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669|回复: 5

工艺品鉴定证书易伪造权威性不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7 15: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很多产品都有鉴定证书,名目也很多,有的紫砂壶还有中国收藏家协会的收藏证书,实际上大多都是伪造的。投资这事儿,还是谨慎些好。”7月22日,本报财经新闻刊登的《把玩紫砂壶要像“养孩子”一样细心》,报道了紫砂壶市场乱象,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收藏爱好者刘刚就是其中之一。
1 v# l' _9 r+ V" D: c" v, k  记者采访发现,在工艺品、礼品、收藏品市场,各类证书随处可见。而实际上,许多证书只是一颗迷惑消费者的“烟雾弹”,它所提供的信息大多是“专业术语”,让消费者看了不知所云,然而,一张成本仅20元的鉴定证,却能使产品的价格至少翻一番。) Q7 L  j, L  s8 p
# n5 x$ u5 P! \5 D; Q.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5: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业内:证书易伪造权威性不强
5 M" g. Q0 o& e# E  一把紫砂壶,价格却从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个中原因何在?店家的解释是,“即使是相同造型的壶,用了不同的泥料,不同的做工,出自不同工艺大师之手,其价格也大相径庭。”
8 D# f& Y" f7 ~  t  真相果真如此吗?刘刚是一名紫砂壶爱好者,收藏紫砂壶已有10多年了。他致电本报说:“做收藏要相信自己的眼光,不能相信所谓鉴定证书。证书可以伪造,可能只是迷惑消费者的‘烟雾弹’。”
" l: c! @$ z* F; m4 T8 c  据他介绍,商家的每一批货,都能拿到厂家的出厂证书,但这些出厂证书既没有产品批号与作品作者,也没有发证单位的信息。就连所谓的“大师级”证书,上面也只有一个看不清楚的红色签名,“其实啥也难以证明”。
; N4 z( w! [1 l+ `' J' a  “因为有市场,所以就有一些人或机构提供鉴定证书的服务。这些证书谈不上什么国家承认与否,顶多只能作为参考。毕竟这种东西太容易伪造了,鉴定证书的权威性到底有多少,就要取决于诚信度了。”% t6 E6 Z; G5 v* H; l0 a! }! ?; E
, _; ?# Z2 o% f% w!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5: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访:鉴定证书无发证机构和时间
! u8 U, X0 e, m  在杭州中山北路一家中医馆,记者看到了一个售价为8888元的野山参礼盒。透过透明塑料盒,记者看到,礼盒里除了鲜黄的野山参外,还有一张鉴定证书。但鉴定证书上除了产品说明之外,没有发证单位等相关信息。
/ K6 ^- g3 ^% d3 v+ m  M  在南山路一家瓷器工艺品专卖店,记者发现几乎每一套瓷器茶具都配有出产证书,这些证书大都标注着“民间艺术大师”、“中国艺术大师”等响亮头衔,可证书上并没有署明签发机构以及签发时间。
, ^- P( e$ T* G) f, _, u  除了紫砂壶、野山参外,各种证书都把“触角”伸向了这类市场,像茶叶、瓷器、钢笔、邮册、纪念币、画册等都有证书。
6 p5 _4 r; l; g/ P
1 j7 [, Q6 q8 r4 i' Z+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5: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相
  F+ o! _' q" E  20元可办一张鉴定证书6 ~9 {; _3 M/ k9 c
  这些鉴定证书从何而来,到底靠谱吗?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5 J7 @( V! C5 E3 P/ x
  记者首先来到位于湖墅南路的杭州收藏品市场,只见某印章石材专卖店的地上,摆放着各种用报纸包着的石材,店主说是刚从昌化找来的鸡血石原石。而店铺的柜台上陈列的各种印材成品,价格从20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3 N% P  i6 J4 o7 @9 S, r! u9 ]  “鉴定证书有什么用呢?我们到省内某机构去办一张,也就是20元钱。”当店主向记者推销一块价值1200元的石料时,无意中透露出了这样的信息。4 P# N1 k5 q( y( a( A: q) A
  该店主的话,在旁边的一家翡翠店也得到了证实。店主张女士刚从广东进货回来,她说:“现在客人不太喜欢广东的鉴定证书了,本地证书更受欢迎。”
5 Q; c3 i7 Q" a  据张女士透露,去省内该机构办理一张鉴定证书确实只需20元钱,并当场可取。“只要顾客需要,我们都能提供宝石鉴定证书,确保货真价实。一块成色稍好的翡翠,再配上一张鉴定证书,价格就上去了,至少能翻一番。”她说。
1 ?/ x- t$ b  C9 z4 T3 V, c) A% T. {* n% {- A" {$ n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5: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鉴定内容处处可见专业术语; s& U+ r( U5 E" L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杭州市场上的珠宝鉴定证书,主要来自广东、浙江两地。而一些钱币、字画、瓷器等,店家则宣称有相应证书,但一定要与买家谈好价格之后才肯出示。用店家的话说,“这是行规”。
1 c/ L) Z% C* g) K! I9 k" N6 H  以珠宝为例,记者在一张广东省金银珠宝检测中心开具的鉴定证书上看到,鉴定结果为翡翠(A货),并注明了总质量、形状、颜色、放大检查、其他检查等内容。但鉴定内容写的都是“专业术语”,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比如,在一张证书的“放大检测”一栏中,写着“纤维交织结构”,实际上多数消费者并不明白什么是“纤维交织结构”。
( ^# x( p- w" F  在浙江本地的一张鉴定证书上,记者看到,其中内容大致与广东版类似,但证书背面则印着MAC、CNAS以及浙宝鉴定的图标。6 M  ~6 g9 u8 d( ~! a2 r, f(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15: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法
' h! M3 y- k5 k1 ?. L; f  鉴定收费无问题: s3 S# G) s0 S" Y0 ~
  关键在于是否客观- N( D) E( Z% f- L$ M. |
  无独有偶,曾有媒体报道称,杭州有关收藏机构“收钱就开鉴定证书”,在收取每件800元“检测费”以后,经“专家”检测,价值500元都不到的仿制品,被鉴定为晋代 “真品”,还并出具了盖有公章的分析测试报告。2 g% F  s: e, {+ e/ s$ b% n. v
  对此,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古玉研究会常务理事刘胜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市场上确实有明码标价出卖‘鉴定证书’的现象,一本证书20元到2000元不等。”他认为,鉴定收费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做鉴定的人或机构是不是靠谱,鉴定是否客观。“就怕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专家的旗号,收了钱把赝品也“鉴定”成珍品,并开具鉴定证书,误导人。
$ S" p  R2 A4 G* @* }  `&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3 21:24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