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820|回复: 17

中国历代民间藏瓷鉴定术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3 13: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捡漏:在古玩市场上用低廉价格买到了价值较高的古董。
7 L. o6 @' Y8 u9 Q! ]  2. 打眼:在古玩市场上由于鉴定失误,把仿品或赝品作为真品购买。
/ }4 |" z6 {# @& b, q; W3 E  3. 掌眼:受人之托,为他人鉴定古董的真伪和艺术价值的高低。
, Q6 K' ]0 Y/ Y! R  C. o# F: j% B  4. 金属镶边:瓷器口边有所缺陷(如口磕,毛边等)用金属材料(金、银、铜、锡等)包镶遮盖。7 {9 O1 r/ n3 M( p& l/ c, l
  5. 窑裂:由于窑内火力不匀,胎体受热不均而出现的裂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3: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6. 缩釉:由于胎体不洁,所施釉在烧制过程不能全部覆盖在表面而缩向他处,而露出胎体。
# T- b; `7 `! y, w7 B- Z1 x* w- k3 ?9 `
  7. 纹:因胎胚纹薄,偶受轻微碰触而产生的极细的裂纹。
5 p! a  Y& Q2 L8 a2 ?* z: k
( o. I9 f9 ~2 w6 t  8. 磨口:瓷器口部经碰撞而损伤,影响观赏价值,用砂轮等切割工具将受损的口部修磨平整。+ ~$ @. n7 q$ i7 b& W$ @6 l1 l  E

0 i0 d- M5 \% K$ P; R5 x  9. 冲口:器件因冲撞在口边出现的裂痕,这种细小裂痕长短不一,有的甚至不易看出。7 e& ]6 x; @& P4 U. C) a
9 J* q2 u) Q# p7 V( l
  10. 截口:器件的口部或颈部因碰撞而损坏,而器身完好无损,为保持一定的观赏价值,将损坏的器口或颈部截去,修磨平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3: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11. 崩口:器件因碰撞而造成口边崩缺。
% p8 j, J3 f) n) \. p' j: D" n1 L# k  h& `' t( Z
  12. 毛口:器件口边有细微损伤、釉面断续剥落,手捋微有毛糙棱刺感。2 T0 P7 h$ o* c* L+ F3 H8 e
5 x  i$ @, Y' t8 y; J
  13. 残耳:器件原饰耳部分或全部受损。' g! g" l% z8 e5 e

. }  v' @0 z5 w- N  14. 磨底:器件足底原来挂釉、后因某种原因,有意将底釉磨去。
) ?8 m0 T/ u/ p  W4 W) j
2 [& g$ N9 L, x! z5 i% @, B  15. 炸底:因投放物件或外部冲击,而致器底产生裂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3: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16. 炸肚:器件的腹部因烧制时受热不匀,或烧成后被撞击而形成的裂纹。% q0 _4 P$ M5 R! z

& E% e1 r: U" A  17. 棕眼:器件烧制过程中,釉面中的气泡受热胀破,而形成的无釉小孔状。- {& G9 r8 u& q

; s& @; |5 y9 G" ?( e) K! k9 \  18. 刮底:一种不施釉的毛底,在制坯用竹片等工具刮削而成。
$ V/ f; t9 H6 h: }  ]. T
. j  x) l. _5 L2 W4 Z" G$ B8 I* [  19. 旋纹:以旋转方式刮制器底、器足而形成的同心圆纹。* R# r0 \3 X. C$ T, i" e
7 G; a; o9 q/ Q: w
  20. 跳刀纹:以刀或其它工具在放射状刮制器底、器足而形成的跳刀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3: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21. 火石红:无釉的砂底上在烧制过程中自然由胎体沁生的浅红色。2 J; c6 m# w7 {8 s3 L& t, m

3 H' u% N1 l! E8 s& {( b  22. 米糊底:露胎无釉的底足,有较多的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4 l5 f5 k! o6 H& u* q. A9 h

* {9 x! o( P- |. {  23. 猪油白:器物的底足像涂了猪油似的泛白,抚之有光滑如玉的感觉。- k* m2 n) p6 }7 E# @4 a
& |; E' ]" T5 G2 n; l
  24. 酱口:明末清初的器物口沿上往往施一种酱黄釉。% Y( l: V, J7 G! b- V. l

. n: K2 ]2 R0 L# u3 Q  25. 后加彩:在以前的旧瓷器上加彩绘,低温烧制形成彩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3: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26. 窑粘:瓷器坯体在烧制过程中与其它坯体粘连在一起,出窑后在器件上留下粘连的痕迹。
' F% C9 h2 a$ y3 t( Z
2 M6 G9 h6 J. g4 V5 G8 T  27. 后配:器物的某些原配部件,因种种原因缺失,为保持器件的完美而重新配置。: D1 v4 e0 O# _+ `" A' @" Q% _6 p
* {8 z3 [" M3 G5 `. R
  28. 磕缺:器物因碰撞而造成损缺。
; ?& x" A; X. H6 m$ J& i/ ]
0 W: F: f. [7 s$ g* b  29. 支钉:瓷器烧制过程中的一种器具,用坯泥或其它耐高温材料制造,用以支持瓷坯。常用支钉有3-7个支钉,支钉有粗有细。; E. n, t1 ~/ I
+ R. t1 R3 u/ p+ I7 K
  30. 垫饼:瓷器烧制过程中的一种耐高温材料,用以垫持瓷坯。常用3-6块。
3 x) j& K" ]0 R- K+ `# J
; H8 z! x* A& A9 S6 k7 \3 R9 o$ n. Q  31. 蛤蜊光:瓷器越过百年后釉面自然氧化出一种原素,迎光侧视,隐约可见五光十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3 18: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4 19: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5 10: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5 13: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5 14: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9: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7 12: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11: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8 19: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02: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02: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0 19: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14:00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