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说~~% o; l* s" X" _5 e- T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藏族人,带着家眷、随从来到了大凉山深处,在当地最大最高的大山之巅,修筑了山寨,占山为王。没出两年,方园百里都被其所控制,巅峰时仅看家护园的家丁就有近千人。。。后来,这寨主养成了杀人的嗜好,就连自己的骨肉都不放过,民愤极大。其它寨主、头人借机联合官府,里应外合,终于将其斩尽杀绝,炸毁了山寨并将其付之一炬~~~% @+ a, V# i6 E9 \; T: E& P, O% O
这故事听了很久,心里老是有个疑问,一个外乡人,跑到彝家山寨居然能称王??? 琢磨了半天,想想这也许是传说的奥妙之处吧,因为一切都似乎无法考证,也没人去考证它的真伪,传说也就越传越说了+ \/ P c2 {0 }" Q6 U E
冬月的一天,成都冷得受不了,闲在家中闷得发慌,想起了那片春天栖息的土地,去那里正好可以避寒又可以去听些稀奇古老的传说....
5 D2 `$ p7 r- Y9 P- c9 W# c* c 走进彝家,彝家人杀鸡备酒非常热情,这里吃饭,不用饭桌,酒菜就地摆放,大家或蹲或坐围成一圈,全没有城里人吃饭时的条条框框;粗犷、自在、随意、别有风味;特别是彝家人做的“坨坨肉”,不仅肥而不腻、鲜、香、入口化渣!而且块大,赶口,过瘾;彝家人喝酒就像汉族人喝茶,有事没事就啜两口,不用吃菜。百分之八十的成年男女都是烟酒双开,难怪彝家人大多性格豪爽。
* w& r2 B3 K5 U) Q 酒足饭饱之余,朋友请来了当地的一位长者,来续讲那古老而又残缺的传说,这老者个头不高,穿着彝家人特有的披风,干枯无神的双眼上方裹着厚厚的头帕,黑亮而又干瘪的脸上就像刚犁过的黑土地,沟壑交错。含着旱烟的嘴,时不时冒出几句彝语,像是在跟我续说那传说,又像是在喃喃自语。我听不懂彝语,只是默默地看着他,等他说完,朋友翻译说:他说的那个山寨,就在村外的那个大山上,你要是有兴趣,不妨去看看。
' W4 K \, E/ `7 Q3 v 这一下,我那被吊足了的好奇心,终于有了发泄的理由。甭说那么多,弟兄们开路!" T3 ^; ^: z( S2 o6 A; ?7 i
来到山脚下,望着高高的山巅,恨不得一下子就蹦上去,朋友反复说,至少要爬两三个钟头,行么?我笑笑,别这么婆婆妈妈的,上!
+ B. Z7 J6 V& @: t! G% J 呼哧呼哧爬到半山腰,望着湛蓝的、没有一丝云彩的蓝天下的那个山头,很近又似乎很遥远,再看看脚下风化了的碎石山坡,稍不留神就会滚落下去,心里不免嘀咕起来,上面真有传说中的山寨么?那时的人干嘛不在山脚下做窝?跑这大山尖上,怎么生活啊?真有些爬不动了,可来都来了,总不能半途而废呀,硬着头皮,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和狂风,气喘嘘嘘地总算登上了山顶,果不其然,一到山顶,就看到了废弃的城墙,虽已残破,却仍不失当年的宏壮!' E$ p; [& G# G; I
一阵探测选点之后,很快大批的瓦砾浮现在我的眼前,瓦砾下是厚厚的灰烬,灰烬中依稀可辨女人的服饰与用具,一本烧毁的纯金写就的藏文经书残片,彰显出当年女主人的地位与容华,只是这一切,都随着那一把火,墙橹灰飞烟灭,永永远远地消失在宇宙之中。。。。
6 z" Z8 ^' ~3 q/ }+ \2 o/ Z几百年后,一个外乡人再次走近这座山寨、走近她的身旁,拾起了她曾经珍藏的蝴蝶。。。。。。- G7 h( G d7 K,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