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933|回复: 6

天干地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9 10: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夜里 于 2016-4-29 10:27 编辑 4 S& s. j* g# P  r( }* f# B- b% |  z  B
+ z, K! b0 \" g! d0 M3 i% n2 V

"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汉族历法纪年。在汉族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

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具体是:

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水、水,其中甲 丙 戊 庚 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传说天干地支黄帝时候的大挠氏所创,根据考古学,在中华文明的早期产生的萨满教(这里说的萨满教不是清代的萨满教)和其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来从事祭祀活动的贵族联合起来逐渐演变成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道中都有所应用,并且因为在运用中有许多可以预知占卜的方面,被认为天干具有神奇的地方。这对现代人来说还是个迷!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唐代之后天干地支组成的纪年主要用于算命或者占卜。

" _  y! X) W9 s& \+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0: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7 I& K6 _0 h. j, a# H5 U4 `$ s

2 D1 P. V* Y' P: A
! h9 h9 F( R! J+ H0 K! n' @
# J% z5 m. F0 _5 S

读作:天干 tiān gān 

“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历法纪年。在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


8 L/ X3 N8 J$ M1 t: E# }# B折叠十天干

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 A1 ]" H1 u( g6 W( j6 }

: I4 P4 M* N: g5 P! W( @' u& I# q: L0 C: l% L, e;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9 10: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抢占个沙发来听课
! x1 X& x) F- @9 }1 f8 d6 E;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10: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干地支tiān'gàndìzhī

天干地支产生炎黄时期,天干地支纪年法以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而不是以农历正月初一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五行最初的概念来源于五方,最早出现在《国语》但是五行概念并不完备经后世不断改进而来。五行最初的含义指天之五行,五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行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二十八宿即由绕日周期最久的土星的二十八年一周天所定义的,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根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中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予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 ]* W- V6 l6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9 21: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 10: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2 06: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17:12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