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泉社--孙说钱币浏览:孙仲汇9.21讲座记录
, U( y3 H7 a" n: `
% Z% d) Y. I! k6 z! B( w* _# _ * 贴子主题: 孙仲汇9.21讲座记录 & x; Q+ i7 x2 X/ F" j& t2 r# L, m q
1 y1 j- w* U) P- F ayangfei
+ L K# c k. }7 x- X9 c
7 C {) Y% ~$ [
; e, U+ }+ O) d9 O 孙仲汇9.21讲座记录
5 Y+ B) H2 H. z9 K. Y0 K9 D8 j/ {/ Q7 w# h1 d7 ]8 ^: z& s1 t' C4 \) C
# d4 Y% b# R. l; i j
孙仲汇:今天先把几枚11月2日拍卖的东西发出来大家看看。重和是一个标准品,只有一个版式;以前比较常见,现在越来越少。这个钱的起拍价1000元;重和钱的背郭非常有特色。
% u) j6 I/ x- d# ^2 M6 v$ q: g# q. g* W
$ l, e- x+ y* J/ V% _. \
: T5 C4 s' n& P! ]- z
孙仲汇:这两个平靖胜宝是广西铸造的,基本上版式也是固定的,虽然品相不好,其实文字位置都是一样的,是同一个母钱翻出来的。以前说御林军最少,其实是常胜军最少。这种钱很难伪造;用真品翻根本不适合做母钱,自己翻模则变化较大;如果拿真品翻砂的话,就是面目全非了;真品本身就很差,平靖好品相的话就不对了;解放前有人做了批假的,比较精,版别不一样;真钱钱肉比较厚重 4 V+ v, e9 t9 g8 y, I: K; }% C2 M5 ]
0 d9 V4 \ C3 t; p# m( `0 {/ x
6 @, I; b$ v0 v9 x* N# z$ V
8 ]3 B+ k0 g9 g3 E
孙仲汇:这个是泰和通宝和蒙文至元通宝;原来认为一种折五的泰和现在看起来应该是折三,而原来认为是折三的应该是折二大样,我今天带来的是折二小样厚版;前人认为元铸,但也有可能是金末元初一些地方武装造的旧钱,所以造的比较粗,这种东西的存世量稍多,精美的就少了;有一种精美而薄的要分两种,一种是金的精铸品,一种铜质粗的是金元时期的,这两枚都是老生坑;另一枚八思巴文至元以前都很常见,现在不多了,600元起拍;拍卖的东西还有很多
4 p& g9 Y+ `- u! i+ @) V ,很多银币都是从无底价起拍。原来是计划把这次拍卖放到国庆期间,和泉友聚会放在一起,后来因为单位安排不及,只好放到11月2号 9 |; B" x! j# c& \* E, ^
孙仲汇:现在补充下明代钱币;明代是从1368年开始,其实1361年朱元璋已经在南京造大中通宝了,明初实行5等钱制。同样是大中洪武,版别非常多,一共有100多种,很多人都因为收不下去而放弃。有9个钱局,加上纪重的
: K$ A7 H, Y$ L ,一共有100多种,所以价格不算特别的高,由于收集难度大所以很多人多不收,以前张叔驯集了很多,但还是缺几品;以前人想收齐的还有陈仁涛、张叔驯,以前听说某地有人2毛钱找到个洪武背京,就信以为真,现在看来书上的那些都是假的;张叔驯缺洪武小平、大中背京;有一种是拿背文不清晰的北平改刻为京,至今还未发现洪武小平、折二背京,后来发现到两枚洪武小平背京小平,武字有不同,和背济、鄂的接近,真品的武字比较特殊,找不到光背版。据说洪武折二京有发现过,洪武2京未见到实物,看看拓片还是感觉可以;还有好多东西也是近年发现的;历代古钱图说上有个洪武小平济,新加坡陈光扬先生很早就提出是用日本洪武背治改刻;各局风格都有不同,面文应该是鉴定的主要依据;洪武钱还有些光背,折二、当十的光背最少,折三次之,最少的是折二单点通大字,至今没有发现第二品;以前王荫嘉有一枚,和一种大字上十的笔迹如出一辙;很多洪武光背钱都是背字铲掉的,因为当时朝令夕改,这些只是猜测,有待考证。洪武折十光背张叔驯有一枚,洪武还有一种折十型的光背,我曾经有过一张拓;96还是97河北发现了另一枚,原来答应给我的,但后来在市场上失窃了;:洪武折三光背的接近浙江版钱身较厚,还有洪武背三背五
) J. P; `0 e- C% _4 y 非常少见,真品迄今未见;还有大种背三,作伪的水平都很高。洪武大中现代人造假水平特别高,特别是浙江,经常出洪武窖藏;洪武20几年的时候禁止用铜钱,流通纸币,民间必须把古钱拿去换纸币,为避免损失老百姓都把东西藏起来了;洪武右广多左广少,大中洪武的广三更是稀罕。建文年间没有造钱。接下去去永乐
* C9 S- F% c& X2 M 最好的是永乐三钱;现在又发现了一钱,理论上其他几种面值都是存在的
0 v4 ^9 a; X7 V7 |$ ?! `/ a+ c
; p! D+ P7 ~' @# ^6 F: a
: {8 s5 |1 v' D. B 懒禅:折二,是安徽出的
; i8 N% I" L0 U# [4 } 孙仲汇:洪武折二光背以前见的有2种,这种未见;还有面星的。. c! k6 e7 s0 E
孙仲汇:永乐钱里也有厚版 一直到崇祯都有,性质比较难以确定。永乐钱的版式也很多, * ?( d* T: H" [4 a
这里就涉及到明代样钱母钱问题;有的是整个厚,有的是中间厚四周薄。永乐之后是洪熙,洪熙钱以前有2枚,在博物馆里看隔了一层玻璃,这东西是罗伯昭捐给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这枚已经很熟了做拓片都很困难,是真还是洪德改,还是一个疑问;有可能是改刻的,拿越南的洪德钱,另一枚是宽边小字版接近洪武钱,被张叔驯带到了美国,没见过实物实在无法下结论,再往下就是宣德,宣德没有精品,省一德是安南钱;以前有种省一德,我见过实物,很粗糙,有可能是边炉,也很有可能是越南钱,以前还见过一种折五型宣德 2 L" P: v0 U' Q9 R3 e
我看应该是老假;正德钱非正德年间造 应该是万历时候开始造的,最早的一种是光背白铜小平,通宝二字就是万历的写法,能看到万历年间的目前有三种 6 o# d; K# N& L3 I& j8 X6 Q
以后造得就多了,属于压胜钱范围了。有一种弘治通宝二字隶书,开元改范,目前看来是越南钱,版式很复杂,在日本见过弘治母钱,明样钱接近母钱的还能看到。上次有人带了一枚万历上星的问是不是母钱样钱。
1 F7 L }7 Y% B' ^* w
2 L3 \! ]' X# U& ?5 d7 @* r5 l" l% E/ I2 F- p
孙仲汇:我今天也带了些万历给大家看,第二排中间一枚被修过特别精美;嘉靖钱的版别就多了,南京博物院放了一枚嘉靖雕母;嘉靖雕母是83年发现的,我那时到南京博物院,发现这枚斜立靖当十嘉靖,一点铸造痕迹都没有,斜立靖,非常标准,没有半点翻砂痕迹,我临走的时候终于允许拿出来给我看,一下子呆掉了,正面还没什么,灰多积了三十年非常厚了,背面的刀痕还在,一看就是很漂亮的雕母,是嘉靖钱中最好的一枚,这枚钱应该是中国最早的雕母了,而且是呈样用,这个版式没有正式发行过,是钱局中一流的工匠雕的;我临走的时候给他们一些资料,让他们发表;除了这个嘉靖钱钱中最少的是二钱,其次是3、5钱和十一两,原来说有一钱,后来发现是假的,还有嘉靖重轮大钱,是开炉钱;嘉靖重轮重郭西南地区出的比较多,嘉靖小平钱版式非常多,没有底的;万历有种背天版,有的背无字,也分很多版别,王荫嘉找到过四五个版式,现在连万历背公都很少,公字有很多版;万历背决也有很多种版式
. j- C O7 @6 H" W7 l2 i/ w 大字小字都有;张公午先生挑到过一个万历雕母,挑钱前必须要问价钱;张先生挑出一个万历雕母,张先生是刻图章出身,所以对雕母和母钱有特殊的认识;马定祥先生经常到杨成麒先生那里挑崇宁,大家都有被捡漏的时候,一次挑5、6个,把小的大的找出来,回去后告诉老杨:我挑了个铁母,故意逗他。那时候玩钱的人实在太少东西多得不得了,张先生后来把这个钱送给了他叔叔张季量,后归历博;万历刻花钱有很多,这类克花钱在北京天津最多;:当时那些地方都有专门的刻铜工匠;唐代刻花是刻的最好的,有富贵气;万历折二有一种孕星、上月巨星、一月三星的,比较少;我帮博物馆找到过一枚俯月三星,现在还是孤品;还有万历背月的,也是很少,万历钱中还有很多疑问:比如万历背户,没有看到开门的真钱,万历背户现在所发现的都是假;还有万历上河和上鹤,万历上河和上鹤只有日本见到,生平未见。
. C' h2 P! c E8 H5 ]. ^ Y- b5 I0 i. H 万历矿银从万历24年开始;万历皇帝经常要留一些私房钱,一共开了10年银矿;所谓的开银矿就是:太监跑到不当管家里有钱的人家里,说你家下面有银子,要不交引子要不挖地基;这10年间造了些银钱,一种是万历年造
* e/ i. q$ K8 Y/ s" x0 ]5 J+ h# q- w1 \ 背几钱,估计从一钱到一两,分大小三等,最大的也只有22毫米左右;一种是万历通宝背矿银小钱,比小平小,这些钱原来发现不多,现在陆续有发现,文字和行用钱有区别,有的就出在四川,河道挖沙过程中发现了银钱,同时出来的还有其他银钱;有枚崇祯年造,第一眼看象假,但仔细看制作和明小平钱是一致的,文字是崇祯钱的风格但又不完全一样,没法伪造,以前也没发现过;嘉靖有否银钱目前无法证实;泰昌中最少的就是宽边折二泰昌钱,嘉靖折二有种光背,文字和二钱略有不同,目前仅见一枚;:泰昌小平心泰有大字小字版,小字少;泰昌背月也少;有一种戏做割裂钱,钱局中工人戏做而成,当时造钱是亏本的,泰昌根本没造过钱,实际上泰昌钱是天启年间补铸的,到了天启年间,从天启二年开始铸天启通宝;元年末天气样钱已经出来了,文献上有明确记载,当时有明确规定一枚钱要重一钱两分,我上次说过最少的是一钱一分,王荫嘉有枚大字是仅见的。天启钱的版别就多得没法说了;我曾经找到过万历的正足宝,王荫嘉就有枚天启白铜母钱
* G0 L {: W5 T8 I 非常精美;还有种鬼天启,王荫嘉有母钱,天启还有些名誉品,上京,上密,上二下星等,谱上有枚白铜在上海博物馆,老一代认为是真的,但现在看来从文字形制根本没法放在一起看,银的徐天启折二是否存在也值得怀疑;天启折五大钱特别少,有一枚特别精,是沈子搓的,现在在北京;有一种折二天启上星,出在福建,这种折二字体是标准的官炉,有种大小介于折二小平之间,性质也难确定,有可能是后期的折二钱;启有种折十右二的,有可能是私铸,文字很差;天启小平中最有趣的就是一钱,有大写小些穿左右上下的变化,现在有人造假,就是在石灰坑包浆上进行改刻,崇祯钱也有这个情况;小钱的版式非常复杂,有的也造得特别厚重,重量超过了6克,直径达到26mm,可能是早期的东西;还有背后满文的 * U) m8 R, A+ {) ^7 x/ T
我觉得都是私版;崇祯大钱一般是重光背的,天启大钱改范;崇祯也有种大钱十二两,还有上草书寿,以前都认为假 现在看来都着真,就是性质问题。$ [( N& I, p9 J, O% w$ }
% `* J& H: ~+ s; b6 {" |
1 q$ S& ^3 _+ ?, a) U *胖胖碧海:折五
X% ]- D: @; ?% X7 b# I
5 ^2 A2 d* Z- K/ }1 z0 Z" n' w: x7 _
2003-9-20 21:58:49 鲜花(0) 鸡蛋(0)
9 ~7 l3 G. R; E, |9 n7 H X' w!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