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3863|回复: 21

螭龙在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7 13: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上古氏族社会的图腾;亦是中国古人心目中一种威力巨大的神物,自古有伏曦女娲交合繁衍为龙的传人之说。《说文》形容它:“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龙纹在铜镜上历代广为应用,且变化丰富。 ! q* f2 P& J2 f( B7 R

3 C3 w2 A  k8 d2 e: f6 o在中国古代铜镜中,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龙的图案,此后历朝历代都不乏这种纹饰。但龙纹的形象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所以,龙纹镜应该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来加以纵向的研究和探讨。
  |$ O/ }" ^! y% Y
7 H5 s' B6 {$ J7 n+ L) k5 H7 d春秋、战国到秦汉前半期,铜镜上的龙纹与现今我们常看到的龙纹不同,属于夔龙。何谓夔龙呢?我们不妨先将目光移到商周青铜器的纹饰和古代文献上来。在商周铜器的纹饰中,我们可以发现,龙纹是使用量最大;形式演变最复杂;流行时间最长久的一类纹饰。这种纹饰自北宋王黼的《宣和博古图》以后一直被冠以“夔龙”之名。多种古代典籍,如:《庄子》;《山海经》及《说文解字》等均对“夔”这种传说中的动物作过描述:其貌近于爬行动物,身形似蛇,有鳞片,无脊棘;头亦似蛇头,近三角形,有叶状的耳及翘旋式的眉角或螺旋式锥形角,间或有须;大多具有一支尖锐的弯月形鸷足6 \! _' ~' t" `; M5 a

* @: @9 n1 F6 v3 Y6 s8 O
7 E7 I9 D" F; U6 W(图1)。若作盘曲状,则又称为“蟠螭”纹。
) @0 H" n6 b. d1 }' S! B4 m) L9 w5 `+ _, }4 S! u
春秋战国时期的龙纹镜主要指蟠螭纹镜和夔纹镜两类。此两类镜均为圆形,地纹为云纹或雷纹。其中蟠螭纹镜的排列方式可分为缠绕式与分离式两种。根据蟠螭纹镜中纹饰的差异,可以将蟠螭纹镜分为以下五式: $ P( \4 d4 A1 i
+ M* M- C6 I0 ?- F/ Y7 E1 E0 {" H
1. 蟠螭纹镜  三弦钮,圆钮座,座外有凹面环带一周。在整齐的云雷纹地上有三对蟠螭纹作缠绕式排列。蟠螭由突起的宽且平的单线条组成。素宽卷边3 z" e, \* B1 s) s' d
+ _+ Q2 X6 \7 A7 P, N- q( ]# j
(图2)。另有一种纹饰与前述相类,唯镜钮有别,作半球形镂空钮,透雕圆钮座
" j$ p  I$ r* n% B* Y0 Q
2 K* R8 U+ n9 p5 K. z$ F4 ]: \
' C# E# H3 `# b* |* b7 g' |$ U# b(图3)。 ! F: S( \2 i' w9 b
& Y$ m' K0 _" }. n( v
2. 四叶蟠螭纹镜  三弦钮,双重圆钮座。地纹为不太清晰的云雷纹。钮座外圈伸出有柄四叶,将主纹分成四区,每区一变形蟠螭纹。素宽卷边& C8 z3 [1 c5 X4 K2 j9 d/ j! y* [* g

; v" ]% U7 t4 W& i2 P(图4)。另有一种圆形素卷缘镜,圆钮。缘内侧饰绳环纹。涡状地纹高突粗放。以四个双叠叶纹分区,每区饰一对单线条缠绕式的蟠螭纹
0 e/ Z: p/ c1 N8 D: q- J6 d6 E
2 }- t5 e: _6 O" k& H(图5)。 & g9 b7 N1 L; {/ F
0 s# A* }. ]6 |) F
3. 蟠螭菱纹镜  圆形,素卷缘。三弦钮,圆钮座。座外有凹面环带一周。云雷纹地,地纹上有三组蟠螭伫立在环圈之上,其躯体或尾部作菱形折曲,使纹饰更显生动
# O; v* s  I" Z% C1 {
% i9 H; b. K: v) P2 t# {2 o(图6)。
, {5 [  f1 F+ q7 ?8 F4 m: e8 v
) J! P% y/ W: }" h) O: a4.云雷纹地蟠螭连弧纹镜  在细云雷纹地上配置蟠螭纹,其上再饰以凹面宽带连弧纹。镜背形成三层花纹,精致美观
- I& h) s* G( j, _4 d& o
# N7 z+ h) ^' d! p& b* Z: n7 E8 C(图7)。
1 z2 X, L* F* ~% j1 y# |# C5. 蟠螭透雕镜  此镜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特殊工艺镜,又称做夹层透纹镜。由面、背两层合铸而成。镜面光亮;镜背则是一层透雕图案。蟠螭透雕镜有方、两种。常见小环钮,圆钮座。钮座外为透雕的蟠螭纹, 螭身作S形盘曲,相互缠绕。素平缘
" l* I4 P! H% u7 V( a% n" Z1 H1 y  [$ {

& T/ G/ ]' H* x& |(图8)。
" s( x* {% V, s4 A$ j春秋战国时期龙纹镜的第二类即夔纹镜。它不同于蟠螭之处在于夔身不盘曲。夔纹镜为弦钮,圆形钮座,主纹为三夔纹,夔各以一足附于钮座上,躯干部分团曲成菱形,首、伸长,尾倒卷,勾连云纹地,间以规则的细点纹。缘为十一内向连弧纹组成,宽素平缘. V+ _: `& q* ?1 O( [1 C) c. P5 r
$ s3 e7 @& M9 u+ j$ l! e
(图9)。 8 J5 R# k1 z3 k. [, F1 r
% i2 }; }- x( _6 p/ a0 z
汉代被誉为中国古代铜镜发展史中的繁荣期,获得较大发展。西汉武帝以后新镜种新纹饰层出不穷,艺术表现手法也有新的突破,一扫战国镜那种严谨细密的风格,在铜镜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些新的突破在龙纹镜上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汉代龙纹镜可分为夔纹镜与龙纹镜两大类。夔纹镜又可分为蟠螭纹镜;蟠虺纹镜;四乳四虺镜;双夔纹镜。下面我们来依次欣赏。 % K% D1 Q! u$ Q1 C3 v
1)缠绕式蟠螭纹镜  弦钮,素圆纽座。内圈为匕面素圆带,主纹是三个或四个涡化程度高的互相盘绕的蟠螭纹;有的铜镜蟠螭纹躯体为一圈宽弦纹所横断,弦纹上有的饰四乳钉纹或四叶纹
4 r& I& B6 Y! @; a
/ W! H5 r0 f$ ~$ m% N
5 B- v! w* @; ?) X$ i% X(图10)。 4 J) `5 w; J0 q4 }/ l' Y
( ?% q+ }2 V5 e' F$ p. W5 B
2) 间隔式蟠螭纹镜  弦钮,蟠螭纹钮座。钮座外多为铭带圈。外区双线或三线式蟠螭纹。蟠螭纹多以四叶间隔。铭文结句不少是一条或两条鱼形。以“大乐富贵,千秋万岁,宜酒食,(鱼形)”为最常见/ c, C; H" @/ c8 B+ [

  _6 s' B* _, R7 D
  p* u% B' v0 X3 s0 n# r8 w" `(图11)。 4 f. M* X' e: ^3 B

$ Y! G+ M5 H/ y' R6 w, M: M3) 规矩蟠螭纹镜  弦钮,蟠螭纹钮座。座外双线为框, 格内配置铭文。方格各边正中向外伸出一双线T形符号,其对向为双线L形符号,方格四角对向为双线V形符号。方格和规矩纹将镜背整齐划分为四大区或八小区,其间配饰主题纹饰蟠螭纹,蟠螭纹也是双线式或三线式。铭文多为:“大乐8 X: b- L+ Z1 f1 M&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7 14: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7 16: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郅强果然是年少英才,前途不可限量.你的"螭龙在镜"文章写得不错.谨提几点建议:----- 引证有方,但发挥艺术想象力及俗话文不够到位.                        ----- 解构还要条理分明,把螭龙变形特征与时代艺术性语言从大处着眼,细处写实.要学会用解构的思路,把螭龙变形的初创到成熟至完美,形成一个间性结构,有助于把握螭龙图形的理解.就镜说镜有点牵强.                        ----- 用自己的表述性语言,不一定要用别人著者贯用的语词句型.我个人认为,在组织鉴定语言和欣赏语言时要分开有度.不能笼统和模棱两可.“一字之差,词气迥异”.                       -----  最好用自己的笔触,画你所要表述螭龙在镜
. d2 P! A' E) _7 a3 Z的内容,如形状;色彩;空间.把自己的观点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和评价.                        ----- 再就是对历史的纪年中对铜镜的表述,要认真对待.最好不要并列或跳跃,跨度太大,没有连续性不好,因为铜镜螭龙纹每个年代都有.先就写这几点.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7 17: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  作者:花无缺 , b8 O! E& ^6 |/ v  L
--  发布时间:2005-11-7 14:10:34
9 W% J  K5 E- F( ?' W3 \3 i$ f
--  
. K% [4 U- Q+ o0 V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7 17: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但有几面与我都是失之交臂,很是痛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7 19: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李郅强)螭龙在镜

张牙舞爪 、带翅膀的宋代蟠龙铜镜
( m; J7 B) a: |: m/ r: M2 X
+ Q+ u. _* n- d- z
( a, H/ e* b' C( {+ E" C( m9 x5 B& w1 Z& K$ ~+ d- z1 j

4 o( U$ _& ^. }  t: z( ~' B# d
) G6 k9 S8 ?3 G& Z, J2 _)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7 19: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龙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8 01: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8 11: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喜欢在2005-11-8 1:33:43的发言:
( w( ~/ L2 Z8 ]$ `$ i
% o6 ?( j- N" B- o. I! J好文章,学习~~
* W; y5 W! S) S  Q; t! q- R! m% F
) }  E4 J% ?1 m% n9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8 12: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气好浓赏金版主评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8 16: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小李老师学习,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19: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赏金悦镜在2005-11-7 16:12:45的发言:! Z3 m5 ?6 x$ {. M
3 {( v4 @+ ^4 _. A" E( T
好好,郅强果然是年少英才,前途不可限量.你的"螭龙在镜"文章写得不错.
5 c' G# i6 r  ]5 s4 h6 {6 c谨提几点建议:----- 引证有方,但发挥艺术想象力及俗话文不够到位./ C1 t: ]2 ~# g* P2 K
                        ----- 解构还要条理分明,把螭龙变形特征与时代艺术性语言从大处着眼,细处写实.要学会用解构的思路,把螭龙变形的初创到成熟至完美,形成一个间性结构,有助于把握螭龙图形的理解.就镜说镜有点牵强.
, U$ m1 h3 K6 K                        ----- 用自己的表述性语言,不一定要用别人著者贯用的语词句型.我个人认为,在组织鉴定语言和欣赏语言时要分开有度.不能笼统和模棱两可.“一字之差,词气迥异”.$ e# _; [) |9 d6 ]% T. F5 ~
                       -----  最好用自己的笔触,画你所要表述螭龙在镜
4 N. U5 Q0 C" t& b; h. Y的内容,如形状;色彩;空间.把自己的观点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和评价.
" w/ S3 h. \9 r" ~; M; M+ _" q: O8 c                        ----- 再就是对历史的纪年中对铜镜的表述,要认真对待.最好不要并列或跳跃,跨度太大,没有连续性不好,因为铜镜螭龙纹每个年代都有.
9 D6 h8 d) }; ]先就写这几点.供参考.4 c, w! q) P$ T, [
                        

# \/ r' F# c* h: k* d1 z% {9 U2 }! B3 j7 o  G3 z
感谢悦金赏镜老师的精彩点评,晚辈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悉心接受的,也感谢各位老师对拙作的不吝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8 19: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17: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品读了,受益匪浅!十分欣赏这样对铜镜纹饰纵向的,专题的研究方式方法,值得学习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18: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18: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多谢!!![em27][em27][em27][em27][em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9 19: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宝晋在2005-11-8 16:50:19的发言:
4 f; d1 [& n% N' k1 i向小李老师学习,致敬.

6 V+ J) c* N! a
9 M! V+ q( F1 J3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8 05: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7][em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3 00: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抱鉴阁在2005-11-8 11:19:53的发言:
8 t1 t6 S8 L8 ]5 e4 h  Q/ a- y]

6 f3 D2 {, _; _$ z# D4 L7 X, s; F!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3 06: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铜镜玩到这时候刚玩出一点味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7-2 20:10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