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且听风语 于 2014-10-19 22:24 编辑 * V1 ]! @6 D- T. I
. ~' n' ]/ {! U/ h7 ~, R$ `6 v, N
核雕一种指尖上的艺术,桃核本是要被丢弃的东西,然而核雕却能将其化腐朽为神奇,变成工艺品,而且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挂在身上,具有桃木剑一样“辟邪”的功效。据悉,核雕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我国明代的核雕艺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明朝天启年间,核雕更为盛行,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士大夫,很多人酷爱核雕。当时的明熹宗不仅喜欢收藏核雕,甚至还亲自操刀雕刻 。他所创造的“五鬼闹判”形象生动,造型优美,被认为是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当时,一些上层人士把精致的核雕视为珍宝,并和串饰挂在一起,作为装饰配件,有的将其作为扇坠、佛珠而风行一时。 兴盛于明清时期的核雕,真正进入收藏市场并逐步升温,也不过四五年的时间。目前国内收藏界對核雕的收藏还没有太多人重视,特别是从这几年的核雕拍卖市场价格来看,还没有体现核雕的真正价值。与国外核雕拍卖成交价高出国内拍卖成交价几十倍、上百倍相比,国内核雕作品的行情可以说刚刚起步,不论是桃核雕,还是橄榄雕,单件的市场价格一般在200~1000元之间,雕工优秀的作品也很少突破万元。这也意味着新介入的藏友,现在还有不少机会在市场上淘到宝。 收藏核雕的圈内一直都有“材料不贵人工贵”的说法。作为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之一,核雕的选材以杏核、橄榄核、桃核等为主,这些果核本身没有太高的价值,但经过雕刻师精心加工后,所呈现出的艺术价值让人刮目相看,因此雕工的好坏直接影响核雕的市场价格。 核雕艺人创作时,要有特选的材料、特制的工具、特别的眼力、特有的指功和独特的构思。首先要选择比较肥厚且凸起面积较大的果核,这样可提供较大的创作空间。其次要有称手的雕刻工具,根据不同的用途,刀具有长短粗细之分,刀口分平的、圆的、斜的、尖的、三角的、带钩的等等多种形状。對手臂、手腕、手指的力气和手指头感觉的灵敏度也有很高要求。核雕这门工艺属于功夫活,心浮气躁是做不出来的。从事核雕创作的艺人,常年面對一案,一核—刀,几分淳朴,几分厚道,又几分精明,神情不急不火,以坚韧的毅力雕琢出對大干世界的艺术感受。 核雕是纯手工雕刻而成的,一件雕工精细的核雕,工艺美术大师需要1个月至4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加上每枚果核都形态不一,其核雕作品也不会有重复,因此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如果出于投资的目的,选择名家的精品乃为上策,如王照烽、王绪德马志勇、王洪波、王蒙等一批潍坊名家的核雕作品。 和象**、红木雕等雕刻作品不同,核雕越是把玩越有价值。其原因是象**件长时间把玩后会越来越黄,失去洁白的本色,對外观有影响;红木雕件佩戴或把玩的时间一久,也会慢慢失去红润的光泽,颜色会慢慢变暗。相反,核雕经过不断把玩后,外面的色泽会越来越红润,给人一种通透的质感,有点类似于玉雕饰件的特性。 目前核雕的市场行情日益被行家看好。可以预言,再过数年精美的潍坊核雕艺术品一定会受到市场的追捧,對于广大藏友和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妨关注这一“偏门”,以期将来定得到丰厚的回报。 ! f. R7 ]0 S4 f) R; T"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