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38268|回复: 207

【原创】谈谈对古代木雕造像收藏的看法并附一些木雕造像藏品【5--8页不断添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5 11: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往今来,神像收藏作为古玩界的特殊门类,历来受不同层面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和极力推崇。其原因:一是久已伴随和融入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宗教信仰情结;二是贯穿于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艺术造诣的综合体现;三是民族、民俗和民风的血脉传承;四是不同于其它雅玩,有特定范畴和适应于各阶级领域;五是作为永不过时的艺术展现方式,当今社会仍在不断继承、创造和发展;六是该门类收藏不断飙升的国内外市场行情和抢救挖掘保护这一门类课题的迫切性等等。
2 U$ Z# m: _; _1 k: z

3 {7 t& u9 K: d  ]6 R1 d+ M2 v9 _  c+ A, G; S3 t4 l
[ 本帖最后由 正觉居 于 2011-6-21 02:4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粟米 +15 收起 理由
樊江平 + 10 给力!
平安阁 + 3 高水平研讨!
山石 + 2 高水平研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1: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宗教造像收藏,门类众多。按宗教派系划分,大致可划分为佛教类、道教类、儒教类及九流各派祖师造像等。按材质划分,主要有金、银、玉、石、铜、铁、泥、画、木等。不论各种形式、各种材质的宗教造像,均是我们中华民族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结晶和聪明才智的展现,皆融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于一体,伴随中华文明史前进,根植于历代广大民众,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9 v: Y# T. h: h7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1: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民间传世木雕神像收藏,作为宗教造像收藏的重要分支,已越来越引起收藏界和文博界的看好和重视。由于历经自然灾害、战火硝烟、人为破坏、民间传承和干湿虫蛀,其保存难度远远大于其他材质宗教造像。随着广大民众生活习俗的不断演化,其稀缺性尤为彰显。由于其长时期贴切民间、并伴随民众生活,作为特殊方式的民俗文化和民间重器,在不同环境下,缺乏重视和保护,致使这一涵盖丰富民族内涵及宗教意识的传统民间艺术品,正在大量溃失。
! B) _. S+ L+ G1 `4 J* f"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1: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随着国内外神像收藏的不断升温和市场经济价值的不断飙升,有识之士、收藏精英和文博界人士越来越看好历代民间木雕神像,并开始探索和发现其独具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民俗价值、人文价值。注意到其内藏和联带的无限空间和巨大作用。 . Z; n2 u, t% i. t2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1: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木雕神像难于其它神像存世,那么鉴赏和收藏历代木雕神像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一是历史性。即年代是否久远。二是艺术性。即在同一时期艺术标准层面所占比重和综合艺术含量。三是完整性。保存程度是否完好,主要局部特征的完好程度。四是材质性。木质罕见珍贵程度。五是稀缺性。这一雕塑造像品种罕见程度及存世量。六是工艺制作性。由于传世木雕神像更多的是作为民众信仰的载体,往往忽略其最初的工艺制作手法和在传世中又后加的贴金、烫金、彩绘及金髹工艺,然而一个历经久远而传世的木雕神像不仅具备其他材质神像所具有的历史包浆痕迹,还具备其它神像所不具备的传世过程中后世工艺制作传承的积累和叠加。七是宗教性和民族性。历代民间传世木雕神像除一些作为艺术吉祥品陈列于不同阶层的家庭外,更多的是作为祭拜和供养所用。除泥塑神像外,区别于其它材质神像更加体现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大多数被民众供养的木雕神像,背后或头部有开挖的方格或圆格,内置五谷、金银器、蝙蝠螺、海马、冰片或中草药等等。同时内附一张用丝绢、黄裱纸或毛头纸书写的关于供养人姓名、住址、祈愿文、时间等内容的开光文书。这一独特的供养方式由专业的神职人员操作完毕后方可供养。该神像在传给后人的过程中,可经神职人员用同一方法续置代代相传。并按每六十花甲一轮,以时代工艺制作标准进行新的金髹,故求世代传承、恩泽子孙,这也是造成历代传世木雕佛像身裹数层金髹、又经烟熏火燎、神态虽存、但面貌模糊的特有现象。另外,只有少数木雕神像如石刻、金属宗教造像方式,以铭文的形式将开光文书刻于神像背后或神龛背后,但这种木雕造像形式较少见,殊为珍贵。正是历代民间传世木雕神像的这一特殊的祈愿开光方式,为我们更准确断代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大多数历代木雕神像几经辗转,后背的祈愿开光文书及填脏吉物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方格圆孔。这只有依据时代造像的历史特征、工艺流程、衣饰发髻和肢体特征去鉴赏断代了。八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由于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多民族交汇共融,历史地域、版块的不断分割和一统,历代民间传世木雕神像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点,除大多数按宗教分支、惯性认识之外,又附加了不同民族、地域特殊的人文情结。同时由于古代匠人系手工作业又加上宗教造像属特殊行业,并经祈愿供养人定向制作,所以每尊木雕神像或然不同、绝无二样。个性特点、民族风格和地域特征尤为重要。
3 S; m% b! D; d8 \& G" A2 K1 ],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1: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今木雕神像更多地作为工艺品摆入平常百姓家,其原有的带有神秘色彩的开光填脏等功能皆已丧失。工艺制作也由原来的纯手工逐步被半人工或机械化流程所替代。喧嚣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再也找不出回专业的以往原始的宗教造像的那份虔诚,更逐步以现代审美情趣和绚丽多彩去完成宗教造像的经济利益。在数十年迅猛发展的收藏事业中,人们不断探寻和追忆古人创造的各类艺术精品,为了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惜重金造假各类目前充斥收藏市场的所谓热门藏品。- ^5 Q; V; L( X% V$ V

% i+ x, a  u6 f, r) j% l
作为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历代民间传世木雕佛像,早几年在收藏热潮中少有问津,无人认知。也许由于大家认为其尘垢满身,金髹斑驳,雕工世俗,更热衷于追捧其它类宗教造像。然而,正是因为它们源远流长来自民间,身载历史的烟尘,正是它们所具备的其它宗教造像所不具备的潜移默化的,古人用心灵和妙手所创造的最有价值的,最有传承性的,这种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的文化遗产,为我们真正的收藏家带来了无穷快乐和精神财富,更使我们当今文化变得丰富多彩,为我们的生活烙上了深深的中国印。可所谓是:中国宗教造像之根柢全在木雕佛像。 8 R, `9 Q& r7 H'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1: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殊知中国宗教的源头即来自上古时代先民对天帝和祖先崇拜而产生的巫文化,由此影响了中国宗教今后的神仙系统和斋醮科仪的产生。伟大诗人屈原的《九歌.东皇太一》描绘了一幅原始先民祭祀东皇太一的全景图,从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对神祗的崇拜是何等的虔诚。《论语八佾》:“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让我们发现从夏、商、周就有了木雕神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1: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因此必然继承了先民的原始宗教崇拜。其中原始宗教中最初的天帝、贤者、先人崇拜,以此产生的巫文化,也直接影响了各地域、各时期的九流诸宗造像。同时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受中国本土影响,又逐步形成和丰富了区别于原本印度佛教的中国特色佛教造神体系。并受历代统治者和帝王影响,使道教的道义即德、静、自然、不争、归真,与佛教的“五戒”即去除杀、盗、淫、妄言、饮酒,及儒教的仁、义、礼、智、信相辅相承。中国宗教造像史正是伴随着历朝历代统治阶级倡导和情衷,兴衷延续,并由广大民众不断演绎。逐步融入华夏文明史,由此历劫不衰、文明传承、独具魅力、光辉四射。
# k$ F3 z7 q. f* E5 ~% u

2 m7 K0 D! V5 [1 {: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1: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中国历代民间传世木雕神像正如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融各宗教派体系与一体,起源于民众,生根于民众,发展于民众。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不断创造中实现着艺术升华,扮演着最不起眼,最不引人注意的角色.然而正是这样,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中国历代民间传世木雕神像这一不绝的文明传承对中国历史、文化、艺术、民俗、宗教等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9 l7 o# W5 v% I, `; X/ a1 W
    1 C' w: f( ~+ g8 k& U
9 a! `0 p7 H8 m. C! k4 s3 J" v

9 a- h) s( H& h8 A2 E' T& G. a[ 本帖最后由 正觉居 于 2011-6-5 11:2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1: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
588a883b7d76cd4624b378eef6b055d2_thumb.jpg
7d39a862a1fa98cbf15226eb0aef2c10_thumb.jpg
66bcbb458751e19cd8558766b167462e_thumb.jpg
1e87d27f67c737de2cff71c073c7d8f0_thumb.jpg
e64f3907f5d694aeef1c0727ef2b4b56_thumb.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粟米 +10 收起 理由
且听风语 + 10 相当给力的文章和藏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1: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
0584dbaee5b397a5ed4d5e1fc6001a59_thumb.jpg
6bcce1569fdd7b0b17beab5d98fe2a97_thumb.jpg
b8a97487d5eb6e0b8f57608c2a87f62f_thum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1: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
9 R5 S" Z: ^' Q* @& g1 E; }- [, d$ S8 I/ \7 }& @
[ 本帖最后由 正觉居 于 2012-12-21 09:49 编辑 ]
255677_1277864951eENK.jpg
255677_12778654562Zah.jpg
0910221831f24ddf35648a1e65.jpg
255677_1277865361qmq9.jpg
091210002908c5a8c27cc203bd.jpg
IMG_0395.JPG
IMG_0396.JPG
IMG_0397.JPG
IMG_161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1: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
09121114339bbc27c2d9eb88a6.jpg
09121121090050bda6ea5ee271.jpg
091211051348299c8768ae48a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1: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
091022224569758251b3586403.jpg
0910222233319f68f8c076203e.jpg
09102222572ca394e768d4d26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5: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 : g: ?; W1 x( N3 g, j- P- y

1 S$ M5 ]4 c( ^3 a, Z' H; @. G[ 本帖最后由 正觉居 于 2011-6-6 12:27 编辑 ]
IMG_9598.JPG
IMG_0374.JPG
IMG_037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5: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 : P* B0 l% h/ r( X/ A, j* \

4 M! r: {# `& @" R8 Q: b& Q9 b[ 本帖最后由 正觉居 于 2011-6-6 12:36 编辑 ]
IMG_9695_neo_bak.JPG
IMG_9697_neo_bak.JPG
IMG_0378.JPG
IMG_0377.JPG
IMG_0379.JPG
IMG_0387.JPG
IMG_0390.JPG
IMG_040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5: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R8 ]! `7 D- j5 K! }  F

1 u' Q* P: [. v8 x[ 本帖最后由 正觉居 于 2011-6-6 12:31 编辑 ]
IMG_9684_neo_bak.JPG
IMG_0385.JPG
IMG_0389.JPG
IMG_0392.JPG
IMG_038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5 15: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好藏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5 23: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5 23: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7-3 16:04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