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6314|回复: 57

■ 藏家杂谈~22 令人無奈的古玩赝品市場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8 00: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视:河南赝品村仿古水平出神入化 一只做旧碗卖30万2009年12月02日 06:28CCTV经济半小时8 ]3 a( ?' a( p% e( T
赝品古陶瓷市场价格不菲,河南“赝品专业村”仿古水平出神入化,成千上万“文物”堆成堆。& j& f# r4 l3 u" J. |4 E
在中国钧瓷之乡之称的禹州神垕镇,随便走进了一家农家院,院子里的空地里、墙角下,可以看见各个朝代的瓷器是应有尽有,这些在古玩市场里身价成千上万的钧窑“文物”,仿佛成了一堆无用的垃圾,每件瓷器上都布满了泥土,瓷枕的脱釉都非常逼真。
0 Z; @& h% u: W& ^& G" E
河南收藏协会陶瓷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陈景顺称,属于高仿的,是有意打烂,打烂以后又修补,给人误导,现在很多市场上出现的都是发乌发黄,算作伪做旧的东西。
) `/ K) [9 a% W! H2 d) G7 C
河南省宝丰县汝瓷研究所所长马聚魁称,从开始研究的配方,土、原料研究的工艺,窑炉的烧成,整整10几套工艺,根据汝瓷的特征进行仿制,一个特征对着一个特征进行仿制,假如有10项特征,仿制9项就不等于成功。4 n3 C9 `8 t- M! r% X
一只“做旧”碗可卖30万,河南“赝品专业村”仿古水平出神入化
3 v% Q5 `0 {$ b5 b% E0 c: y0 z(主编:孟庆海 记者:周羿翔 摄像:李培)
1 e  ~9 u* g% C4 w2 Q. w+ h. T; x/ ^1 Y! U, @6 Z0 q
今天我们来关注文物市场。先来看一张图片。画面上是前不久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的乾隆皇帝的和田青玉玺,这个玉玺最后成交价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左右。但江苏省文物鉴定专家李路平教授却认为,这枚天价玉玺是个仿品,价格至多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而至今苏富比拍卖行也有对李教授的这一判断进行澄清。所以这枚玉玺确实充满疑问。% `" V) O1 F7 x7 s. h+ f& t2 M5 M" n* v5 e

: T0 K/ V. D: g; m5 a% G- N确实,这几年除了楼市、股市,文物收藏市场也是火爆异常,很多人不仅出于爱好,也把它当成了一种投资保值的手段。但全民收藏热也带来了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那就是你买的究竟是真文物,还是假文物?在暴利的驱使下,文物古玩市场上赝品无处不在,以假乱真,常常让人防不胜防。我们就先来看看一个收藏爱好者的经历。
4 X* g$ L& O5 G( ~5 Q3 f# r* E9 D; [* w2 Q: N+ w! \9 Z5 j
古陶瓷收藏 “发烧友”:买个赝品当宝贝
6 E: b/ R. K% ^! p陈举烽是郑州一家茶叶公司的老总,收集河南的古陶瓷已经七八年了。作为一名古陶瓷收藏的“发烧友”, 陈举烽对自己的眼力还是很自信。他特意请来河南收藏协会陶瓷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陈景顺参观他的藏品,并拿出了一件刚刚收到的唐白瓷双龙樽,请陈景顺鉴定。9 w2 H, ]" R2 C: K* {7 }( S6 u
河南收藏协会陶瓷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陈景顺:“当时收这件东西花了多少钱?”) |( F7 E' t3 E! k% d8 _
民间收藏爱好者陈举烽:“他要的挺贵的,要15万,但我还还价,也就7、8万块钱。”
9 a0 R: w( a, F# x5 m6 E# s9 ^! o& I花了高价钱,陈举烽当时还是仔细研究后才下手的。然而陈会长在仔细地观察了这件价值8万元的唐白瓷双龙樽后,发现这个瓶子只有肩部一面腐蚀脱釉,但其它地方却完好。
: {5 a. Y) h, h2 n) A* j: C& Q9 F# c+ I; Q1 E& p# K0 [
河南收藏协会陶瓷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陈景顺:“出现这种腐蚀的,只有一种情况,墓葬时候倒下,应该整个面积都应该腐蚀,为什么下面没有腐蚀,唯一在肩上腐蚀,这个你可以考虑,这是人为做的,明显这是酸烧过的。”5 c" l( W& e6 F4 R
看着自己大价钱却买了一件赝品,陈举烽很不甘心。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件被精心包裹的宋代汝官窑瓷盘。这件瓷盘用残片拼接,瓷面已经没有了光彩,显示出岁月的痕迹。由于宋代汝官窑完整器传世稀少,这件瓷盘虽然经过拼接,但外形基本完整,实属少见。这可是陈举烽的镇家之宝。陈会长拿出专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并拿出了自己收藏的汝官窑残片进行比对。然而陈会长的判断,让陈举烽心都凉了。% s9 t- \' J* @: x& [% b; f
河南收藏协会陶瓷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陈景顺:“你这个东西属于仿制品,高仿的,这是有意把它打烂,打烂以后又修补给你误导,这是真的宋代汝官瓷标本,你看它的小米钉是白色的,现在很多市场上出现的,都是发乌发黄,都是算作伪做旧的东西。
. U( a( L" q# M3 S& ?. R! x' e8 n陈举烽心情很复杂,他知道做收藏不交点学费是不可能的,但他告诉记者,他看了好多书和标本认真学习,当初挑选是也是严格按照书上的标准来鉴别的,但抱着“捡漏”的心理,没想到还是“打眼”了。5 y" a8 x, I) R- N- q
' P4 Y, ^: k) F6 d
民间收藏爱好者陈举烽:“当时一直考虑的是要拿到手,所以就上当了,真没想到,现代人的仿造的技术真是太先进了,没办法这是一个教训。”
/ {( Z5 d" u! T众所周知,唐宋时期的瓷器传世至今,除了一部分进入博物馆,流入民间其实不多。然而记者来到郑州的一个古玩市场,这里面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种钧窑、汝窑和唐三彩等古代瓷器,而这些号称出土的文物,价格居然都很便宜。5 R$ Z9 s- ~: T( S) `# T' s
文物商:“这个800,这个1000,这个1000多点。”
3 i1 }* R8 R$ R0 Q0 H记者在一家卖唐朝文物的商铺里,见到了一个和陈举烽一摸一样的唐白瓷双龙樽。而店主喊的价更便宜。
* c- \9 I  M( p文物商:“这个卖2万5。”
+ Q6 q9 w7 L: a7 e7 R记者:“是土里出来的吗?”
- G' @- c& o3 {; e/ }# j文物商:“是的。”
1 Y5 c: }+ p8 E) z: n6 [0 ^难道真有那么多文物充斥市场?记者从神州博物艺术网了解到,很多收藏爱好者收集的文物,绝大多数都是赝品。虽然这些文物“发烧友”们现在也努力学习胎质、色彩、纹饰等各方面知识,但为什么他们还是屡屡买到赝品?
) q( g5 l  m$ f& D) d2 u神州博物艺术网总经理邓三军:“最缺乏的就是,不了解目前仿古的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造假的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 ]& G8 g7 o3 B5 M
$ K7 Y2 d+ w1 t3 o! z" d2 J
文物仿制水平登峰造极,外行看了真假难辨: R+ |% ~5 J9 }! c' _" e; G
陈举烽化高价买来的两件宝贝居然都是赝品,难怪他那么失望呢。作为一个发烧友,陈举烽平时花了不少时间精力钻研这些古陶瓷,自认为还是积累了一些常识,没想到仍然付出了高昂的学费。专家就说了,如今玩收藏不仅要了解文物知识,还要了解仿古技术的发展。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把仿制品当真文物卖在古玩市场上早就一个公开的秘密。而地处中原腹地的文物大省河南,就形成了以洛阳孟津南石山村、禹州神垕镇、南阳镇平三地为中心的文物仿造产业,而且各有分工,有的专门仿唐三彩,有的仿古钧瓷,还有的专仿古玉,铜器、青花瓷、紫砂器皿也常常是仿造对象。那么,那些以假乱真的仿造文物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 e0 g5 z5 C! I' k/ F! b, u
记者来到了有中国钧瓷之乡之称的禹州神垕镇,随便走进了一家农家院,然而里面的情景让记者大吃一惊。在院子里的空地里、墙角下,各种形制的瓷器密密麻麻地堆放着,随意让这些瓷器经受风吹日晒。走进屋里,可以看见各个朝代的瓷器是应有尽有,堆放得就像一个博物馆。这些在古玩市场里身价成千上万的钧窑“文物”,仿佛成了一堆无用的垃圾,一个大罐子,随便就被村民拿来当凳子坐。每件瓷器上都布满了泥土,记者甚至看见,瓷枕的脱釉都非常逼真。  h# u- a$ I5 s* }, C* W

" J- s" w& v* T; t- j: [5 d5 K“你看,这都是当年的画风。”
; M5 r& O% W6 x; ^, G) H记者看到,这里仍然还沿用古代的用煤来烧窑,在窑炉的背后,记者看到了一口锅,这口锅有什么用?原来这是用来做旧的重要工具。1 j; ]# l  C, A" J3 {" S
老板娘:“瓷器用锅埋的,下面是火,烤住,不是用酸一抹就完事,咱们不是那样。”
, A" K2 {0 X. U1 P" e记者走进院子后面,这里面别有洞天。这里堆放的瓷器更多,每一件黑白花瓷盘表面有厚厚的一层土。一个工匠带着厚厚的手套,对着烛台的边缘使劲地磨擦,并用一个铁棒,对边缘进行打磨,这是为了让瓷器有使用过的痕迹。从地上排的三排烛台来看,今天已经做了不少了。一个工人带着橡胶手套,拎了两个大黑白花瓷缸,浸泡进装满泥浆的红色塑料桶内。在一个棚屋内,五六个瓷盘被倾倒放在一个土堆上。
5 L0 g! W6 t4 U) ?9 A$ E知情人:“这个就是一面吃土,一面不吃土,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k  t+ {6 o7 l. K
老板告诉记者,好货都在房顶,让我们自己去挑。到了房地着实让记者吓了一跳,整个屋顶全部都是已经做旧的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各种瓷罐、瓷盘陶俑等。记者随即拾起一个宋代造型的钧瓷花瓶,外面虽然糊了层泥,但线条流畅,开片清晰可见,制作精良。而这样的器物价格才不过两三百块钱。% h  D7 K- `4 j& _' S

6 g7 S, k$ G" A# g: p“这个一般人都看不出来,这个打烂可以做一件残器。”7 D. f% L) @0 p" M1 r
几个买货的商人挑选好合适的器物后,用一张布抓起地上的土洒在瓷器上,做成刚出土的样子。老板娘告诉记者,除了釉面上的花纹找外人,他们都是自己烧,自己做旧,自己外销。5 j* _8 F* m5 h; C/ K* m, B
老板娘:“我们烧窑最讲究画工,我们镇上有高手。”
1 f1 `3 K6 _' ~9 E) @: p记者随后辗转来到了位于邙山山脚下的孟津县朝阳镇南石山村。作为唐三彩古窑址的所在地,当地人说,这里不仅可以为国内外一些博物馆修补“国宝”,而且还能为一些文物贩子比照各代“文物”仿造“工艺品”。
$ x* i3 L# g0 _( X; r- p* `记者:“是不是我只要拿一个图纸给你,你都可以做出来?”. I2 y) _5 H& B" Y$ z
文物仿制者:“那你看做啥东西,像是这样的东西都可以烧出来。”' \+ k( l% x; M0 E8 y
记者:“像出土的那种。”
% n2 D8 P% |* p7 _6 o% t文物仿制者:“那可以。”
! q3 J, q( L3 D+ I在南石山村里一排排农家小院的院子里,到处都堆放着仿古的唐三彩、陶俑和汉砖。据了解,南石山村现有成规模的文物仿制厂20多家,小作坊则为数众多,他们除了仿造、复制三彩、陶器等作为工艺品出售外,同时也都仿造、作旧“文物”,当作另一种价格稍高的“工艺品”公开叫卖,而且销路非常好。3 O& R0 T) P2 t7 W: u1 u7 U
文物仿制者:“像北京、广州他们都来这儿买,去古玩市场上卖。”, A3 h5 ]2 }2 \4 W: Z2 X
记者:“在哪儿?古玩市场?”
0 m6 b( o6 k! s! G6 X* }! K文物仿制者:“对。”- p5 ~" x) c' P+ d& B) I
记者:“在那儿卖多贵?”
. V# g$ K& C1 J9 L4 ^文物仿制者:“在我们这儿卖100块钱,拿出去就要卖500块。”
- ?& S6 f1 K1 U% Z0 C记者看到一个佛头,釉面看上去仿佛时间太长已经泛铅,很多收藏爱好者认为这种釉面根本做旧做不出来,但当地人告诉记者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0 i5 q# n$ i0 k, A0 u( C# L; c% h7 O文物仿制者:“咱做这东西跟那老东西不一样,咱这泛出来的不是铅,这是一种别的东西弄的,那老东西泛出来的真正是铅,人家要放几千年才泛铅。”8 V5 |+ o. Q; p6 e9 M4 H, x& G
记者看到,家家户户都有几口窑炉,还有大锅和土堆,这些土堆是用来埋瓷器的。在一个作坊里,老板很自豪得给记者拿出一个做旧的陶俑,身上全是一层厚厚的土,和刚出土的文物没有两样。; _2 M6 x/ i1 J  \% I1 S* {
文物仿制者:“你看我的腐化层,这看着才美,看这个腐化层,看起来才老呢。”7 l" w' v1 [+ Q; |) K. m0 d
记者:“这个多少钱?”
! S' M8 m, ~+ J3 l4 d% W文物仿制者:“这个也就100多块钱。”
9 N2 p0 n8 w* ~4 A) |% D( ~0 v记者:“像这些壳,得用化学药品做?”
5 L+ ~$ Z+ Q# D文物仿制者:“对,这个痕迹时间太长了,一般想这东西没有千儿八百年出不来,实际上是能出来的。”. A3 a' `: l/ B
果然,在一个锅的旁边,记者找到了几个玻璃瓶,拾起来一看,是盐酸和无水乙醇。老板在“文物”堆里捡起一个瓷罐,告诉记者这是真的出土文物,但很多来买货的人,还觉得这个没仿制好。
1 R3 V0 s) r  t+ |8 q' z文物仿制者:“这是出土的老东西。”
+ Q; ]8 `( @* a" [4 u0 I! h; y记者:“一般人过来买东西说不好?”
, g+ S9 O; N# `, V文物仿制者:“你看烧成这样,人家出土就是这样。”0 X8 e0 a' |; W- w6 [
记者:“好说你烧的不好?”9 H+ r' a* K" o
文物仿制者:“对。”4 A4 }  X5 d% n* L
记者:“这就是假做真时,真亦假。”; Z; B, v( V% `3 h; p. |
文物仿制者:“对。”
8 @5 K! Y6 J* [看了刚才的片子,估计很多收藏爱好者都会吓了一跳,原来现在文物仿制的水平已经到而来如此高的程度,别说我们这些外行看了真假难辨,很多行家里手估计也得仔细估摸半天才能看出门道来。民间这些仿品做旧的办法虽然不是什么高科技,可我们如果不亲眼见到,绝对琢磨不出来。但我要告诉你,刚才看到的几家作坊在仿制文物这个行当里,还只算是中低端。9 g, |# h& v& b& e# r6 D/ A
9 H% W8 j) u% H. C5 L( [) \1 R# D
做旧技术价值30万?
, V/ n5 f% d/ ]0 s( v前面我们到河南禹州神垕镇和洛阳孟津南石山村,走访了几家专门仿制文物的作坊,真是大开眼界,看看一件件崭新的现代制品怎么变成了以假乱真的仿古文物。不过在真正的仿古高手看来,那些作坊的手法也还只是小儿科。说起来,你可能都不相信,现在连失传千年的北宋汝窑瓷都有人能仿造出来。要知道,汝窑即使在北宋时期也仅仅存在了大约20年时间,汝瓷可以说是古瓷极品,在古玩市场上,即便一块手指甲大小的汝窑碎片,也能卖到1000多元。而我们记者在河南就遇到了一位仿制汝瓷的大师,他的仿古工艺已经达到什么样的境界了?
" r% `" T' m/ b. C  ?* i+ J' d汝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并被称为“五窑之首”。特别是汝官窑,其烧造工艺在中国陶瓷史上登峰造极。汝瓷在中国瓷器中的至高地位,使历代帝王都将其视为珍宝。然而汝窑工艺之后失传,传世的汝瓷至今也不过65件。记者在宋汝官窑的窑址所在地河南省宝丰县,见到了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宝丰县汝瓷研究所所长马聚魁。他告诉记者,经过数十年研究,古代汝窑工艺他已经掌握。7 ]  C, a& c& j& ]# R
河南省宝丰县汝瓷研究所所长马聚魁:“从开始研究它的配方,土,原料,研究它的工艺,它的窑炉它的烧成,整整10几套工艺,根据汝瓷的特征进行仿制,一个特征对着一个特征进行仿制。假如有10项特征,你就仿制9项就不等于成功。”
$ `0 v) R2 b4 a8 g/ }* {7 f记者看到,古代汝官窑所谓的“香灰胎,玛瑙釉以及芝麻钉”等等鉴别真伪特征,这里的仿制品无不一一符合。马聚魁的作品甚至上了中学美术教科书,作为了汝窑的范例。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也对他的仿制作品做出了鉴定,完全符合古代特征。这样的工艺品如果做旧,那岂不是更加难以分辨?
6 t. l& j  E9 q( p: j- l' o& R. O4 M( k' ~  X; [3 [/ C4 k6 \
记者:“有很多人拿你的工艺品出来做旧。”
) |8 S6 X! E9 Y5 ^. S河南省宝丰县汝瓷研究所所长马聚魁:“有这种情况,有做旧。”# v- ]: E3 I) x# D% r9 z! i4 }
记者:“他们做旧很像吗?”
# b0 e, C% X5 i& [马聚魁:“真正的行家能看出了,真正似懂非懂的,鉴定不出来,如果不是老官窑的专家,肯定分辨不出来。”0 |) m$ S! k* A2 q1 {$ p
记者:“会不会花很多冤枉钱?”
7 V/ [9 j( |! t马聚魁:“会的,掏学费嘛。”
# `0 I6 z/ B$ W! l5 b- s/ f* a他给记者拿出一件他非常满意的瓷碗,他告诉记者,这个碗只要做旧后流入到文物市场,立刻就会身价倍增。" e9 i& s2 B+ P" `
河南省宝丰县汝瓷研究所所长马聚魁:“这个要卖七八千。”6 f! C; {# ~9 c0 i% j% Q! I' v
记者:“你自己烧出来要卖七八千?”) Z5 P& a2 T: M- I" ?; a# M' q
马聚魁:“如果古玩市场要做旧就没底了,有要几十万的,三十多万,因为只有说的高一点,才能认为是真的。”
7 |4 ?' `/ k! [/ X1 W' z5 s相对于宝丰的马聚魁只对汝瓷制作工艺的仿制不同,唐三彩工艺大师,洛阳九朝文物复制品公司董事长高水旺对唐三彩无论是制作还是做旧都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他给记者拿出了一件出土唐三彩瓷片和一件高仿作品做对比,印着灯光仔细观察,无论是开片还是釉色以及老旧程度,都一摸一样。
8 q3 \+ A; ~- D! d: ]$ c. A& |2 q
8 z1 j4 p6 r6 Z& g记者:“光看釉色能看出仿品和真品?”
1 W' y4 l: R; L1 y) m8 N0 c& U! n$ u4 j& E- p
洛阳九朝文物复制品公司董事长高水旺:“那不是,得综合来看,包括造型,神态,它的釉料,做工,胎质,综合起来才能鉴定出来。”* C3 L( \6 b- i2 U. ^* c' x
那么如此惟妙惟肖的仿品是如何制作的?高水旺的弟弟,厂长高顺旺带记者参观了制作流程。这里从土质、制坯、上釉到烧窑全部严格按照唐代方法手工制作。记者甚至看到了郑州陈举烽曾花大价钱购买的唐白瓷双龙樽,这里排成了一排。: b/ t- b3 N1 }1 Z2 k/ f

+ ^( B2 T7 t+ x, x& L洛阳九朝文物复制品公司厂长高顺旺:“唐朝的时候用高岭土做的,我们也是高岭土,烧制的办法,跟以前也是一样的。”# J7 J' \( y  W0 p8 W' y2 m" ~
要达到仿制完美,做旧是最关键的技术,也是各家的商业机密。记者在工厂的院子里看到了颜色不同的两堆土。高厂长告诉记者,因为文物出土地方不一样,因此做旧的土肯定有区别。高水旺就给记者刨开了一个他专门制作高仿的土堆。这里面的器具都埋了两三年的时间。
$ W% N+ b" a" w: M' S" n厂长高顺旺:“有人盗墓,我们把土拉回来,做高仿的话,埋里面的时间要长,需要化学水焖它,才能让土和仿品真正结合到一块,出土以后才能达到粘贴很紧的效果,必须要化学药品,酸碱的属性,人们都可以掌握住,这样出来就很接近出土文物了。”* v0 S  m" [% \$ |
: b5 p! K% f, O. a/ d
文物收藏爱好者怎样才能得到一双慧眼?/ L* x! \8 ^7 v0 K2 `+ D/ l' k$ y
看了这些大师的仿制作品,我想肯定很多人已经分不清真假了。其实,他们复制文物本身并不违法,毕竟制造出来的只是一种工艺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但是,一旦这些逼真的仿制品卖出去,就很难保证不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去当真文物来叫价了。! V$ N8 _" l9 k% O% N4 x
文物高仿产业的兴起,可以说是对传统手工艺品的重振。可文物造假却是以欺骗为目的,以假当真,从中牟取暴利,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这两种行为如何区别?文物收藏爱好者怎么样才能得到一双慧眼?$ f) ~" E/ J7 u4 _+ G

2 \0 }1 |2 `& l% T河南收藏协会陶瓷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陈景顺在家开了一间古瓷标本陈列馆,这里都是他30多年来在河南各地的老窑址收集到的古瓷片标本,很多古瓷收藏爱好者都来这里比照标本鉴定藏品。他告诉记者,收藏爱好者辨别能力的提高,赶不上仿制工艺的发展,以至于外省收藏爱好者逐渐对河南的文物失去了兴趣。
. I' `3 j- q9 `1 D0 ]河南收藏协会陶瓷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陈景顺:“一旦提到河南这个唐三彩钧瓷汝瓷也非常气愤,心情不一样,害怕,造假做旧水平太高了,真的也分不出来,假的也分不出来,作为他们来收藏来说,你拿出真的人家也不相信,拿出假的人家也不看了,人家已经不爱好,对这个没有兴趣了,因为假货冲击量太大,真假分不出来了。”# e3 Y& k' d0 a6 X5 y. {

  H4 C8 E0 d7 O! R4 H  T缺乏严格的行业标准,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和调控,从生产到流通,一大批复仿的赝品就这样源源不断地流进市场。一旦某项工艺品产业沦落如此,那么其信誉度和价格就会迅速降低,不但仿古产品,连正常的工艺品生产也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最终成为“地摊货”。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曾作为国礼赠送给5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唐三彩,其生产厂家在洛阳一哄而上,在最泛滥的时候,达到3000多家,其中绝大部分是个体作坊。他们仿古做旧,或以次充好,市场销售更是无序,在街头巷尾随意摆放,公开压价,国宝级的文化精品就这样沦落为便宜的“地摊货”,无人理睬。宝丰清凉寺君子汝瓷公司总经理王学锋就非常担心“五窑之首”的汝瓷,是否会重蹈覆辙。+ q) {" C7 o- ^2 l/ h

0 n2 M5 l5 l  u: P: X; V0 }宝丰清凉寺君子汝瓷公司总经理王学锋:“一见到汝瓷就认为是假东西,影响很坏的,仿古就是仿古造型,也就是仿的,带一个仿字,仿的就是仿的,价格和现代创新有所不一样,但是不能做旧,你一做旧就没什么意思,等于欺诈。”& Y# M) |! p* Z: r' `7 O# ~- V
因此很多文物专家和仿古工艺品作者都认为,无论是否做旧,国家有必要出台管理措施,规范仿古工艺品的制作,仿制产品有明显标识,才能让仿古工艺和文物市场都能够良性发展。
# V1 R0 H; r; g1 W7 ^
* H4 j% |1 U5 T" p% z- D洛阳九朝文物复制品公司董事长高水旺:“如果打了品牌化,让品牌化运营,这样第一市场规范,第二市场价格也不会像恶性竞争那样。”
9 f- @$ G" m3 G( C- U2 x- g# i
" E* f* s4 o* X: G半小时观察:谁能给收藏爱好者一双“慧眼”?
# o' u1 b1 e' j1 x. n8 ~在古玩这个行当,造假不叫造假,而是称为“作旧”、“修旧”。假的不说是假的,而是说“新”的,真的说是“老”的。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个老北京爱上了古玩,费时三年,走遍大江南北,耗尽了家里房屋拆迁得来的30多万,结果是收来的数十件“古玩”全部是赝品,用一句行话来说,这个行业水深得很,那么谁能给收藏爱好者一双慧眼?让收藏者能够在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中擦亮双眼,恐怕对这个行业的规范迫在眉睫,做旧、修旧作为一门工艺,社会有这样的需求,有这样的市场,但是做旧就是做旧,不能让做旧的假古玩没有任何标识被当做真东西来卖,当一个行业充满欺骗和欺诈的时候,我们很难期待这样一个行业能够有美好的明天。
77_1531332_028841b6f901ccac5b8d3337bb2ac13c.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00: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万卷书必须行万里路看万万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01: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10: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10: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12: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除非个别的精仿品,否则这种大批量的仿制品,我不相信这么能乱真,乱真只是外行人眼里来看的,许多只要入门的玩家,认真和谨慎一点应该是不会上这样的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12: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12: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13: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13: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13: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13: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13: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15: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16: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练就一双慧眼  真是危机四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20: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8 22: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9 05: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9 21: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0 09: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2 17:57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