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522|回复: 1

从追古求新谈收藏与投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5 10: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说:“盛世玩古物,乱世收黄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手里有了闲钱,自然就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感。近年来越来越热的文物收藏潮不断升温,收藏爱好者队伍不断壮大,但要达到收藏与投资相结合并给收藏者带来丰厚的收益,却实属不易。当今,世间收藏均以寻觅古董字画、瓷器、玉器等古物盛行,可本人认为收藏事业的发展也应与时俱进,从而收藏爱好者应以追古求新为新理念,继传统收藏事业为己任,弘扬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树收藏之新风。
    在收藏界中将追古求新作为投资理念是成功的关健。中国历来是一个崇尚古文化的国家,具有收藏古玩的传统,许多传世的文物早就被各级文物部门锁入“深宫”,偶有漏网之鱼,也是少之又少,而经过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古文物绝对是十分有限的。既使遇见奇珍异宝也是价高无比,或赝品混世,如不顾家底一味追求会倾家荡产,得不偿失。不少人因求新而俗,又不少人因追古而僵。真正的收藏家,他们具有眼力、精力和财力,一般人是难以企及的。所以收藏爱好者应量力而行,不必去附庸风雅,买一些高价位的收藏品,不如老老实实凭自己的欣赏水平,选购一些自己熟悉也接受得了的收藏品,追古不成就应求“新”,眼光放“近”一点,用心关注近代或当代艺术品,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个我深有体会:在1998年成都市体育中心举办书画展时,我购得一幅岑学恭庚午年新春作的三峡图,题款为“急流勇进激浪丹心”(68㎝×68㎝),价值1800元。当时心想这是被誉为“四川四老”之一,俗称“岑三峡”的中国著名画家所作,这价格合理还算能存受。如今11年有余,今年一位书画收藏家愿出15000元收购,是买价的8倍之多,可我认为这是我收藏经历中成功收获的典型例子,自然不愿出手。因为我们收藏艺术品所要追求的,实际上并不是物质收益的最大化,也不是精神收益的最大化,而是包括物质收益与精神收益在内的快乐的最大化。
    正确选择收藏品是获得投资收益的重中之重。收藏种类繁多,要根据自身条件来决定收藏的方向和目的,不能为收藏而收藏,为投资而投资,凡是盲目见什么收藏什么,不顾投资风险,而误入“套局”,“捡漏”心切而购得赝品,到最后就是无一收获。投资艺术品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发现它潜在的增值价值,然后再下手。这样的投资策略远比投资股市更有趣,也更能赚钱,同时还是一种艺术享受,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丰富的专业收藏知识。如果收藏爱好者想要投资艺术品,那么,在购买艺术品时,就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些艺术品的市场评价、交易能力、品质高低、品相好坏、存世数量、增值空间等等,以便能在日后顺利转让,获得相对令人满意的物质收益。
    由此,我想起近年兰花市场的兴旺,也是人们追古求新的又一体现。兰文化已有二千年历史,如今人们又在继承古人的兰文化基础上发扬光大,赋予了更多、更好、更新的兰文化艺术享受,从而得以升华。可以说种养兰花就是收藏兰文化,投资兰花就是投资兰文化艺术品。套用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一句话:收藏是购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而投资则是购买别人感兴趣的艺术品。所以收藏爱好者应将收藏与投资有机的结合,顺应时代潮流,拓展收藏思路,打开眼界,追古而不忘求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 23: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1 16:59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