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一古墓墓主身份或为朱元璋之孙伊简王; ?1 U& i4 i9 N$ n- r! a' H3 s
. k# W, V) X: a: l: P* q1 K/ I% H) _' Q7 @
0 H" y3 i( X+ V; U
* U8 p* e' P- g. E. B. x. c1 u
+ I9 ~2 p; i. k7 [
# M# w- h ?% @5 X( {/ ?# h1 ~ 在高新区辛店镇老井村,有一座古墓,古墓前方有一块石碑,其上刻着“明伊简王”几个字。多年来,老井村的村民都不知道这个“伊简王”是何人。近日,记者走访了有关专家,解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2 P$ R) K# E, l$ l
) F9 |! Q G- v# u 墓冢石碑字显身份+ R. t, A& \9 ~% `' g6 V- z
# ~$ B4 H1 S X2 d) V+ p, S/ k
近日,记者来到老井村,沿着村里的小路一直往北步行20分钟,就看见在路北边的麦地里有一个土丘。“这个冢就是伊简王墓了。”75岁的村民赵克彬介绍。3 l0 S7 L. K# \. o9 @3 G% a
+ I' K. U& o8 ?6 l0 {3 c 墓坐北朝南,周围全是麦田。赵克彬说,小时候,他常常和小伙伴到墓旁边玩。那时,墓高30多米,占地10余亩,规模宏大。20世纪40年代初,为了躲避日本人的追杀,村民还进入墓室藏身,“我清楚记得,墓室规格很高,分为前厅、过厅、后厅,后厅还有两个石棺。墓室内宽约8米,长约20米,高约4米”。墓地外面,还有10余块石碑,现均已不见。1953年,墓地大部分被辟为农田。
& h# }& Q" z7 \/ u
# g l3 n) ^- A3 b4 [' } 记者在古墓前方看见了一块深埋在土里的石碑,石碑裸露的地方刻着“明伊简王”几个字。
2 L0 K j/ g l/ i! ]3 H4 o+ b3 m, z. I7 R
对于这个伊简王,村民都不知道他的具体身份,他们说从墓室建造情况看,墓主人身份应该十分尊贵。
" @$ O$ B# k/ `! L0 T& f
, c* {, `3 S. n9 ~ 墓主人系朱元璋之孙
$ e; r5 @) B# G. g/ T/ V) p) ^! L6 i* _% ^
那么,我们眼前的这个古墓究竟是不是伊简王的墓呢?就此,记者采访了洛龙区档案史志局局长马正标。: |2 ~" |) B+ v) b, n4 s
; M+ N% U0 c, @( X) y r0 l 马正标说,据《洛阳县志》记载:“伊简王墓在县西南三十里三山之阳,妃谢氏合葬。考得在西南路老井村,墓周四十二弓高五丈墓六分一里二毫,地九亩三分四毫计……”这说明伊简王就葬于老井村。《洛阳县志》记载的墓地面积和形制和村民的叙述十分吻合。因此,可以推测这个墓就是伊简王的墓。% w/ k: k# i$ a0 m& \# V* G
4 W5 G. z7 J3 r( h 对于伊简王本人,马正标说,据载,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为确立其特殊的身份地位,他对皇室实行封藩建制。朱元璋庶二十五子朱木彝,封伊王,居住在洛阳,史称伊厉王。伊厉王死后,其庶子朱颙炔承袭伊王之爵,即伊简王。伊简王在位38年,50岁卒。. k6 Q; F) _* }* V+ m
; y! P5 t+ e$ T ]6 T 朱颙炔嗣位后,“纵中官扰民,洛阳人苦之”。河南知府李骥以法治之,他十分恼怒,事事为难李骥,并提出非礼要求,李骥秉公处事,不屈服于他的淫威。某年冬天,李骥于四更天才到王府向伊王行礼,伊王以其来迟,将其戴上枷锁投入牢狱中,久后才得免。
7 Z/ m) E5 N1 [) m! u/ I
- k; `6 f) e8 |9 M5 q& Z6 l4 e 马正标说,这是洛阳鲜为人知的一段往事,过去的洛阳地方官员,为了维护百姓利益,不惜触怒权贵而付出惨痛代价,应该受到后人的尊重。
; G; Q7 p* ~( R7 q. [
/ u- p% \3 Z4 H, E8 C 本报记者 王晓丹转 1 O& |& ^! X" G, { I2 b& }& s$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