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857|回复: 1

崖柏美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31 16: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倦勤轩 主wx号: juanqinxuan
  手串/把件 wx号:18883356655
中国禅意雕刻第一品牌-专注名贵木雕刻/收藏
崖柏,作为中国古来强大的证物而存在于收藏界之中,算是中国收藏者文化寻根的一条脐带。当然,这么说来好似有些不接地气,毕竟至今很多人仅是为了附庸风雅。但从《本草纲目》、《中国药典》、《诗经》、到许许多多的记载话本,每一本无不含着“天人合一”的境界。与日本茶人的严谨、苛求比起来,笔者认为,中国崖柏不是几句话,或几个专家老师所造就的,而是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所沉淀下来的。
崖柏之美即可认为是在与崖柏相关的人、事、物中所体验到的普通性和直接性的愉悦。就之于美这一事件,崖柏相当有包容性,无论是崖柏本身:色、型、香、奇、罕、坚、久,还是与崖柏相关的雕刻者、工艺、工艺品、故事,都流露着它所特有的美学特征。举一件崖柏根雕品为例,选料,首先鉴赏到的是崖柏原料之美,设计、雕刻,无不传达出艺人用心之美。如陈设于书房之中,更可感受到与崖柏相呼应的自然之美。
1.webp.jpg * E1 H, t1 b9 }/ U5 B# C$ r
从宏观的角度大体说来,笔者觉得中国崖柏美学有以下三个境界:
认识之美

崖柏鉴定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料质是否“含蓄”或“漂亮”。有人在一书序言中曾这样赞美崖柏,他说:“崖柏色彩是那样的沉静,时愈久,而油愈显,愈有香味。”崖柏的魅力永远离不开那清远悠长的香味。至今,崖柏的诸多品类,根抱石、雷击木、闭环生长、云纹料、红白瘤花等,也纷纷阐述了崖柏的缤纷和百态。踏上赏柏玩柏的历程,这也即是儒家所谓“格物致知”的过程。
此阶段的崖柏之美,可以从书本,可以从贴吧、网站,亦可以在交流群中得到。每认识到一种品类,请得一件佳品,这其中的愉悦感是不可言说的,也即是在这些认识的旅程中,崖柏玩家渐渐认识到自我,从而保持鲜活的寻美之心。
2.webp.jpg * C4 H: \- l8 g) u6 k+ A9 r5 V/ B1 z
体味之美

体味之美包括“体”与“味”两部分。体,是体验,体验可以看做是“认识之美”的延伸。崖柏玩家若仅仅在书本上和论坛中认识了崖柏,还不算是一个完整的体验。如果要真正认识崖柏,必须亲自去寻找,亲自入手,亲自盘玩。要付出过,才能真正得到,世界永远是能量守恒的,崖柏包浆的艺术之中尤其没有投机取巧。要悉心爱护,耐心等待,像一位艺人那样雕刻崖柏,像一位商人那样了解崖柏,像一位长者那样疼爱崖柏,像一位晚辈那样敬爱崖柏,这,才算是对崖柏有了一些基本的体验。那么再来说说“味”。崖柏中值得闻味、品味、回味的太多,说法也是众说纷纭,却很难有表达透彻之例。崖柏香中可体味到各层次的美,暗香却不失稳重,沉寂却不失甜美,实在让人回味无穷,难以言表。
老子有一个观点叫“味无味”,即是从有味体会出无味,从无味中体会出有味来。从世俗的境界中体味,再回味回味,其实崖柏中只一味——本心。
3.webp.jpg . z: T2 I: H" M3 {# A* B
自由之美

之于中国崖柏玩家,千百年吸进天地精华的崖柏,既是一笔华丽的财富,又是一个包袱。而市场,亦是人云亦云,炒作不止,在崖柏的品鉴中,我们很难不受他人的影响,甚至左右。有人认为,最美崖柏就是高油密,于是我们入手了那些泥料;又有人提出,最美的崖柏就应该是红白瘤,于是我们高价入手了那些我们曾经认为的废料……
没错,是这些组成了崖柏,但“崖柏”并不是这些的总和。所以,玩崖柏的第三阶段,重要的乃是“觉”:知道其在那里,而不被其所左右。当我们盘玩自己心爱的崖柏时,拿起时可知道是拿起?放下时可曾真的放下?觉知这一切,觉知自己与崖柏接触的每一个动作,觉知每一个当下,从崖柏之美印证到本心之美,这方不辜负那一棵来自大自然的自由。
4.webp.jpg
- r% u* H6 c8 h, x$ ~/ \
人性之美

崖柏之美固然是数不尽的,但崖柏之美的共性却是同一的,即是神秘、默然的东方之美。崖柏是美的,然而每一棵崖柏,即便同一件崖柏,每一件的美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盘玩出来,又有不同的美。这无法像奔驰、宝马那样标准化生产,无法出标准化的使用说明书,无法保证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样的棕眼、形态、瘤花……然而,崖柏之美不也在此吗?坚韧不屈,岁月洗礼,方能洗净铅华,彰显本色。人亦如此,如若没有如是经历,如是学习,很难探寻到崖柏之真美,也很难找到自我,成为人上之人。
5.webp.jpg ) X. s' T7 _; O& C/ t
崖柏真美,来自于接受。无论生命是怎样的,“我”都接受。从中国文化的根上来说,接受是一种认同,是打破后的再造。检视中国文化,无论是易学还是禅宗,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都主张打破二元对立,打破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打破能所,使之“不二”,使之归于“中道”。 我们之所以挑剔,之所以不安,乃是源自对自己的不接受、不满,只有接受自己,爱自己,才能真正尊重自己,从而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社会。而从这过程之中训练自己坦然的接受这一切,紧张感松了,定力培养出来了,人性本来之美焕发出来了,自然能够欣赏到崖柏之美,以及万物之美。
6.webp.jpg
4 M: p! ?9 B9 N6 B  g  P
综上所叙,崖柏美学的最高境界,其实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追求的不是一次完美,一次永恒,而是生命的终级。是松,是定,是静,是道,是禅,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绚烂之后归于平淡,是平等的人与平等的物,平等的交流,是这平等的交流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所达到的一种均齐——无语之均齐。
( w- m9 P: M: U; 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 08: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2 06:28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