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作品名称:拿破仑将军越过阿尔卑斯山
1 U* i5 c3 r. z2 J3 ~" z# _, W/ m: A) q, u& Y4 ~, W! F
尺寸:86×99 cm
9 p, ~, S/ |5 y8 j5 i2 ]2 H( m8 C% Z! O6 O
作者:当代东方刺绣艺术研究中心
% F' W2 C- N3 G* L2 d0 p' v1 r0 e: @3 q% W8 F" t
刺绣技艺技法指导:许永燮(艺术总监)5 Y0 @6 Q& F* n5 t- K" O6 Q! y
* Q; t- P2 z0 G( Q! P
4 y/ E6 z X1 K
刺绣作品《拿破仑将军越过阿尔卑斯山》赏析
# P' d2 l6 T: N0 S7 w. A# Z
8 z$ g% N! y1 l 《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是拿破仑的首席画师——雅克·路易斯·大卫(1743-1825)的原创作品,是法国杰出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该画作收藏于巴黎 卢浮宫。! W& \7 t! u. `. |, W& b2 @
/ t- v$ k3 X5 y( B! y 刺绣艺术大师用时3600个小时完成的《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以高超的绣艺技术,把伟人、烈马、奇险的地势和阴沉的天空,生动地融合在一起,尤其是对军马骨骼和肌肉的刻画入木三分,完美地表达了整体的效果,成功地勾勒出新古典风格巨作,使画面大气磅礴,寓意深刻,成功表现出一代历史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8 ^; W( p0 A: X6 z( C, ]( k
: Q1 R" _( K/ x$ p1 J9 L8 G7 h! D 刺绣大师利用奔跑动物2重外翻针法,以深褐、浅棕或者加黑等3色丝线,等分捻线法,生动描画出迎风扑面的马鬃,充分地展示了军马奔跑的律动感。尤其是以动物骨骼劲松法绣出的健硕的马腿肌腱和骨骼,烈马遇阻的蹬蹄,成功表现昂首挺立的军马烈性,更深层次的映衬着镇定坚毅、梦想自信的马鞍上拿破仑,形成人马合一,令人震撼,王者风范呼之欲出。艺术大师高超艺术刺绣针法功底另一表现是,拿破仑军服各部位和金黄色的斗篷立体效果和层次效果非常鲜明,使画面辉煌激昂,宛如肃穆威严的王者盛装,寓意着以后的黄袍,年轻的拿破仑的面庞,充满着梦想和自信,手指高高的山顶,这一动作象征着拿破仑向往权利顶峰的强烈欲望。
% y d9 K: `* F: q- B& ]& }/ A4 J. Z1 h; c) Y8 b# v5 S
画面最显眼位置上的圣伯纳山口的陡坡,以层次鲜明的立体效果,成功刺绣出寸草不生,荒凉的圣伯纳山口极其险峻地势。并且以分线重色组合技法,满绣勾勒出的阴沉的天空中,急遽流动的云朵,暗色调填色的冷峻,重点刻画形势的严肃和危机。进一步焕发着英雄主义激情,大气磅礴,成功地渲染了作品的的英雄主义气氛。! V. Y' q$ G+ Y ^8 y- _/ r5 k: f
' P% E/ g# ^ P3 r画中的历史故事:
; \% x% D! v" |9 {# K- X9 [' {) g- a8 }
1794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拿破仑率领4万大军,登上险峻的阿尔卑斯山,为争取时间抄近道越过圣伯纳隘道,进入意大意大利后,给那里的奥地利干涉军队出其不意的打击,以少胜多,用一个月时间结束战争。跨越阿尔卑斯山的壮举,保证了整个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拿破仑的威望和地位,为他后来登上权力的顶峰打开了通道。
- f+ n. w1 M' @9 M!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