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787|回复: 10

黄花梨让海岩没钱买股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6 10: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9 m0 X  d  P4 C$ J6 |: b
2 a* i+ H3 `' j+ ?7 Y& `$ V; l
明式海南黄花梨  素身三屏风罗汉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0: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8 s6 c' Q4 H* y6 [; X7 D

: |1 B7 H% ?' \# p
明式黄花梨拼格拦河草花纹棚架大床' ~+ k/ A: G3 j& v7 l8 u2 E
4 Q2 _7 V/ Z$ B' u/ `4 a, Y
4 g& J2 O' u8 I0 q; b;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0: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借黄花梨家具“大隐于古”
, D* i" s- D2 L3 e( s' r  在文化界、影视界呼风唤雨的海岩,在收藏界同样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因为对黄花梨家具的爱好,海岩不仅陆续收藏了上百件精美的黄花梨家具,更是耗费多年时间,在北京城郊筹备了一座黄花梨私人博物馆。
! L: X" X, P: H4 E5 [, Z$ K  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海岩直言,自己当初进入收藏圈时,从未想过靠它挣钱,反倒是搭进了全部身家,如今黄花梨和十年前相比已经涨了上百倍,他也从未想过往外卖出,“有人说我聪明,也有的说我傻,让自己这么辛苦,买个油条都不舍得,这么折腾是为了什么。对我来说,黄花梨已经变成我新的事业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事业。”! V2 ]( o4 Z& W; c/ W
  策划:刘亦凡  撰文:记者 林芳  供图:受访者: \0 O! N* S3 o1 Q% [4 \5 l
9 x! T1 Z0 r* d$ O& {  o$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0: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缘起
/ g; w0 O- A% K6 C  10年前中的毒至今未消# @3 J8 X1 d- V! x( H% h6 m/ {
  海岩透露,他对明清家具的喜爱源自10年前的一次偶遇,“那时和几个朋友路过北京燕莎的元亨利明清家具店,我想下车去看看,朋友们说那里卖的是黄花梨家具,看了会中毒,就拔不出来了。听他们这么说,我更要下车一看究竟,果不其然,这一看,中的毒到现在还没有消退。”海岩笑称,可能自己年纪大了,审美口味也慢慢向自己的本土文化回归。
  k# g3 T3 k+ o  `$ s$ }5 S6 x  收藏界品类繁多,海岩为何独独偏爱黄花梨家具?对此海岩笑言,自己入行晚,精力、资金都有限,收藏不如精一些,“我最初就定在了中国传统家具范围内,主要研究学习明式家具。在明式家具中,主要收藏黄花梨家具。在黄花梨中,主要收藏新仿黄花梨家具。因此,当前在收藏新仿明式黄花梨家具的人群中,我的收藏是有些影响力的。”$ J2 g6 a8 y- l) j
  海岩说,他喜欢明代黄花梨家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文人情结,“你看黄花梨的纹路行云流水,华美而且绚烂,千百年的风雨铅华,在她的光泽及木质之中留下鬼斧神工,台风扭曲树干形成的错节纹,枝杈疤结形成的鬼脸纹,还有麦穗纹、蟹爪纹、山纹、流水纹等,古人运用各种仿生的想象将这些纹路比拟出来,足以让心领神会的美妙意境沟通古今。”& s. W; f# ]+ L

$ ~. x+ U3 O&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0: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计划  A  r; f+ z7 S% e& V/ l7 x
  私人博物馆让年轻人1 l+ g' }+ Q1 _7 u0 D8 B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5 x: _5 @' ]3 X/ a2 e, x( [7 t* H3 ~! e& c  }# E, R; J1 C  D% O3 I4 ]
在众多黄花梨收藏者眼中,海岩眼界高逸精准,购藏渊深海阔,家中尚有更多的仿古家具精工重器秘而不宣,从未对外公布展示。不过,在海岩筹备多年的黄花梨私人博物馆中,他计划将自己所有的藏品都纳入陈列范围,给收藏找一个安置的地方,也可以向公众展示。" w0 O3 o7 G# O$ x9 m

* `2 ~  ^3 v! g  y, k, d海岩也说,现在年轻一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我曾经在一个鉴宝节目上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拿着一幅著名书法家的真迹上节目,在场专家都认为这是稀世珍宝,这位年轻人特别高兴,他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幅画卖了换iphone4。西方文化以高科技投合年轻人的心理需求,现在越来越强势,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正在逐渐边缘化。”海岩表示,博物馆开办后,“希望年轻人可以把这里当作感受中国文化魅力的场所。”# `# l" i/ Z; {2 }3 k& u
+ t/ A5 O: L7 S3 h8 `7 q& t
海岩透露,他的黄花梨私人博物馆整体建筑面积近16000平方米,明年完工。当被问及这些宝贝价值几何,海岩笑说:“说实话,我自己也不清楚。总之这些年的绝大部分收入,都给黄花梨了,现在行情看涨,我也从没问过市价,压根没打算往外卖。黄花梨已经变成我新的事业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事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0: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益处  爱好能让病不治而愈; X9 Z) g! z: V
  r/ D% @5 b  }  v% W5 n
海岩透露,当初他四处收黄花梨家具时,压根没考虑过升值,“当时海南黄一市斤一百多块钱,很多人劝我别收了,肯定没上涨的空间。但我纯粹是出于喜好,没想到这些年涨了上百倍。”海岩还透露了目前黄花梨收藏市场的一个有趣现象——新的比老的更贵。“资源越来越稀缺。你看翡翠也是老的便宜,新的贵。还有一点,越南黄和海南黄的价格在快速接近,以前是海南黄贵,现在海南黄几乎没有了,没有交易自然没有价格。”
* b( N: z( E: Y
& m/ X( A% n1 [: H+ |, l. v海岩刚入行时也吃过不少亏,“比如把越南黄花梨当成海南黄花梨买了,把品相不好的当好的买了。而且有时专家们的观念是相反的,你要自己判断。”
2 `8 g" y: c3 |8 P1 I/ _% y- e; ~+ {1 [
从饭店董事长、作家到收藏家,海岩直言,自己每天看的都是报表、合同,根本没时间养心养身,收藏黄花梨是他的唯一快乐。“中式家具有一种文化传承,每次欣赏都会有新发现、新感觉,别人是大隐于市,我是‘大隐于古’。”他还调侃称,黄花梨还能抵抗自己的轻微抑郁症,“有一段时间我看见什么都烦心,医生说可能是轻微抑郁症,不是多大的事儿,要是有一个爱好,病就能不药而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0: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趣事  黄花梨让他没钱买股票$ c1 E8 B3 p- E$ J4 _8 D# |- M

- R* x2 s" ~6 P/ A6 P% ?海岩笑说,黄花梨曾让他没钱买股票,“在我开始收藏黄花梨几年之后,股市就起来了。当时周围很多朋友拿钱进股市,而我却没有钱了。买名车、豪宅的钱如果买个黄花梨条凳该多好。”
. @! X/ ?) ^! U4 V* v( O  \5 T9 z; q4 }
对于收藏者来说,最大的遗憾就是错过,海岩也不例外。“因为黄花梨诱惑太大,我曾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去看黄花梨只带来回打车的钱。这样,看到中意的黄花梨家具,虽然心痒,但只能忍下。隔一周再去看,如果仍然爱不释手,那么第三周就带上钱包。但有很多次,第二周去看时,那件黄花梨就已经被人买走了……”有“错过”的遗憾就有“捡漏”的意外之喜,海岩透露,有一次拍卖行公开拍卖黄花梨家具,竞争激烈,本来他没抱任何希望,没想到竞价对手被一个朋友电话影响了注意力,拍卖槌落下,他也因此获得了一份意外之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0: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贴士
; O. I2 F: E3 \上好的黄花梨没有一颗铁钉
5 t( |( d1 c, n( G7 W+ c! [9 r
* d2 E- \. O& h1 H: K海岩也为初入门者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辨别标准,“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属于同一树种,但前者的收藏价值要高出许多。海南黄带有药材的降香味,颜色过渡自然,而越南黄气味比较刺鼻,深浅色彩比较明晰。而且购买时最好找专业人士陪同,遇到差价较大的家具,千万不要贪图便宜。”海岩说,时下以花梨、白酸枝冒充黄花梨,以海南黄的价格出售越南黄等现象非常普遍,“如果收藏者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审美能力比较欠缺,是很难收藏到具有艺术价值的家具的。”
0 q# V; u5 Q% N6 {( O0 C# y& n5 c
8 R5 ^' `( L8 f7 a- Y: T7 c/ T- s3 K( J4 F) r7 A- [6 U
海岩说,一件黄花梨家具是否具有投资和收藏意义,应从材质、款型与品相、工艺三个方面着手。“材质方面,以海南黄花梨木家具为首。品相,则涉及木材纹理和结构比例,是否文雅端正、协调优美。工艺涉及更多,例如开料、木工、雕饰、打磨、烫蜡等。以木工中的榫卯结构举例,传统家具所有木料的衔接完全是木与木之间的嵌合与制衡,依靠人的智慧与科学的结构搭建而成。一件上好的黄花梨木家具,应该没有一颗铁钉。”3 M# U6 x2 R4 D2 w* I7 T% g$ L
  z! ?/ V" S# t0 c3 @. G' O9 N# y
十年间,海南黄花梨的价格涨了上百倍。不过,海岩不赞同人们现在“入市”,“收藏一定要量入为出,去年嘉德秋拍,一件明代的黄花梨交椅,六千二百万,太贵了。如果你现在收,不如进我的博物馆参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0: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 大洋网-广州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6 11: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藏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6 13: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6 17:05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