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2539|回复: 22

中国收藏界的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6 20:5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国泰民安,“乱世藏黄金,盛世搞收藏”。收藏热一浪高过一浪,很快普及全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有淘宝者的身影,民间收藏队伍迅速庞大。人数过亿,其中有大家,也有一般的玩家,最多的还是那些刚踏出门槛不久的新手,可谓是人群熙攘,热闹非凡。每逢周六、日,你可看到各地古玩市场光临的人群就明白一切了。& L7 L3 a" x: K+ a/ g" B

* z0 X  J- A9 ?    如今淘宝已不象往日那么容易了,因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老东西毕竟有限,玩的人多了,需求量就大了。哪有那么多真东西露面任你挑选,即使偶然碰到一件像样的但价格不菲。好东西不愁卖“一份价值一分货”这是古玩界的永恒真理。
, {# S3 k1 y% Y/ b7 t6 s$ A9 [
: o+ X; \4 M2 d7 H* L- D    但要想真的找到一些比较不错的真品,也不是没有机会全在你自己把握。就拿地摊为例:虽然如今地摊上的所谓古董大多是假的,但也不是没有真的。只是有一些老东西品相不佳,大多为民窑器。有一些东西不错,但有毛病残破了的文物。虽然也有一定的价值,可是很难出手。只有你自己买下研究研究尚可,这类物品价格便宜,倒是初学者上手练眼的最好实物。
4 q/ T! Y: u" U2 a! h  W' u. s. G- g- W
    在老玩家眼中,在资深的收藏家视线下,到处都可能遇到或者碰见比较不错的藏品。眼力有高低,经验有深浅,你只要吃的透,你就敢下手,无论藏品的贵贱,只要物有所值,完美无缺就是收藏的目标。虽说如今地摊上的文物或古玩店陈列的物品大多数是赝品,但也有一些不错的东西,甚至有一些乃是珍品,有些器物甚至连卖主也不清楚,要出售的物品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价值几何?他们的宗旨:只要赚钱就出手。于是拣漏的机会就来了。为什么大藏家,老玩家手中有那么多珍品佳器?这就是主要原因。
* }3 L% K/ O( a6 V: F, Y- U( m0 n% x
    有的高档次的藏品,只有通过拍卖才能充分体现它的价值。为此拍卖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拍卖场上也非一般人能任意踏进的,你有好的藏品,可能价值连城,但有人识货吗?一些拍卖先期费用你支付得起吗?即使你拍品送进去了,费用也付了,你能保证能拍得了吗?这一系列的原因难倒了一些藏家,他们进不了这个门槛。有的拍卖公司为什么收不到好的拍品?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r+ @* \$ x' ]8 A4 X

2 V4 l& E& ^; `& g5 y    拍卖场上的几个不菲,创天价的拍品都操纵在少数人手中。也许其中有几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大买家相争不让,拍价直线上升,好东西谁不想占为己有,但没钱是不行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只有在拍卖场上才能充分展现这些珍品的价值观。民间收藏只能望物赞叹。当然拍卖场上还有一些另外的原因,是真拍?还是假拍?还是人为操纵?这就免谈了。
  _2 Q& O/ @# J
( T9 @8 _. s; B    民间有没有好东西?难道珍品,绝品只能在博物馆看到?只有博物馆才能拥有?这个问题曾经困惑过一部分人。有人认为民间没有好的藏品,又不可能有价值连城的宝贝,只能留存一些传世的老东西。非破即残,一些“大路货”。当一些藏家把手中珍藏的珍品或官窑器拿出来,让一些专家鉴定。答案十分干脆“假的”,“仿品”,好一些的“高仿”,这就是一部分专家对民间收藏的评价。他们的眼中民间不可能有这么贵重的藏品,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啊!这是你的吗?怎么可能到你手中?一连串的疑问就把你的藏品给否定了。连给你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c, L$ |  K, l: W+ }+ ]- |5 f
% g4 G6 Q$ M2 L+ ]
    全世界汝窑只有76件。全世界之青花才300多件,你怎么会有如此贵重的东西?可能吗?要知道这个拥有的概率就如中大奖一样非常少,为此你手中不可能有元青花,也不可能有汝窑真品!就是有也是假的,是仿品,这就是一些专家们对中国几千年文化的评价!原因很清楚,他们自身就没有收藏。有的专家也许连什么是真品的汝窑,什么是真元青花都没有见过,也没上过手,更不用说仔细对照研究了。经验何来?直觉从哪里看到?凭什么给它们断代?有一些来自民间的器物根本就没见过,博物馆中也没有,书本资料中也没记载,怎么办?“臆造品”,“现代高仿”这些用语是最好不过了。假如有的资深藏家与他们对阵辩论:“这是我的观点!”即使有的东西判断有误,也不会纠正。为什么?面子阿!4 V) Z! w8 a. R2 [

& d+ g  G' t% C9 \    笔者在收藏界闯荡了几十年,以上所讲的只是局部一个缩影。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收藏界的是是非非,层出不穷。搞收藏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高雅的活动,是修身养性的最佳选择。我们通过各类收藏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悟到很多道理,同时也是聚财拣宝的最佳方法。有本事的人,有路子的人可以畅通无阻。但大多数人仅凭兴趣而言,他们只进不出,只要自己喜欢就买下。把它们收藏起来,日积月累,几十年的时间也很快。藏品多了,经验也有了,眼力提高了,识辨真假的能力也具备了,他们对各类文物的判断丝毫不低于专家,甚至比专家还专。什么原因?有藏品,有实践是标准的实践派。但这类人一般都比较低调,有些藏家手中的珍品、绝品远远超过博物馆。7 Y. a0 v: _* m' q, J

& F+ U+ y9 k  i6 N5 e" X    我们不要以为世界上的好东西都在博物馆,只能在博物馆见到。只有博物馆的藏品才是真的,然民间收藏的力量是不可低估,这犹如大海一样。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仅凭博物馆是装不了的,也收不尽的。民间收藏博大精深,很多没有露过面的历代珍品、精品太多流落民间,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藏宝于民,全民搞收藏就是当今收藏之大流。为什么我们在寻宝、觅宝、鉴宝各类活动中很少看到精品?即便是有也是很普遍的“大路货”,难道民间真的没有好东西?非也!有好东西的人不会轻易露宝,而专家们所面对的只是收藏界的新人。普遍的收藏者,他们踏入收藏不久,是真是假心中无底,交学费,买假货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为此有些专家就下了定论,民间没有好东西,就是有大多为赝品。3 a, R6 M  C3 s

. v3 X5 \) _0 d0 t2 y6 D    他们没有深入到民间,各类寻宝活动只能是一项娱乐活动,仅靠别人送去鉴定,还能遇见国宝?真正有宝的藏家会出现在这种场合?全民搞收藏乃当今收藏之大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藏市目前看似不热,但不久由于资金的流向改变,很快超过股市、彩票,不信可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6 22: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8 13: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9 10: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9 19: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0 17: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14: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4 12: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3: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6 14: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老玩家眼中,在资深的收藏家视线下,到处都可能遇到或者碰见比较不错的藏品。8 [- H& z, z! Z! C. k' |& {

' o$ n8 L/ |2 c! w$ K.............点中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6 15: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潜水

文章很好,分析得很到位。大力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6 19: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非常好!中国应该多一些你这样敢于直言的人

支持一下。笔者说的非常好。确实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化底蕴造就五千年的瓷文化!见证瓷器就是见证五千年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6 19: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玩天下藏,识者智慧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0 16: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03: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由零开始 于 2011-7-16 14:34 发表   J! d) S1 n5 I( K1 Q' Q
在老玩家眼中,在资深的收藏家视线下,到处都可能遇到或者碰见比较不错的藏品。* C* `/ ?% q  d' i
8 @8 L: D8 m9 @) ~$ [- ]8 t! b
.............点中主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1 13: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2 14: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9 17: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6 23: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4: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世界汝窑只有76件。全世界之青花才300多件,你怎么会有如此贵重的东西?可能吗?要知道这个拥有的概率就如中大奖一样非常少,为此你手中不可能有元青花,也不可能有汝窑真品!就是有也是假的,是仿品,这就是一些专家们对中国几千年文化的评价!原因很清楚,他们自身就没有收藏。有的专家也许连什么是真品的汝窑,什么是真元青花都没有见过,也没上过手,更不用说仔细对照研究了。经验何来?直觉从哪里看到?凭什么给它们断代?有一些来自民间的器物根本就没见过,博物馆中也没有,书本资料中也没记载,怎么办?“臆造品”,“现代高仿”这些用语是最好不过了。假如有的资深藏家与他们对阵辩论:“这是我的观点!”即使有的东西判断有误,也不会纠正。为什么?面子阿!"* s8 J  ^: S6 n# g! c

% D. F9 m0 S( \. N8 u4 o4 ^
- `0 T7 H4 c! K2 f/ N. C说滴有道理 $ K3 x% m; Z. `' ^7 \$ g% e
7 X' R4 ~6 R2 i,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3 20:56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