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本人掘 雕 远古名贵根雕《天马》图 文简介与认知 ' [ K) _4 h+ [# H
6 O5 K# _( u; v) p: Y% A
诚信待友 2014 06 27 创作于长沙市 " A% K! R |0 m2 w1 i3 i
: y" M5 s' b& w9 {) I, _
图1 带有机片罩的正面全景图
5 s" H; r2 Y$ D, h. m7 |
: s" |% x# L3 _- H) ]2 ]1. 概况: 这是我在“坚持不懈寻掘名贵树根的故事(原创)”一文里,“艰险寻掘与心愿成真”部分讲到的、最先掘到的两个小树根中、酷似马的树根。它位于刨掉库底淤积层后,再掘深2米多时,被一块大石头压着。由此可见,它是名副其实远古时期的树根了;所以它同样稀罕和名贵。
Z/ v( h: O. H0 U) u+ q& w: d0 C; i) @8 g7 w' D% h
( _, |" q5 T- d: F! |4 ~
2. 实事求是判树根: 至于我为何没有称其为乌木树根呢?因出土于我国的乌木树根,也叫“化石树根”、或形象地称作“植物木乃伊”。您从图中不难看出,它已基本具备了乌木树根的特征;但当我用多种实用方法评判之后、初步认定:它正处在向全面而判的“化石树根”、或称“植物木乃伊”的深度转变之中,故它不失名贵之称;因我长期从事“科技自主创新”工作等原故吧(注:您若有空时和兴趣的话,可以通过我的名字,在国内外的专利网等处,查到我几件科技产品的国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这些都是我的“非职务发明”成果,也是我人生旅途中,在相关科技领域,为造福于人类、所作的微薄贡献吧!),使我形成了凡事实事求是和1+1=2之品性。 其实,就乌木常识而论,它也同其它(出土)艺术品一样,是“有等级之分”的;对同类树根,将此分等的主(必)要条件,是在地下被埋的年数和被腐(浸)蚀的程度;不同的乌木树根,它们被埋蚀的年数等、一般是不同的。据相关研究得出(认为):乌木及其树根形成的年数,依树种和被埋处的环境条件等不同、有较大差异,一般在数千年至万年级。 0 @$ h6 v* u* ^! ~3 a
- J4 ? a% w5 l/ A; c$ n4 _
( a" y$ z2 Q1 A4 l$ G* E6 d 图2不带有机片罩的正面图 [大概尺寸(含底座)mm:长×宽×高≈470×198×430(含有机玻
- P, J1 H2 ?# U; i" p 璃框总高435);根雕的大概尺寸:长×宽×高mm≈430×160×340] 8 x+ F% {2 @& y: t" d, D
3 K1 a6 I) q: j8 ^
1 K4 z# O3 e7 E4 Q3.《天马》根雕的主要奇特之处: 这个远古名贵树根的主要奇特之点:当您看见我将此根雕貼切地取名为《天马》时(注:应多位行家、朋友建言,觉得名叫“天马”比“骏马”更贴切和有想象力,故采纳而改了),您可能立马会哼唱起那首、被大众所喜爱的著名民族歌曲——“骏马奔驰保边疆”吧?我这根雕的主要奇特之处:是它的主体构成酷似正在奔腾之马,且为自然形成;如图所示的马形,就是出土时的树根形状。在细节构成方面,只头部和马尾巴的尾部等处稍有雕刻。在着色上漆方面,对它只涂刷了一种带深色相的高级透明漆;这种漆的耐久和耐温等性能都很好;当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后光亮如镜;这是“一般的传统着色上漆料、法”所不能比拟的。
1 A7 S7 d* y7 Q% I) a
$ w) n1 _2 y6 B) t0 X/ K
图3 中、英文(诗词)解说词等(注:是本人用钢笔、或毛笔书写) / H5 e+ \8 O+ E0 m2 H
+ J! g2 r5 C0 Q5 U0 u 中文解说词(新体诗): 崇山峻岭数十里,古河床底深泥中;
5 n7 D, Q2 x, S& T: G 掘露珍藏尊容马,根状酷似马跃腾。
; A K; M! S6 W+ P& b5 R
- |; x2 i# z5 g( ? 谁说马姿不威骏?快马加鞭正驰骋;
/ U$ U6 X8 D& i' w3 S
4 t% ^5 Y8 ^+ ?- o3 H 一马平川日千里,马到功成福满庭。
% ?6 @7 ?0 \- z* ]0 [% ]# F6 c9 y: G
4.对原始树根与根雕艺术的认知: 此外,据我博览国内外许多根雕所见(知),几乎所有的根雕作品,都或多或少有雕刻痕迹和适当着色上漆的。一个完全不雕刻的树根,只能称其为根雕材料(主体);而根雕材料(主体)本身,只有通过适度、科学的雕刻工艺,将其美化、升华成根雕,才能再现它美妙与神奇的艺术魅力;这就好比人要穿衣打扮一样;也只有经精雕细刻了的树根,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优良情操的陶冶。 至于适当着色上漆,也是必须的;因为它是长期保护根雕如新的必要工艺与方法。 * `: S) L! }& ]
, w- x% q b5 M0 d y4 b3 b: [2 S
5.“吸引少儿看过来”,是每一位艺术人的社会责任担当: 当您看到这根雕底座上,还特装饰、放了一架小飞机模型时,可能会问:根雕底座上放这干啥,有这必要吗?是呀,我们传统的根雕等艺术品,大都只注重了成年人欣赏,而忽视了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的未来——少年儿童。这个问题,是我们的家长和社会、在培养他们过程中的短板;更是我国各级教育一直注重传统的“读死书。。。易成书呆子”的弊端。我国的教育如此,艺术等行业也有此傾向。其实,我们中国人并不比世界上的任何人种蠢笨。。。造成一些国人因循守旧、动手能力较差和创新意思不强等局面的根源,是我国的相关体(机)制和自己捆住了自己的手脚。 对此,我顺便给您讲一个有关大学教育的故事吧:2008年之前,我曾同时担任过湖南两所大学的校外兼职教授近6年,主要是给大学电类专业的3~4年级学生上“机电仪智(注:智能化)一体化产品设计的应用课”(注:一般是2~4个班的大课堂),其主题是:教给同学们创新思维、步骤与动手、设计能力等。有一次,我在给其中一所国家重点大学电气自动化与电子专业的3年级学生上课时,有学生举手提问:您讲的这三极管和可控硅管、在电路中的“拉电流与灌电流”,我们学后、至今也是一知半解。。。我请这位和每个班1~2位同学上讲台来,让他们有所分工,教他们一一接好一个装有4只三极管和2只可控硅管等元器件的产品电路、并将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联上;让他们每人操作、演示、可从示波器及幻灯大屏幕上、直观看到“拉电流与灌电流”、在产品电路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做完此试验时,台上台下的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了掌来,并兴奋地说:老师,这次真正弄清楚其所以然、并记入脑海了。。。谢谢您!言归正传: 所以,我认为:根雕等艺术和作品,不应该只是大人们的专利,更应想方设法从小就培养和开发少年儿童、乃至青年人的“艺术细胞”;且少年儿童的接受等能力是很强的。以我这根雕为例:当在底座上放置一架小飞机之后,少儿就会喜闻乐见地“看过来”,这时、在教育他们文明观赏艺术品和小飞机的同时,还可就地取材地向他们讲一讲:人类交通工具的进步史——是如何从以马为代步工具、发展到今天的飞机的;这样,他们既爱听又记得牢。(注:因时间、主题与篇幅关系,就不赘述了)。 总之,若想“一代更比一代强”,在各种艺术(品)里、应提倡“适度加入条件许可、少儿喜爱的直观元素”,从而引导他们逐步对其身边的艺术(品)产生兴趣。。。这对少儿开发智力、全面茁壮成长是大有裨益的;这也是除家长和老师之外,每一位艺术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此外,也能有效促进艺术本身之繁荣。。。
( c/ {5 T2 b' a
/ \! E7 n! \, E; b
( O- t% N. _1 \* x. o! V* C 图4 不带有机片罩 带少儿玩小飞机的正面图 ' o; G5 D" I7 X" X7 N/ ]; K, A- N) G
* e) v4 C/ }# p9 ^8 }1 b- F 6.关于根雕的收藏与转让: 如前文所述,因我今生一次坚持不懈、而又难得的机遇,在我国西部地震带的深山水库古河床底深处、艰险寻掘到了共10多个远古名贵小~偏中号树根;我将逐步把它们因根制宜、并力争雕刻成艺术珍品。对这些根雕艺术品,我将部分永久收藏和互惠互利、货真价实地转让一部分给慧眼、有心增财福和诚心喜好的朋友收藏;《天马》根雕可在转让之列;交易事宜,可在“盛世收藏网”等处、不折腾地诚信、友好商定。 3 ~* G- b+ U3 g/ q3 B# J
9 R! @0 S% H7 g: e
图5 不带有机片罩的前斜 反面图
( O' A X9 U" ^0 G- I% n/ N4 g
下篇预告:本人掘 雕 阴沉楠木根雕《龙腾我跃》图 文简介
& }, U5 \& k. H7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