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625|回复: 23

五大名窑:汝瓷居首 哥窑特征为金丝铁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4 14: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各具魅力,尽管学术界对断代等问题仍留有争议,却仍然掩饰不了这五大名窑出土的瓷器所散发出来的光芒。而由于传世的作品并不多,五大名窑的瓷器也倍显珍贵。它们各自拥有的特点,不仅成为后世辨别它们归属的特征,也成为它们自身的艺术价值所在。类似,汝窑、官窑、哥窑都具有开片之美(开片是烧造成功的釉面上往往开有细碎繁密的纹片,宛如鱼鳞或冰裂状,学界称其为“开片”);此外,哥窑的典型特征“金丝铁线”,钧窑的多彩,定窑的温润白色都为中国陶瓷史留下了一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6.jpg 5 C5 x: ^5 Z: b+ K
$ g4 i( r. u' q# F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典型的汝窑制品,天青色,造型典雅大方,有“蟹爪纹”开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汝窑】, p  I( Q9 |! L+ N4 B* Y2 `
  天青骄子,非他莫属
7 ~5 w8 P# B$ U8 z  汝瓷属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宋时属汝州。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汝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已算很大。事实上,自宋初以来便有了汝窑的烧制,北宋晚期更是其鼎盛时期。
3 n: g. ]# G" `' R7 | " l, `$ P' a" |8 L$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天青色”“蟹爪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等是鉴别汝窑的重要依据。其中,蟹爪纹是指釉面开片的纹理毛毛扎扎;“芝麻挣钉”则是因烧造时足部用很小的支钉支起,然后把汝窑瓷器支在空中烧。这样烧制的瓷器烧好后,底部釉面会有几个点。汝窑瓷胎体一般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而在造型上则比较庄重大方。  由于汝窑传世的作品很少,据传不足百件,又因其工艺精湛,所以非常珍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传世代表作】* }  `0 V# ?1 I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汝窑天青釉弦纹樽、汝窑天青釉圆洗、汝窑天青釉碗等。而台北故宫则藏有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与汝窑粉青莲花式温碗等。
8 ?# M: `+ E! S0 ~' d. {;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7.jpg
0 `& W3 v& s, S; V) z
' `4 u) h  U8 a/ ]# l7 I8 h$ H  i. R" ]
9 ^3 I( w" Q2 I1 g
官窑青釉直颈瓶,官窑瓷器基本都是这样的朴素,没有雕饰。此件作品能看到比较明显的“紫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官窑】
' a+ ^& V) \5 U# W/ y& Q  “北官”厚重,“南官”轻薄* I# P5 n0 {- }" S
  宋代官窑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具体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设新窑,一个“置窑于修内司”,后又在“郊坛下别立新窑”。据分析,“修内司官窑”在杭州凤凰山脚下,而“郊坛官窑”则位于杭州的乌龟山一带。为了做出区分,北宋官窑被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其中,“旧官”厚重,“新官”轻薄。3 ^( n9 Q( t, W9 @9 w
 
4 C* C0 M3 A8 I"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紫口铁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色。官窑的器形除常见的盘、碟、洗等之外,仿商、周、秦、汉古铜器中的各式瓶、炉样式也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世代表作】  故宫藏有官窑青釉弦纹瓶、官窑青釉直颈瓶、官窑青釉圆洗等。
0 u( {$ I- u5 b2 O% |+ K  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8.jpg
/ Z' e+ R& e8 M; p) j
1 {9 W, e1 @3 X% f7 g& l2 W. a
哥窑青釉鱼耳炉,釉面有明显的“金丝铁线”开片纹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哥窑】
: I$ x2 R7 u# D% h  金丝铁线,别具一格
; C. r6 n4 r! ^$ O  哥窑与官窑类同,也有紫口铁足,也有开片,不过至今其窑址不明,学界对其烧造年代也有分歧,有人认为并非是宋代,而是元代。0 q) }: J( G& N9 |
  
: I9 {9 K6 p1 P. s+ Y1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为了追求工艺一般都不允许有太多的釉面的开裂纹片,但哥窑却将“开片”的美发挥到了极致,产生了“金丝铁线”这一哥窑的典型特征: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胎体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致使开片纹路呈色不一。哥窑瓷器釉面大开片纹路呈铁黑色,称“铁线”,小开片纹路呈金黄色,称“金丝”。“金丝铁线”使平静的釉面产生韵律美。宋代哥窑瓷器以盘、碗、瓶、洗等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世代表作】
+ w( z) L1 }) z- S" ]4 O, I+ d) g8 F
  哥窑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北京故宫藏有哥窑青釉贯耳瓶、哥窑青釉鱼耳炉、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钧窑】  多种色彩,创新境界5 M% v3 w0 H/ n2 i" c+ ~" e6 p
  钧窑主要烧造时期有说为宋、金、元,而有学者认为目前被定为宋代钧官窑的陈设瓷为明初永乐宣德时期烧造。均窑有钧官窑和钧民窑之分,钧官窑窑址在河南禹县(时称钧州)。) |/ f) X) r' l" u2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哥三种瓷器都是青瓷,钧窑虽然也属于青瓷,但它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钧窑的颜色还有玫瑰紫、天蓝、月白等多种色彩。专家指出,“钧红”的烧制成功则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D4 q# i5 ?' Q% X" @$ B& N7 s( v; ]9 b
  钧窑典型特征就是“蚯蚓走泥纹”,它的形成是因钧瓷的釉厚且黏稠,所以在冷却的时候,有些介于开片和非开片之间的被釉填平的地方,会形成像雨过天晴以后,蚯蚓在湿地爬过的痕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传世代表作】
( M# l- G5 p' [# j
- t* [2 z1 O* ?- W! i. _: b  v4 J  北京故宫藏有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台北故宫藏有宋代钧窑丁香紫釉出戟尊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g
6 @3 s( o8 u$ [; \/ V; V6 I- F2 \6 j0 y: R; ?' P6 V9 q1 T, l
: r+ X2 E1 [; @. [0 F2 d: N
定窑白釉刻花渣斗,极有代表性的定窑白瓷作品,白色温润如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定窑】
/ b% o5 H5 _3 u% L& x  白瓷至尊,温润美感
; ?0 s3 _1 G- Y, t* L+ z# i" P  定窑是最早为北宋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场,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
' X. I7 V% T2 A, \ ! V! q, Y  ~; [3 F  a#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4 14: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定窑之所以能显赫天下,一方面是由于色调上属于暖白色,细薄润滑的釉面白中微闪黄,给人以湿润恬静的美感,另一方面则由于其善于运用印花、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将白瓷从素白装饰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定窑造型以盘、碗最多。元朝文人刘祁在其《归潜志》中曾撰文赞扬定窑的精美,称“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3 21:06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