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p [5 i+ ]$ s7 T1 R0 ~
对董永裁《道勤斎藏砚》一书勘误
最近我在书摊上购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董永裁《道勤斎藏砚》一书,由大书法家欧阳中石和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原国家文物局常务副局长阎振堂题写书名;由国家端砚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古砚收藏家、鉴识专家阎家宪和中国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会长、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原副司令员、中华砚收藏家刘红军题字,印刷精美。原价580.00元,品相崭新未开包,以50.00元购得。可惜美中不足的是错误较多,使人遗憾。
8 U0 l+ S+ I# b0 q9 y2 l 一、印谱只有照片,没有有拓片,不符合印谱出版的一般规格,只有照片说明不了问题,读者也无法欣赏花纹图案及铭文的书法。 ( p5 i) T% R' f" e0 j
二、编者董永裁的释文错误很多。如: 2 I' x$ c) D% `! P2 g
第177页:“清音不譲素琴先,千年棠受英辞润。”中把“先”释为“老”;把“千年”释为“平南”;把“受”释为“爰”。文理不通。 2 S+ M, k* x9 e( M! p/ f& O
第179页:“知白守黑”的“黑”释为“墨”,“墨”下面有“土”字,“黑”下面无“土”字;把“凤池”释为“佛陀”等。 凤池:
5 a3 h7 e6 W0 e( v 1、凤池即凤凰池。谢朓诗:“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
% W) p& ^4 Q; h8 U5 y! Q. l 2、砚的一种。范纂《端溪砚谱》:“砚之形製……曰凤池。”又:“宣和初,御府降样造形,若风字,如凤池样,但低平耳。”亦作“凤池研”8 Y) @8 A4 j" [7 V0 I+ q3 Q, O% w
3、古琴底有二孔,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池”。2 \& K. C1 C& I0 T9 k
第188页:“先生知余能以寸銕作笔”的铁(繁体字写銕 、鐵)字他不认识,释文时用X代替。该书是书法家欧阳中石等先生提书名、题字的,对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他们。“銕”字在《新华字典》都能查到,奇怪他是专家怎么不认识“銕”字呢?一般在注释古文时,对不清楚的字用□□表示,不能用英文字母。假如换成拓片,让读者自己辨认就可以了。
' ~4 G$ l& a; X( }7 @ 董永裁先生上过三个大学。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日本问题专家,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秘书长,在驻日本大使馆工作过,有很多日本朋友,他的书要送给日本朋友的。日本有很多中国通,看了就会笑“中国人不认识中国字”,影响我们的国格。% g+ Z g' s; \7 D* `" {' X4 z
人民美术社出版物一贯以严谨著称,出现这种事故,使读者痛心,也使出版社声誉受到影响。
# U( {9 E; ~5 e* R5 x ~! Q) l, O: F 因此,希望请校对好好校对一下,出《勘误表》,以挽回各种损失。 + u4 [! e: _. b! u; p) F" q3 f"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