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收藏品拍卖,很多人会说这是有钱人的游戏。然而,随着近年来收藏热的逐渐升温,拍卖也随之放下了它的架子,一些年代久远的藏品通过无底价拍卖的形式落入寻常百姓家。 8 r# q& A# \1 b& H. }# z
& _ c1 d' b: L1 u2 n 走近百姓
* n3 b# V# W! E. V6 J" ^% n, \3 q" e3 H1 V# ]1 q* V; {
无底价拍卖又称无估价拍卖,即拍卖公司对拍卖品不设定底价,由竞买人自己竞相报价,由报价最高者购得。早在1997年,东方国际拍卖公司就以北京报国寺为基地,定期举行民间收藏品拍卖会。由于采用了无底价的方式,聚集了京城收藏者的人气和买气,被称作是“老百姓的拍卖会”。而嘉德在线的网上无底价拍卖则吸引了一些网民的收藏兴趣,他们先是将拍品收来做细致的鉴定,然后将照片发布到网上,收藏者可以在网上竞价,随后在每个月末定期举办拍卖会。这种交流的便利性和其拍品价格档次的丰富性,不仅是拍卖形式上的创新,使得拍卖更加接近寻常百姓,而且降低了艺术品收藏的门槛,让收藏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和大众文化。
: T. j6 C S" W! @' F0 X1 b( f- |, c0 \
在报国寺无底价拍卖会上,每件拍品均以100元起拍,参拍者只要交200元押金就可领到竞拍牌。一位经常光顾报国寺文化市场的张姓收藏爱好者说,报国寺拍卖会门槛低,我们老百姓抬脚就可以进来。这里的无底价拍卖,价格不高,有时还可能拣漏。
" o b: x( b' ~5 u) _# y
1 ]- w$ e& M* \) s4 W5 g0 V9 O; o6 I 东方国际拍卖公司负责人鲁民说,实行无底价拍卖,就是为了吸引各路藏家,让那些喜欢玩的,有能力玩的和刚学着玩的人都能参与进来。特别是那些刚学着玩的收藏者,他们可以通过无底价拍卖这种形式培养收藏素养,了解拍卖程序,熟悉游戏规则,让收藏这种保护历史遗物,传承民族文化的高雅行为具有更大的普遍性。 " U3 `0 b% Z/ v: g
; ]. f5 n n2 a# H
据鲁民介绍,发生在无底价拍卖会背后的趣事不胜枚举。曾经有一个北京的大妈打电话来,说她有一个瓷缸要卖。我们去一看,那口大破缸放在院子里风吹日晒的,里面有很多的鸟粪。大妈说,这个缸大,能装三百块蜂窝煤呢。我们看像是个老物件,就把它买了回来。经鉴定,这个青花缠枝鱼藻纹缸是明代的,虽然残了,还打着锔子,仍很珍贵的。随后,这个缸就上了我们报国寺无底价拍卖会,并以6600元的价格成交。后来,在京城另外一家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我亲眼看见它以38万元的价钱成交。2003年,还是这个缸,在另一个拍卖会上拍出了230万元。 7 G5 l4 W1 t4 J) f+ o
! P9 a2 j$ l2 u, S# U/ ?4 i 藏宝于民,自古有之。国宝级藏品固然弥足珍贵,但毕竟是凤毛麟角,是金字塔的“塔尖”;更多散落民间的一般文物则是“塔身”。过去国家文物部门对于那些低档次、低品位的流散文物不愿收购,致使人们手中大量具有一定文物价值的旧货被排斥在正常商业流通之外,没有出路。无底价拍卖为大众提供了一个以合理方式转让藏品的公开渠道,使那些大的拍卖公司不屑一顾的低档流散文物、旧货、工艺品得以光明正大地进入收藏品市场。 ) [: H7 F9 K# b! g4 r' d! s2 A) J
* C/ G- H8 r' H% I8 m
有利可图 . e% h2 K/ w' I# p, K# K4 c
, `' D) T1 M, d 众所周知,如果拍卖成功,拍卖公司会向买家和卖家各收取成交价的10%作为佣金。因此成交率的高低也是衡量拍卖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最近北京福丽特玩家市场的无底价拍卖会上,各路买家竞相举牌,场面十分火爆,成交率高达90%左右,且成交价高于预期。 + g# i% u0 F" O1 s
3 v9 F, p3 O+ t& n% }& s 有一位该市场的摊主还拣了个小漏,以20元的起拍价买到的一个青花碗,第二天就以500元的价钱售出。北京华辰公司去年举办的一次拍卖会堪称无底价拍卖的典范,拍品从100元起拍,但是拍目上写上参考价,结果有50%的拍品成交价在最高与最低参考价之间,33%均高于最高参考价,只有17%未达最低参考价。最为值得注意的是这样带有参考价的147项无底价拍品全部拍出,总的成交价在42万元以上。
/ t- o! n' N8 X, z# w [$ [' f& M
! y& Y, E/ }: @$ i7 ] 无底价拍卖以轻松活泼的方式,营造了一个真正属于社会大众自己所有的中低价位收藏天地,买家称心,卖家得利,中介也沾光。 1 E g; M x `
/ L- V+ r; C+ _) F9 @% t 在人们的印像里,无底价拍品都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其实并非如此。1999年北京世界邮展时,嘉德曾有一件变异清三次片(一种有变异的清代第三次版邮资明信片,比较珍贵),从100元起拍,直至10万元落槌。在2003年3月底上海拍卖行春季邮品钱币拍卖会上,一些以无底价起拍的组合邮品交易价十分惊人,其中伪华北加盖大字邮票一册,共760枚,100元起拍,成交价为10560元。不仅如此,一些买家通过无底价方式购入组合邮品之后,会发现不少有价值的邮品,从而使自己的投资得到回报。
0 [9 \+ h! W+ O
% l/ J+ V6 F7 f# _ 据东方国际拍卖公司资深拍卖师赵惠民介绍,实行无底价拍卖既具诱惑力,又有竞争性。由于价格合理,又富有吸引力,必然赢得参拍者的青睐,遂形成了竞相争拍的局面。反之,一些标注高额底价的艺术品,反而受到冷落,由此可能造成拍品最终流标。可见,定价的技巧是激发竞拍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6月26日,嘉德公司搞了一次相当部分拍品无底价的拍卖,一个清代雍正年间的民窑青花山水人物小缸,以1.1万元拍出,若按有底价的方式,此缸至少要标8000— 12000元,许多非大款式藏家就会望而止步了,而按无底价的方式,1.1万元实在是相当合适的买卖了,一般的买家都可以举牌试试。2 j9 x. V& K2 p* f8 x* L0 e; \
警惕风险 $ @- F2 e0 k8 ^
7 p3 f8 Z1 M$ j6 _ 虽然拍卖法第18条规定,拍卖人有权要求卖家说明拍卖标的的来源和瑕疵。但是拍卖行在每次拍卖之前一般会作这样的声明∶“本行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如发现作品任何瑕疵,本行概不负责。”拍卖行一旦发表了这样的声明,就可以不承担担保责任,这是《拍卖法》第61条所明确规定的。
0 ^0 b' d; ]* p' B( |) K8 h) K# Q3 y6 w4 v. P
近年来,虽然个别艺术品检测行加大了检测力度,在拍卖之前也会经过专家的多道手续鉴定,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当代一些伪制的艺术品已经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不可避免地会让一些“李鬼”混入拍卖市场,让人不得不发出“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叹息。
& z! ?# l" \- p3 Q( y( \, m& |( m h
另外,无底价拍卖也带来了拍卖市场“托儿”盛行的欺骗现象。由于起拍价较低,当叫价未能达到卖家预期的理想价位时,有些人会选择自己喊价购走此拍品。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们自己不会现身,一般会找个“托儿”。在北京某古玩市场的一次无底价拍卖预展中,记者就看到一个底价为3000元的紫砂笔洗,据说这件拍品曾被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的专家定价为5万元。当记者问,如果拍不到这么高的价钱怎么办时,回答很干脆:自己买回来就是了。
) _# f# |8 I. k* x" q. f6 A- H9 V; r7 O# m$ T
这种雇“托儿”的现象虽然仅存在于某些非正当盈利的商家中,但已影响了拍卖行业的正常秩序,受欺骗的是收藏者。 9 z- Z9 _% ?4 R0 R, ~
! r) F H% V5 q8 y
北京中佳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康连生提醒收藏爱好者,艺术品市场鱼目混珠、真假难辨,收藏不仅靠财力、更要靠眼力。到拍卖场淘金时千万要留心标的的真伪,因为现在许多赝品伪制得几乎跟真品没有区别。但也不要灰心,只要勤于实践和研究,必能获得真知灼见,炼成火眼金睛,破伪存真,去假存精,成为名副其实的收藏家。 3 @& `& i2 ^: O4 M) `: K2 S5 {8 c4 x
& i* V" l) a/ R5 v
有关专家提醒收藏者、投资者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因为一掷万金的宝物背后住往有风险,任何一家拍卖行都不能百分之百地保证不“漏眼”。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承认,拣漏的几率越来越小了。正如经常光顾报国寺拍卖会的王先生所说,宝贝越来越少,原来拣漏的希望是30%,再往后也许是10%,甚至只有1%,可只要有希望,就会有人来。也许,这就是无底价拍卖的魅力。2 S& l. j0 m) D' g" O8 p+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