔偿,而巴黎银行刚刚被美国当局罚款89.7亿美元!此外,巴黎银行13名高管被迫辞职,而且可能终身禁入银行业。在巴黎银行被处罚的背后,还有让世界很多国家不满的更大背景:美国要求所有涉及美元的国际支付与结算,都要通过美国本土清算机构的计算机系统,从而确保金融操作的安全性。这意味着,所有以美元支付与结算的业务必须受到美国方面的监管。 法国对此极为愤怒,财政部长米歇尔·萨潘近日表示:要增加世界对欧元的关注度,同时降低人们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对美元的依赖。法国人的愤怒引发了一场全球“去美元化”的大合唱:仍然被美国经济制裁的俄罗斯,早就表示要降低美元的使用率,所以这时候欣慰地笑了;中国正对美国强势重返亚洲有所警惕,而且对自己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中发言权偏小不满意,所以也有“杀杀美元威风”的需求。而印度,早在数年前就有降低美元影响的想法。 即将在巴西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对“去美元化”将有所行动,比如讨论组建金砖国家合作银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和金砖国家能源联盟。在这三大项目中,中国至少可能在前两个项目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后一个项目中发挥重要参与作用。将来在这5大经济体进行双边贸易的时候,美元的使用率会有所降低。 有欧元区和金砖国家的抵制,美元会衰落吗?我的看法是,美元的强势地位和“去美元化”会长期并存,“打倒美元”目前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谓“硬通货”,是随着国际贸易日益发达而诞生的概念。不同国家的人之所以会认同某一种货币,说到底还是因为这种货币背后的国家,强盛、稳定、可靠,它发行的货币不会轻易变成手纸或者废铜烂铁。中国统一王朝的货币,常常被朝鲜、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当成支付手段、储藏工具,就是这个道理。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元也就一跃而成“第一大硬通货”。而且还出现了一种很有喜剧效果的现象:跟美国友好的国家固然喜欢美元,但敌视美国的国家却往往更加喜欢美元。比如在冷战时代,中国对能出口创汇、赚取美元的企业百般宠爱。再比如萨达姆、卡扎菲在逃亡的时候,随身携带的都是美元现钞,而不是他们自己发行的货币。至于参与“去美元化”的很多国家,其汇率形成机制恰恰是跟美元挂钩比较紧密的,你不让它挂钩都不行。 美元是全球公认的“硬通货”,是国际贸易结算的第一货币,这不是美国强大的原因,而是美国强大的结果。强势美元的背后,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美国。事实上,在最近60年来,人类近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诞生在美国。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之后,美国通过完善的市场机制,不仅逐步修复了经济体系,还开启了新一轮工业革命。在新能源、移动互联网、制造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是美国经济率先复苏的根本,也是美元再次迈入强势时代的基础。过去一年来,随着美国量化宽松走向终结,全球新兴经济体的货币都受到巨大的贬值压力,就连没有自由兑换的人民币最近都出现了3%的贬值。 所以,与目前“去美元化”思潮并行的,其实是更加强大、更加坚挺的美元。到明年年中,随着美元进入加息周期,新兴经济体将遇到更加严峻的挑战。 其实早在2008年,梅德韦杰夫当上俄罗斯总统的时候,就豪情万丈地宣布过,卢布将成为世界主导货币之一,莫斯科将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但到了今天,俄罗斯仍然是一个依靠卖资源生存的二流国家。美国一制裁,卢布就震颤不已。 但纵观人类历史,的确没有某一种货币可以永远强势下去,因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永远强大。事实上我认为,如果中国真正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实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目标,人民币逐步取代美元是有可能的。13亿人的聪明才智如果能全部发挥出来,当然会比3亿人能量更大。但要实现这个梦想,需要的是不仅仅是艰苦奋斗,更要高瞻远瞩的、彻底深刻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