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瓷,藏赏皆宜! 1、群力制造圆型盘:洞庭山水色,银盘一青螺 2、群力制造腰型盘:帝子巡游,枫桥夜泊6 j( Z4 D# v4 l
3、群力制造瓷诗韵:芙蓉花开,芳香飘逸
' c) h/ B3 ~3 T; j# Q- Z 4、群力制造泥黄金:潇湘夜景,灯火璀璨
; T1 ?- b& r: N7 X. E/ ^5 n 5、群力制造官窑款:金凤朝阳,翩翩起舞4 d( J4 L' F1 j" E( n1 C, ^( o
“567瓷”亦称“厂货瓷”,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的各大国营瓷厂在50年代至80年代所生产的瓷器,包括有湖南醴陵的群力、国光、星火、永胜等四大瓷厂,及景德镇的建国、人民、光明、艺术、红旗等十大瓷厂。它们对新中国陶瓷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那段时期,因为那正是瓷艺专家年富力强的时期,市场化程度不高,艺人们没有过多的商业化意识,全力投身创作,瓷器的品质非常好,真正好的厂货也就集中出现在这段时期。进入90年代,因经济转型,国营瓷厂陆续倒闭、停产、改制,厂货也就成了“绝响”。 在那一切以政治挂帅、集体主义为宗旨的年代,国营瓷厂生产的瓷器,不管是艺术瓷还是日用瓷,使用的制瓷材料和产品质量都是非常好和无可挑剔的。 从制作工艺来说,其一:国营厂货都以煤窑、柴窑为主;其二:国营厂货以天然矿石颜料、高白釉为原料;其三:国营厂货使用高白泥、优质高岭土制作瓷胎;其四:国营瓷厂、研究所内汇聚了众多的高端人才,代表了当时陶瓷制作、绘画各领域的顶级水平,因此制作的瓷器美观大方、稳重厚实,形神兼备。 567“厂货瓷“在设计制作上既传承了传统色样又开创了新时代的独特风格,做工精良,堪称当代瓷的标杆性收藏品,越来越多的藏家也逐渐开始入手扫货。从收藏性价比来看,专家认为,八十年代前的“厂货”更具收藏价值,升值潜力也将较大。相对而言,大部分厂货的价格目前还是比较低的,尤其是日用瓷,但价格一定会逐步上涨。近年来的“厂货”价值变迁也验证这个判断。毕竟,当年独领风骚、红极一时的国营瓷厂、工艺瓷厂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中,这些打上了鲜明时代印记的瓷器,其制瓷、工艺、美术水平越了中国历史上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未来很长时期都难以逾越。无论是从工艺还是历史的韵味而言,这些“厂货”都是无法再现的珍稀品! “厂货”中最为著名的应属有“红色官窑”之称的群力瓷厂所生产的釉下彩瓷。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依照国家主席毛泽东同志的直接指示,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导、精心组织下,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拨款800万元巨资,组建了湖南醴陵瓷器公司艺术瓷厂(即群力瓷厂),使已经消失了近30年之久的醴陵釉下彩瓷业得到了恢复生产和飞速发展。在中国6000多年历史中,由国家最高领导人指示组建、中央政府全资、国家领导人指导建设的窑厂仅此一家! 自1959年6月开此,醴陵瓷器公司艺术瓷厂(群力瓷厂)设计生产了“三馆瓷”的任务,以后不间断地为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大、各部委等政府部门生产了一定量的外交瓷、礼品瓷、陈设瓷、日用瓷。1960年12月,原名湖南醴陵瓷器公司艺术瓷厂改名为群力瓷厂,并在1964年设计生产了著名的139花面国宴瓷、1971年为联合国设计生产了梅竹釉下彩瓷器、1974年群力瓷厂为毛泽东主席设计制造了薄胎碗、茶盅、盖碗等日用瓷器,即著名的“主席瓷”、1976年11月群力瓷厂又为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制造了纪念堂用瓷。因此,群力瓷厂被称为“红色官窑”是当之无愧的,它所生产的瓷器当属红色官窑瓷器范畴。 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为了给国家赚取急需的外汇资金,群力瓷厂生产了大量的高档出口瓷器。其中一款釉下蓝彩《天下岳阳楼》系列瓷器,因瓷质温润如玉、洁白似脂、器型端庄秀丽、稳重厚实、很快就被选为中南海用瓷、外交部礼品瓷、广东省人民政府用瓷,名噪一时。 当今,随着收藏队伍的日益壮大,在卖少见少的情况下,这些时代特征明显、制作工艺精良的厂货成了瓷器收藏市场上的“黑马”。 中华向号瓷之国!这是历史的印证! 时光消逝、物换星移、时代变迁、皇朝更迭,唯瓷永远!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567瓷其风头不会逊色于明清瓷器!
& T" y6 F1 D# m L1 h5 R, h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