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2 c+ t6 m% g. I2 l3 J0 ?2 }) F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4 Z# Y9 l" h, E
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后以岐山之南的周原为主要的根据地。至 7 E: n" }0 a" v5 o! X& J4 w
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它一面征伐附近小国,扩充实力;一面把它的
. s+ o+ G! l; U5 ~/ n% f都邑从周原迁到今天长安县沣水西岸,建成丰京。它不断向东进逼的势态,加剧了与商
E' G5 \ q" {5 u8 N& Q朝的矛盾。商王帝辛一度将西伯昌(文王)囚于里。周臣用美女、珍宝进献商王,帝辛才 ~, O0 M/ B: B+ z
放了西伯昌。西伯昌回到国内后,进一步加紧了伐商的准备。此时,商王朝政治腐败,
4 ~1 i( c+ H8 h' c& B" b4 G) s! ~内外矛盾空前尖锐。文王认为伐商条件已成熟,临终前嘱太子发(武王)积极准备伐商
- O/ c% z& A0 l; l* B% s. W- @. C。武王即位以后,出兵车300乘、士卒4.5万人、虎贲(冲锋兵)3000人,浩浩荡荡地向
2 _' A8 ]4 Q9 H7 Y东进发。庸、蜀、羌、鬃、微、卢、彭、濮等许多小国也率兵会合。周武王在牧野誓师 # V. V$ Q( w' x c7 t1 n/ Q& n9 _
,历数商纣之罪。商纣王发兵17万与周军对阵,但军士们无心战斗,前徒倒戈,引导周 - U2 K0 z0 h" i# d8 i
军攻纣。商纣王仓惶逃遁,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遂亡。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周王朝
" N. |- ~. x) ^, t6 h时代。 ) H& z' N2 \+ _3 ~' k
武王克商以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统治地区,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但如何
- i Y7 q. c$ @牢固控制东方的大片领土,成了武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于是,他采用「分封亲戚、
6 a o1 ^( D7 J, q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一个个诸侯国
. }% z& N* z+ c" N% m- w, \: d h成为对一方土地进行统治的据点,它们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的作用。武王把商纣之子武 # W8 |) C* }1 }$ O3 u
庚(禄父)封于商都,借以控制商人;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侯,监督武庚;又将
J+ \6 @, {: i' d5 e周公封于鲁、姜尚封于齐、召公封于燕。周武王死后,其子继位。因成王年幼,由周公
5 j# i4 z7 u3 [; q# c" I% D9 \摄政。管叔、蔡叔对周公不满,散布流言,说周公意在谋取王位。不久,武庚与管、蔡 " n" T: m. e- n& \. g# g
串通一起,并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国发动叛乱。周公调大军东征,用了三年时间 3 C z4 P1 M8 F& L& W/ f
,终于平定了武庚与管、蔡之乱,杀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东征取得全面胜利,
5 T) N9 Y/ G( A n* r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 / p. W l$ L% h3 `
武王灭商之后,回到镐京,深感镐京与新征服地区相距太远。他意在夏人活动中心的伊
+ x! e2 N, m5 b5 P/ p( H Z0 w洛河地区建立新的都邑。他的这一想法尚未实现,突然病逝。从宝鸡出土的何尊铭文中
' z. N- |& Y& {9 v* Q看到,成王即位后,继承了武王之遗志,决定在洛阳附近建一新邑,「宅兹中国」。从
9 w* p. A8 t, Q* w$ Z这里对新征服地区进行统治,可大大缩短距离。为此,成王曾派召公去洛阳附近「相宅
. l3 \* I# @% W8 ^, T」。不久,洛邑(成周)与武王所建的镐京(宗周)一起,成为西周时期政治、军事、文化
- Q; F! z/ n' A; u) X的中心。为彻底铲除殷遗民的复国梦想,成王时还将殷顽民迁至成周。 ! y |' c' c% y
由于周公旦在宗周摄政,鲁侯之爵由他的长子伯禽就封。鲁的地望在今天的山东曲阜,
2 C6 x' |/ p$ t% w* A) r已发现鲁城遗址;姜尚所封的齐国,在今山东临淄;召公所封的燕国在今北京房山,也 1 z/ E( l+ B6 y5 z
已发现城址和燕侯墓地;武庚叛乱被平息后,该地封给武王之弟康叔,为卫侯,已在河
h/ ?6 V* k8 m" I) `南浚县发现卫国遗址;纣的庶兄微子启未参预武庚叛乱,他作为商族的后裔被封为宋侯 6 H: n2 ]; ]/ I. c% d
,其地在今河南商丘;在卫国的西边,还有个晋国,成王攻灭唐国后,以其地封给他的
7 `9 y0 V6 o4 N( `: R6 D兄弟唐叔虞,在今山西翼城与曲沃交界处已发现其遗址。这些诸侯国的封地往往形成犄 7 i0 e8 Z" H" C. _; `6 E
角之势,互有联系、互相制约,因而在早期阶段对政治局面的稳定确曾起到一定的作用
, `! Z% P. |1 V2 Y。文献中所说「成康之际,四十年刑错不用」,正说明成王平定武庚叛乱后,周王朝出
0 ]8 G/ F& I- W$ l+ ]2 K现了一段安定的局面。 7 n% t% d; l& x* s+ O
周人在经过一系列战争之后,控制的地域南到巴、濮、邓、楚;北到肃慎、燕、亳;东 8 p& U$ ^$ f! b, R! X, g7 p& B
边到达滨海;西边直抵甘、青。其范围比商朝的地域还大。周王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 ! w4 Q" w9 G: i* J( L: _
机器,对域内实行有效的统治。制订的刑罚,比商代更系统。常备军的人数比商代还多
; ~' u* {2 k, S! {,在宗周驻有六师,在成周驻有八师。全国的土地与臣民,名义上都属周王所有,即所 - i W; B+ X( s$ K6 e; s. ]
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周王封给诸侯土地与臣民时
o. s; F* Z: l" z" A) g5 F4 R5 R* c,要举行授土授民的仪式。所封的诸侯国,要定期朝见周王,有保卫王室的义务。他们
R; b( L) M! Y! v还要向周王纳贡服役(包括兵役),如果不纳贡服役,就是侮慢王室,要受到惩处。不过
4 |. I6 q- i K2 o7 Z5 w,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受封者常常擅自割让或交换土地,渐渐将土地变为私有财产。同 ( o/ _# ?8 }: p$ D& x$ ?
时,随着新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私田的数量也在增加。私田的出现,对以井田制为基
( l# ~# M' c% _0 q0 e" M% C础的土地公有制,起到腐蚀和冲击的作用。
- n, X0 T+ d" e2 M& g' j5 {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比商代又有发展。大量使用奴隶生产,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剩余劳
+ ~4 K+ d% e, ?; [8 p动产品,促使各种手工行业得到发展。青铜业生产进一步扩大,除王室控制的青铜作坊
& s5 t3 I* P. ?$ B外,诸侯国也有自己的青铜作坊。青铜产品的数量更多,用途也更广,几乎涉及社会生
$ v$ p. t- e+ h. M- Z _( B活的各个方面。青铜业的发展,推动了其它行业的兴盛。文字的使用也更广泛,除了在
( r( k; ?1 H; B1 u( Y甲骨上契刻文字外,在上万件铜器上都铸刻有铭文,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发生的许多 : @! o- k1 u) z! Q W, @
事件。最多的一件铸有499个字,不亚于当时的一篇文献。农业、畜牧、纺织、冶金、建 ; N0 ]3 S" w) Z: V
筑、天文、地理等科学技术也有不少新进展。这些成就促使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变化 2 |7 F9 g# |. [, }- a, j7 U! \4 |, {
。考古学家在西周晚期的墓葬中发现了人工冶制的铁器,说明至少在西周晚期,人们已 , v& L( @; i; _ j/ F
经掌握了人工冶铁技术。这一发现,表明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又掌握了一种有
/ r; |) I, m6 ?: t# G% A/ f2 |效的手段。 0 g) d5 _0 z. D* r; ~$ Y
到了周厉王时,国内矛盾日趋尖锐。厉王横徵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 6 E6 y' u: W @# [$ }9 v9 e
事。公元前841年,终于发生国人暴动。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国人推共伯和行天
6 Z* C# [0 U$ Z" ?' }( V子事。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周宣王继位后,汲取教训 * ^4 ?+ r3 b* T2 t& y
,改变政策;为解除戎狄的威胁,还发动了对戎狄的防御战争,取得了胜利。在对荆楚 . B* Y- e9 C( b9 B, j6 _0 n
、淮夷的战事中,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因而号称「中兴」。但是社会中各种矛盾依然存
( U8 t( Z0 Q& s" H9 w8 f# j在,整个社会仍处于动荡之中。 ) {' D! T( J! m5 |. H
历史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商周时期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周边的一些地区
% v! q+ N2 \, f, z L仍相对落后一些。因此,为财富及利益所驱动,周人与其它国族的战争几乎一直不断。 ! y! Q0 s6 t/ c5 k# I0 s
江汉流域是蛮族的根据地。昭王率大军征伐南蛮,遭到蛮族的强烈抵抗,周朝军队几乎
1 }. f# m z8 U全军覆没,昭王也死于汉水之中。这是西周早期周王朝遭到的一次严重失败,从此失去 5 ?1 x+ Q5 m8 H. X
了对南方各国的控制能力。穆王与宣王也曾南征,均未获得重大的战果。东方的夷族也 & t4 H7 l9 V& D( N3 d
时常侵扰周境,战事不断。噩侯驭方不堪周朝的奴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国东 3 u3 |/ P* {. E
国」,一直打到成周附近,震惊朝野。周王派西六师、东八师前往作战,仍无力抵御。
2 _; O0 K3 i" [. D+ s后靠同姓诸侯的兵力增援,才取得了胜利。西北方的犬戎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外患。穆
: N7 M5 |, ?) ]- M' e4 l王时,犬戎的势力逐渐强大,阻碍了周朝与西北各国的往来,穆王西征犬戎,「获其五 / Z, u \$ ~0 f5 ^
王」,并将一批犬戎部落迁到太原,打通了周与西北各国的道路。以后,犬戎仍屡次侵 5 a+ H+ R! X* b1 {. Z5 u1 i/ h+ M, \
犯周境。宣王之子幽王,宠爱褒姒,想杀太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做王位继承人。宜 ' K l2 s' O3 T; e$ T% n8 K
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申侯勾结犬戎攻打周王,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机掠走大 3 p# v; u% L& o6 P
量财宝。西周就此灭亡。宜臼靠诸侯的帮助,登上王位,是为平王。他迁居洛邑,从此 % b1 s# j; T0 {1 |1 @2 q
,历史进入东周时期。
! p2 n$ F% D9 z6 }. O(本文作者: ' f% O% O5 ^% c% {*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玮璋教授 ( `; p1 w" x8 o \/ E
本时期条文主要撰稿人:
+ }1 h1 C3 M4 y/ m, K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
1 n8 w' k) _* h8 O* f: ]8 _宫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教授
; Q& [ N+ f7 X% u& q/ t' u1 D9 S孙亚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9 G) |9 ?" s6 p5 a1 d6 A
韩江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 _3 B- r* {)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