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1143|回复: 19

海外回购文物不再一本万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1 12: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 P& z. g! S" G- l1 j) M) n4 l
2 y: H1 H$ L% S6 {) A, E; I0 {
潇湘图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 Y7 }' z9 T; X

* t0 v$ B4 e0 h2 O! _4 `* L) f) q8 I. J, B' Y
大藏家张伯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3.jpg 4 n# ^6 [  P; {* X1 I, z+ a

/ y0 u. M: p+ G  k$ `) s3 O
. _' E' R$ n7 N) c0 B! [) ^$ Q文博专家汪庆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本刊记者 吕世威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的地震,此时一位来自中国的收藏家刚在东京的一场小型拍卖会上收获了一件心仪的瓷器。第二天抱着来之不易的宝贝安全回国,惊魂未定之时,他仍然觉得,值了。
" C  D% R; }/ f9 f+ S$ h$ |$ U  海外的中国古董在人的印象中都有着被掠夺的印记,事实上,有一大部分古董是中国人自己通过正规渠道“送”出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唐至清,历代中国政府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和亚欧等国进行瓷器贸易,目前欧洲很多家族仍然珍藏着当年来自中国的“CHINA”。外事交流,郑和七下西洋带动了艺术品的交流,朝贡贸易引发了外商对中国瓷器的“疯狂采购”。解放后,为补贴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家批准由文物商店向国外售卖文物, “少出高汇,细水长流”成了基本政策。
  w7 z! A8 A; o, l0 m# z) u' q* ~0 U6 f9 k0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1995年到2005年这十年时间,中档艺术品在国内走势良好,精品和低端艺术品却在国外红火,这也导致了中国面孔近两年主导国外拍卖市场的局面和大批“海外精品”回流。文物专家钱伟鹏先生笑言,现在外国人已分得出广东话和普通话的区别了。
( W5 p+ k" n( d  i
1 X; V3 {2 ^4 Z- A! \# P  回购,由抢救到投资
- @. d8 ^( [+ o& p1 U& o
- R& m. u9 [# B% b'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初期,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国家针对国宝级文物开展有计划的回购。周恩来总理领导成立香港“文物收购小组”,秘密进行文物收购,促成《韩熙载夜宴图》、《潇湘图》、《万壑松风图》、《中秋帖》和《伯远帖》的赎回。
0 T7 l; Y. X2 `' A, I& ^1 w/ q" v) n1 g3 V) J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文物局外派文物专家钱伟鹏先生至海外考察,其目的有二:了解国外的文物市场行情指导国内文物的外销和有计划地为国家回购稀珍的文物。
* h! B* l" E8 R9 p3 t& x3 |) a5 R3 e* {  R8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1991年4月份钱先生在英国的文物市场上以2000多元人民币购得一对明嘉靖外珊瑚红内青花一束莲花纹碗,后来带到法国以6万美元卖出。他随即将此作为范例,向国家文物局汇报,于1991年6月在南通的全国文物商店经理会议上提出:文物流失严重,需要双向流动。
3 h% m" q( M" ~5 _2 g2 _
5 U# D* k6 X. u% Z#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1993年以后,国家海关便与文物局开始磋商讨论,回国文物怎样征税、怎样进行出入境管理等问题。整个90年代,在地域差价及国家鼓励回流政策的双重刺激下,国内众多文物商店在钱伟鹏的引领下赶赴国外购买文物,90%都是以集装箱托运回国的。一直存放于上海博物馆的春秋时代的“子仲姜”盘和元代的一批五彩瓷就是通过钱伟鹏的努力回归祖国的。& n% P3 m5 q) G- e( u! a( B

# K! b3 o) g$ d9 e/ U) {6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嘉德、翰海、太平洋等大型拍卖公司的成立,国内文物市场更为活跃。此时珍品、高档精品仍然稀少,去海外淘宝的一般都是如张宗宪、翟建民这样的港台文物商人。1997年以后大批中国企业家开始走出国门,2002年以后,真正高品质的艺术品开始向国内流动。浙江徐龙集团 (1993年开始收藏古代宫廷艺术品)即拥有英国、日本等地购得一批品级极高的藏品。5 W# v1 P( Z. W# @/ M# E8 t. ?
4 f$ H- r# g. E9 b5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先生介绍,2005年浙江一个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几乎濒临倒闭,但是企业的老板几年前买的几件艺术品已经升值四五倍,通过把艺术品变卖获得的资金使整个企业重新运转起来。“当时200万、300万元买的东西,现在有的都上亿了。”' i: P, P* X! o

( P* p! n9 a  q3 F9 ~5 o1 R  地球是个村,别说海外都是真品0 n" V# F6 g" P; _* b3 ~

; \6 F' J3 |6 p" V/ {)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以后,世界上最贵的艺术品,一半是中国人在买。前些年,国外市场的中国古董真货比较多,随着暴利的驱动,现在国外也有不少仿品。钱先生形象地说:“地球是个村,昨晚在景德镇烧制出来的仿品,早上即可能出现在伦敦某条古玩街的小店里,他也能说是早年某位贵族的私人旧藏。目前国际拍卖市场出现的文物总体来说假多于真。”
: \/ X$ y6 ?% b7 X0 R$ M( n
. `, l# a. Z! {! m/ x2 e6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拍卖是剧场和赌场参半的行业”一位苏富比的专家曾如是说,艺术品交易的当事人都是“影帝”“影后”级人物。一位藏家也经历了这样的美国往事,纽约,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称自己是东陵大盗孙殿英的孙女,当年爷爷在故宫值钱的文物随便挑,于是这位藏家坚决地把几件文物买回来了,回国后这批东西所有人都不认,他几乎倾家荡产。
2 n% y7 f8 ~, d3 J6 ]
" y. N! G* L,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海外寻宝的人,眼光要超越他们的专家,否则不可能捡漏”,钱先生三十年来为国家为私人经手买卖过十几万件古董,他认为,“一个好的收藏家首先是一个非常专一的专业的发现者。国内缺少实战的专家,不仅没有专门的学校和机构培养鉴定人才,国家鉴定委员会也不能接触市场” 。鉴定家和买家的眼光,一定要有前瞻和市场预期性,因为现在市场基本上无漏可捡,要有眼力、魄力、财力,以诚信、耐心取胜。
4 A! |" o4 [/ n& I2 d9 e7 v4 u( [+ @! ^' [/ h9 z* j*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珍奇特空间更大,一般品增长有限% g5 C; G6 `: b; d; ^
: m2 P5 t7 F9 f( X
  对于海外古董回购的未来,钱先生认为,海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从英国及欧洲来说,很多的古董商在货源上与十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质量和数量来讲不足过去的十分之一。他们无不遗憾地说,卖给你们的东西都太便宜了,我们现在都要到你们那重新买回来。目前市场上不缺钱,而是缺货,找到一件价格都可能是过去的五倍甚至十倍。以万历五彩瓷为例五年前一般品价钱在八万、十万,现在就是四十万、六十万、八十万了,增长的速度超乎想象。
) W3 l+ M9 Y' C) Y
. s3 `& a0 h"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有增值空间的文物艺术品,钱先生认为是珍奇特品,即珍贵、稀奇、特别的文物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而一般的文物艺术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还将有一定量的提升。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海外价格洼地进行回购,假货的更多涌入,让海外文物变得不再一本万利了。
6 h' \& I! G0 m8 n! Z7 x( x" ]% K$ s, |* G3 |6 M) H: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外回购古董必知1 z4 b2 U* A* [  y7 d+ n

( ^1 |  d$ a6 P8 i  应选择信誉良好的拍卖公司和古董商,这些公司通常更爱护自己的荣誉。如佳士得、苏富比、英国菲利普斯、德国纳高等大型拍卖公司。* n/ W) [- L8 O, D2 H, Z

4 B* G" A! y" N7 p  英国东方古董的世界级泰斗Eskenazi,日本著名古美术商龙泉堂也以经营中国古董为长。他们的鉴定机制是只要有三个他们认定的鉴定委员会委员认定存疑,在五年内都保证无条件退货,虽然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极大的困难但是制度上都是公平对待的。
$ D! u' y5 B4 P6 J8 J- ?. P7 u5 w9 r!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卢芹斋 (1880—1957),二十世纪初的大古董商,将许多国宝级文物贩卖至国外。' f" {% l+ G' @) h* _2 J

" }' H; n4 I& E( z7 A$ ~  K  张伯驹 (1898-1982)大收藏家,民国四公子之一。促成《中秋帖》和《伯远帖》回归。
3 |7 m: I, @; w/ ]% N9 o) Z- K
3 b) V; y) _4 p  汪庆正 (1931-2005)闻名海内外的文博专家。他促成许多流失海外的“国宝级”文物回归,如《淳化阁帖》。
( x8 G, i! k0 j
+ y+ ~) j$ k: z  钱伟鹏 国家文物局原驻外文物专家,天物馆馆长、著名瓷器鉴定与收藏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3: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钱经》杂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1 18: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3 20:58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