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910|回复: 11

广东金丝楠薄浮雕惊艳京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9 11: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 w4 t4 f9 l- U) L# b4 S7 m% q, b4 \
《金丝楠薄浮雕--春夏秋冬四季图》之七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 e8 n  @+ K9 n5 Z: n" I
/ r; b6 ^- U  G9 g7 k0 e作品的细节极为精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有幸见到这么珍贵的金丝楠木,已是相当难得,更何况它还结合了这么优秀、精致的薄浮雕工艺,简直太完美了!这12块‘四季图’,我每一块都要仔细地看上一两个小时才过瘾,生怕错过那精美的细节。”昨日,第14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在京开幕,一组来自广东五觉斋的《金丝楠薄浮雕——春夏秋冬四季图》(又名《金丝楠薄浮雕十二月令图》)首度公开亮相,立即轰动全场,吸引了收藏界、工艺美术界的高度关注,家住北京朝阳区的收藏家刘先生对这组作品更是叹为观止。
  r' y0 U" z0 e% O- l7 Y$ a$ {' r+ D7 j4 F; H!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觉斋乃广东唯一参展机构
$ p" a; Y( w/ f. P7 j2 p, M  n/ H  一年一度的北京艺博会历来是中西艺术交流的盛事,受到全世界艺术家、爱好者和收藏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届艺博会着重于入展作品的收藏价值,吸引了德国哈格曼画廊、雅颂画廊(巴黎)私人收藏家俱乐部、朝鲜万寿台创作社美术馆等著名艺术机构的加盟。0 s  I" h( o2 N0 B# V
  经过严格的审定,五觉斋成为本届艺博会上唯一一家来自广东的参展艺术机构,带来一系列珍贵的金丝楠木作品,包括《金丝楠薄浮雕——春夏秋冬四季图》、金丝楠百宝箱等。
" e7 ^6 l; J. p% D$ L5 b4 c# t# {  金丝楠木是中国历代帝王专属的珍贵名木,含蕴幽香,不蛀不腐,被称为“软木之王”,以金丝楠表现中国艺术之美,既富传统文化气息,又显卓尔不群。3 Y9 E  o9 l0 l" B

4 e/ L8 G( p; w- F9 p) ~+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金丝楠雕出传世名画
& O# v4 l& w% {/ h$ I- z1 O8 i" Q  《金丝楠薄浮雕——春夏秋冬四季图》以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的清代宫廷绢本浅设色画《十二月令图轴》为蓝本,描绘的是古时文人在四季中的理想生活场景,意趣盎然。全组作品共12幅挂板,每幅挂板宽约60厘米,高约1.2米,五觉斋雕刻师卢小华历时四载,依木纹理而成雕,在厚度仅为1.5毫米的雕刻面板上呈现出七八个雕刻层次,凹凸有致,保留了雕刻所具有的三维立体感和可视、可触的审美效果。  M% H, V3 B5 g

) i  i* A7 p4 L( e1 e3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了解,当初为了找到这些珍贵的金丝楠木,五觉斋主人郑华星和卢小华在全国寻觅了两年多,最终在江西某收藏家手中购得。金丝楠木不仅坚韧不朽,而且气味芬芳、纹路精美,是薄浮雕艺术的绝佳载体。此十二块挂幅出自同一棵树,且无疤结,弥足珍贵。据称,每块价值上百万元。7 S7 x, P1 ]; ~& l

  E$ F. e5 @+ |) v  意韵深远的惊世之作% @2 o+ X  V3 X/ Q

6 O# s0 N8 u- W  找到金丝楠木之后,卢小华带着8个美工助理,开始了长达4年的艰苦创作。为了保证良好的状态,卢小华每天工作不超过6个小时。“雕刻这样的作品,不仅要求刀法,还要有创意,因此一天下来,常常只能雕刻硬币大小的面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及创作过程,卢小华用“刀刀惊险”来形容,“稍有不慎,不但前面的心血俱废,上百万元的金丝楠木也浪费不起啊。”卢小华介绍,薄浮雕因其薄而又要极强的层次感,需时极长,务必一刀不茍,极考功力。因此,卢小华经常先在废木上演刻数遍,待有十成把握才动真刀,光是树叶,他就刻了不下二十种。
3 a! T  ]' ]# h: C/ l
0 v+ i$ {& _! y0 E* c% ^  在创作中,卢小华融入玉雕、根雕、竹雕等民间传统工艺,将工稳技法与写意技法相结合,在画面布局上也大胆增加上下留白,更添天高地广、山长水远的意韵。“我自认为没有亵渎原作,我竭尽所学去创作我所理解的十二月令,这不是仿不是抄袭,这就是我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监制郑华星表示,作品有很深“卢氏刀法”的烙印。创作期间,卢小华常去钓鱼,钓鱼时的沉思常常让他有灵机一动的顿悟。有一次,鱼钩打在水面上,荡开一圈圈水纹,“我突然悟出如何在浮雕中表现湖面的灵动。”于是,飞奔回去,将这一“顿悟”用刻刀表现了出来。郑华星介绍说:“作品中的湖面尽管是用刀刻的,但也有了画中的灵动,让人有在画中游的感觉。这样的表现手法是卢小华独自悟出来的,没有先例可循的。”
9 N: v$ v1 w3 I
% H. a; j: ?. b- f  o2 o  2010年,这组作品甫一完成,就夺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界最高奖——“百花奖”金奖。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一位负责人说,在人心浮躁的年代,还能有人沉下心去创作出这样的精品,实在不可思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羊网-新快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9 11: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0 10: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0 11: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3 20:55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