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653|回复: 4

哥窑与官窑 有点像孪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5 15: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碎盘官窑说”故宫未回应 文物专家:不能断定是官窑/ d3 B# g  [! ^, @+ @0 [
  晨报讯(记者 王歧丰)昨天,有报道称故宫被损坏的宋瓷应为官窑而非哥窑。对此文物专家表示,业界有人把官窑与哥窑视为同类产品,故宫的文物定名蕴含几代人的心血,损坏的瓷器被归入哥窑,应该有原因,不能轻下论断。
1 A4 A8 W# b2 A- }6 m  T5 X3 B& u 
& r# q( {& ~% c5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15: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有媒体报道称,南京市博物馆专家在看了央视公布的故宫受损瓷器图片后,认为该瓷盘应为官窑,而非哥窑,官窑瓷器的价值还要高于哥窑。专家介绍说,宋代五大名窑分别为官、哥、汝、定、钧,官窑是皇家官府直接营建的,所以被排在首位,哥窑排在第二位,自然也极为珍贵。为什么如此重要的文物,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界定?当初是怎么认定的?截至昨天记者发稿时,故宫尚未做出回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15: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向记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介绍说,吴方言中“官、哥”二字发音几近不分,所以收藏界有人认为宋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中“官、哥”乃同类作品。许多宋官窑与哥窑作品在各类图录中也叫得很随意。较真的说法是,官窑基本不开片或不开大片,哥窑开大片或开小片;官窑以灰青色调为主,哥窑以奶黄色为主。哥窑由于烧造时胎釉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出现釉面开片,俗称“碎瓷”。这一缺陷后被文人充分发掘,提升至审美最高层次,哥窑遂以其缺陷美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获得社会认可,成为自明清以来皇家及民间推崇的对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15: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陶瓷鉴定专家王春城也向晨报记者表示,从公布的图片看,损坏瓷器更像是“官窑”,但因有“官哥不分”的说法,所以不能光凭图片来做判断。王春城说,故宫对文物的定名蕴含着几代人的心血,对官窑和哥窑的认定也应有自己的标准和依据,不是媒体报道的那么简单。最终还是要由故宫专家对这件瓷器定名由来做解释,这对学术研究也是一件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08: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3 21:08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