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874|回复: 2

请教各位老师:这个木雕器件的具体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1 16: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有一木雕器件(详见图片),现向各位老师请教以下问题:
/ Y; C# q; F( K$ C9 |9 C1、该器件是用什么木料雕刻的?3 m7 o8 ]2 Y( v1 T0 E" p2 Q
2、该器件的名称叫什么?主要用途是什么?
8 e' Q' T' p9 T% `. ?( {$ I0 F3、该器件的大致历史年代是多少?, Y' {) _4 C( h* h9 H
4、如果出让大概多少价格合适?
, J1 V" ]* ?! O; ]/ @以上事项谢谢各位老师指教!!
& \$ P7 N! f, j, ~回复:hbxhsl@163.com
3 O& q- Y$ y) P. f) R5 M" t% k- T* TQQ:466217467
11111.jpg
2222.jpg
3333.jpg
444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12 10: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杨木雕荷花水盂

黄杨木是一种珍贵的常绿灌木,生长在高山峻岭和悬崖陡壁,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北、四川、湖南、贵州和浙江等地。黄杨木生长周期缓慢,要长到直径10厘米左右就需要四五十年的时间,素有“千年黄杨难做拍 乐器中的一种拍子 ”的说法。黄杨木质地坚韧,纹理细腻,硬度适中,色泽湿润。特别是随着年代的久远,颜色由浅而深,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 f: w. t, C  Y( f
黄杨木雕最早作为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目前有实物可查考的是元代至正二年 1342年 的“李铁拐”像,现留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时期,黄杨木雕已经形成了独立的手工艺术风格,并且以其贴近社会的生动造型和刻画人物形神兼备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晚清民国以后的黄杨木雕圆雕小件以其古朴而文雅的色泽、精致而圆润的制作工艺,且适宜把玩和陈设等特点,一直深受收藏者的喜爱。
3 s7 |/ }4 g5 k8 t* H: u- @黄杨木雕是一种圆雕艺术。它利用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的自然形态取材。黄杨木雕呈乳黄色,时间愈久,其颜色由浅而深,给人以古朴典雅的美感。温州市乐清县是浙江省的黄杨木雕发源地,它和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为“浙江三雕”。
6 C* g9 }& {1 Z$ U相传黄杨木雕是清末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叶承荣是浙江乐清县人。一天,他在村头的一座庙里玩耍,看到庙内有一个老人正在塑佛像,他一下子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他索性跑出庙外,将牛拴在树上,挖来了一块很有粘性的泥巴,坐在庙口,偷偷地学着堆塑。老人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将他收为徒弟,教他圆塑、泥塑、上彩、贴金及浮雕等五种技艺。他进步很快,一年后,就掌握了这一种技艺。一天,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观中道人折来一根黄杨木,请他用黄杨木雕一支如意发簪。在雕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发现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均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材料。从此,他开始用黄杨木雕刻作品。就这样,我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黄杨木雕诞生了。
- B( P) r: r, I3 @; i: H木雕的工具有泥锤、雕塑架和泥塑盒,以及卡钳、刮刀和各种形式的塑刀等。用于打粗坯的工具,有锯、木敲锤、铁敲锤等。用于雕刻的主要工具是凿,它的种类很多,功能齐全,又分斜凿、三角凿、平凿、圆凿、中钢凿、反口凿、反口凿、翘头凿、针凿和手锯、竹簪、拖钻等。其操作比较细致,分为构思草图、塑制泥稿、选用木料,操作粗坯、镂雕实坯、精心修细、擦砂磨光、细刻发纹,打腊上光,配合脚盆等十多道工序。
- Y$ N5 \# J9 d6 `7 J9 c: Z文房还有“第五宝”。就是水盂。此物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故在文玩类的工艺品中,属于品位较高的藏品。
0 \. {: O' u: b9 \  m' N- V古往今来的文人,历来重视和喜欢文房用具。中国的文房用具除基本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还派生出来许多,如印章、印盒、水盂、笔洗、笔筒、镇尺、砚屏、墨盒等等。这些文具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故在所有的古董工艺品中,属于品位较高的藏品,并在收藏圈里称作文玩。不但受到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其投资价值在文房收藏中亦属上品。
) a  h7 C6 A0 ]% O6 v- G有专家说,文房还有“第五宝”。就是水盂。上海陈玉堂老先生对水盂十分偏爱,他著文为水盂喊冤,认为将水盂排斥在文房四宝之外实欠公允。他在香港发表的《藏盂小志》中写道:“试叩问之,若无盂盛以水,岂能染墨濡笔,挥毫于缣素耶?”陈玉堂还戏言:砚为石,石可炼金银,故砚为“金”;纸以草木为原料,可属“木”;墨乃松烟熏制,属于火;笔之毫来自羊兔鼠狼,此畜皆以土安身,故属“土”。唯“四宝”缺水,若以盂为水,岂不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陈老先生所谓的“五行”论,并非一定要如此牵强附会,他不过对水盂特别钟爱而已。: U5 s: p# F$ Z, h$ @
水盂,又称水丞、砚滴,在古代则直呼为“水注”。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给砚池添水,最早出现在秦汉。它的形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以随形、象形居多,另一些则是圆形的,或扁圆、或立圆。从材质来说,它的用料非常丰富,有陶土、瓷品、铜质、玉石、水晶、乌龟壳、绿松、玛瑙、玻璃、漆器、竹木、景泰蓝等500余种。其图案更是五彩缤纷,宝蓝、钧红、翠绿、乌金、莲青、鹅黄、人物、山水、花鸟、虫草,应有尽有。
- G: w9 \! z+ ^% Y9 n水盂除实用意义外,更多的是带有观赏陈设。它供置于书斋的案几之上,与砚田相伴,与文人相对。因此,它必须符合主人的情趣,方可入选,包括其材质、工艺、造型、纹饰、画意等等,否则就难以厕身其列了。另外,从养生之道来说,水盂可息心养性,“一洗人间氛垢矣,清心乐志”。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水盂可助文思,“几案之珍,得以赏心而悦目”。再往深层究,也有一些是被用来做精神寄托的,有称其为丞兄或丞友的。陈玉堂老先生更是惟嗜“水丞”,收集的水盂有数百只,跨越多朝,用材广泛,洋洋大观,甚称“国内藏盂第一人”。他把自己的书斋起名为“百盂斋”,并刻制一方小印“迂而且愚”。这是斋主谦虚之词,同时也借用谐音,说明斋内除了盂(迂)还是盂(愚)。
3 Q$ r, e6 S$ H3 v& p# X  古人云:“笔砚精良,人生一乐。”因此,水盂等文玩不仅成了文人雅士追求悠闲优雅生活的一种表征,而且更是一个包罗万象,内涵丰富的收藏天地,同时也是投资收藏的长生不衰的一大亮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 11: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17:20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