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2955|回复: 17

■ 藏家杂谈~108 聊聊老东北饭馆的幌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 22: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atphilip 于 2014-12-2 22:18 编辑
4 a; h2 y2 F7 V6 F$ d6 c5 M  v, D) B1 K0 p  H0 f

幌子是几十年前,东北开饭店门脸的标志,幌子中间是罗圈,下面是飘带,上面是三根绳拴一个环,便于早晚挂摘,风儿吹来,幌子飘来飘去,招徕客人。现在挂幌子的饭店已经不多了,在大城市里根本看不见了。

  [( w+ `/ \0 E
4 g' U2 p5 }4 A4 e2 ~
也不知从何时起,东北的饭馆时兴在门前挂上形状如同灯笼一样的幌子,数量是一个到四个。饭店门前挂幌子是有讲究的,饭店挂幌子的数量,不是随心做的事。掌柜必须根据厨子厨艺,饭菜质量,饭店规格档次等条件,决定挂几个幌子。具体的讲:如果门檐下挂一个幌子,就是小吃店,只能吃到本地的家常便饭,很少做炒菜,准备点散装二锅头,打发囊中羞涩的老酒友,更多的是为客人填饱肚子的地方。如果门檐挂两个幌的饭店,一定有熘炒菜,而且可以包办酒席,还可以根据顾客的需要上菜,是三五个亲朋相聚饮酒的好地方。四个幌的饭店不仅能包办酒席,而且想吃啥就有啥,只有客人想不到的,没有厨子做不到的。客人可以随意点菜,南北风味皆可,室内装修颇有讲究,餐桌用具也有了档次,一般可以容纳一二十张桌子,可办红白喜事。但集镇小城饭店挂四个幌子的可不多见,表明饭店没有好厨子,撑不起四个幌,不敢个性张扬,饭店如果实力不足,叫啥没啥,客人发了火,砸了幌子也说不定。
& y( p7 R1 N' \: I  U2 Q; _) P

$ {! L. p- N0 I, r; @+ W

但你走遍东北的大小饭店,都见不到挂三个幌子的饭馆,这是为啥呢?原来东北老人在说一、二、三的时候,通常说成一、俩、仨(sa),“仨”和“幌”连起来,“撒谎”谐音,有谁敢进“撒谎”的饭馆吃饭呢?这就是饭店没有挂三个幌子的原因了。
8 Y% K# D8 s7 J6 l5 W& V- ?饭店门前挂幌子的颜色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蓝色的,代表的是清真饭店,是由回族人开办的,表示宗教的“清真高切”。饭店如有肉类,是以食草类反刍的偶蹄动物的肉制品为主,常售有牛、羊肉。在清真饭店最大忌讳就是点猪肉菜肴,否则饭店主人就视你为不敬或挑衅,不会饶恕你。当然,另一种是挂红色幌子,饭店就是汉人开的了。# m# l; ^3 n: F( ?
开门挂幌子,晚上打烊取下,有时晚上忘了摘幌子。如有客人进店吃饭,就是厨子走了,掌柜也要亲自下厨,就是这个讲究,谁让你还挂着幌子呢........
! D7 K# J3 `( [' Y. z0 r- N7 w2 w
4 i. f% a8 D& D& z6 u: c7 K

" t7 |8 M+ m* [
# ?+ M) s- z" y0 y7 }

' _) ~) c5 v6 M, _

饭店幌子挂门外(民俗民风很浓的简画)
4 y: }6 E* v/ o6 Q* B1 W6 h( g- l# c8 t& ?+ X/ @" O

8 R# G1 U9 m- H

饭店幌子挂门外(民俗民风很浓的简画)


7 u3 U1 l& O' O( g

6 D! C: Z. X+ y) c& v

饭店幌子挂门外(长春回宝珍饺子馆

" r/ b; Q% z; v$ o# o  o
u=178609269,3540547572&fm=21&gp=0.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粟米 +10 收起 理由
且听风语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2: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河寻古● 细说饭店幌子  ZT( f& ^. }! @* b0 @1 P0 ]+ k

6 c2 U  R( r: m4 J! a# phttp://heihe.dbw.cn   2010-05-24 14:44:337 o8 a( d5 u! y# t
4 j* J% Y" d8 U) ~3 x
  在我的记忆中,老爱辉县中央街与官渡路东侧,王肃电影院周边有几处饭店。门前悬挂的幌子随风飘动,人们便知道那是饭馆。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特色餐馆、小吃部星罗棋布,每到夜幕降临,餐馆门脸各式各样霓虹灯闪烁,门庭若市。而幌子却在人们视野中渐渐消失了,细想想这饭店幌子还有很多说道。
! \  D  B: x' K
6 ^' i: s# M. n! I1 `( G2 b1 ]& L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爱辉县街面上有几家饭馆。像“龙江楼”、“三春元”、“北江春”、“回民饭店”、“恩记饭庄”、“玉鸣园”都挂双幌,经营炒菜,有五六家经营小吃的挂单幌。到了“文革”期间,许多饭店改名了,例如“北江春”改成“大众饭店”、“光明饭店”改成“文革饭店”、“边疆饭店”改成“红旗饭店”等等,别看店名改了,可都是挂双幌。1973年,这几家饭店又恢复了原来的字号。那时,我的母亲在“文革饭店”工作,我时常看到前厅服务员一到开业时间,便挑起幌子快步走出店门将幌子挂到幌竿上:饭店营业了!到了1998年前后,新开张的餐馆经营规模大小不一,对挂双幌还是挂四个幌子理解不一样,渐渐地也就不挂幌子了。
- L7 {  E4 b; j' u. R
: z* |& C$ `8 m. B, }8 a5 ~3 n  幌子原称望子。据东北网《东北民俗》一文商业篇中介绍:幌子是商行招牌,各类服务业有不同样式的招牌,它延续数百年的历史。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商店、饭店、摊铺幌子的标志非常明显,这主要与气候有关,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从前商店无陈列窗,冷天紧闭窗门,甚至要挡上棉门帘,顾客在外根本不知道店内经营什么商品,故产生作为标志的幌子。幌子大致分四类“:文字幌”用木板制成长方形、正方形,有单面,有两面,涂以黑漆刻出凹字如:福和堂、三春园,像酱园、典当行的都缩写成一个字“酱”、“当”一目了然;“形象幌”如:中药店挂一只葫芦;“实物幌”如:制鞋的门前挂一个大大皮鞋;“象征幌”如:理发店门前红、白、蓝组成螺旋灯柱,旅店悬挂木刻鱼作为标志。饭店的则属于“文字幌”和“象征幌”之间,那时饭店挂幌子分档次,挂单幌是粥铺、包子铺,营业面积小。挂双幌算是高档,规模较大的饭店,屋内能摆放七八张桌,还设有单间雅座,经营南北大菜,而鲁菜受当地人和山东人喜欢。饭店正门房檐上挂着一块用木板制成的长方形牌匾,十分讲究,上面涂黑漆刻镏金字店名,门两侧挂着刀牌,上面刻着应时熘炒,包办宴席字样,有的则是门前竖立4米多高像大门一样两根木桩,木桩上头前面伸出挑檐挂幌。饭店幌子分:普通幌子和回民幌,普通幌里又分“大红袍”和“五彩幌”,“大红袍”的幌子花、罗圈颜色和裙子条都是红色;五彩幌则用五彩布或彩纸做的花和彩条,幌子花、罗圈颜色和裙子条都是五颜六色。挂双幌子饭店还要备一个五彩布幌待雨天用。9 Y- k) G8 n0 N3 r7 y
+ V9 H4 z5 v) L, J$ f
  据我母亲回忆,每年饭店新糊幌子都在元旦、春节、“五一”和“十一”之前。大家戏称幌子为“闺女”,在外风吹雨淋数月,彩纸变旧退色,请回来该换上新衣裳。店主任买来花纸、五彩纸、五彩线或布,组织几位心灵手巧女同志,用一天时间扎出几十朵红、粉、白花系在幌勾与罗圈之间三个粗绳上,从幌勾到裙底总高一百五十厘米,罗圈面粘上抽出褶粉花,罗圈下沿缠绕粘上约八十厘米长五彩纸条,幌围又称铁罗圈,直径五六十厘米,做好的五彩幌,花花绿绿像一对出阁的闺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幌子一挂出,店里要隆重地放几挂鞭炮,喜庆一番。# U% i" r9 y( X6 R( m

, U9 h- a! u: R3 r& v  挂幌子是有许多说道,开业时间一般为八点或十点,图个吉利;四米高的幌竿,上头横着一米二铁管,对称着铁环,挂幌子时幌勾往里挂,意思是勾财进宝;选挂幌子的服务员长相要标致,个高有力气,挑起幌子,一气呵成地挂上,不能掉下来,不然犯忌讳。每天开业前,饭店主任总是站在前厅看着挂幌,时间一到便要求服务员提前五分钟将幌子挂出去。这时的服务员要集中精力用幌竿挑起幌子,挂到店门前的幌竿上,要有那个精气神儿!那时,饭店不仅比烹饪技术也比谁家幌子做得漂亮,看服务员长相好,都出来瞧一瞧。饭店与饭店之间也有“抢头幌”之说,早挂幌,晚摘幌,为的是多招揽顾客,多盈利!关业时服务员听主任下令才挑回幌子,挂在室内棚顶的铁环上。) ]) T5 [! {( t+ T  o" w; \& U

! K8 V6 d. D2 C  Z4 {/ m) L# V6 W  幌子在商人眼里是外在形象、招牌的象征。一般的顾客进店前一看幌子,二吃厨子的招牌菜。饭店幌子如果经风吹雨淋,破旧不堪,或雨天还挂纸幌子,顾客认为一定经营不善,不愿进门就餐。幌子是饭店人经营气质、诚信的象征。厨房里红白案师傅们都有一股精气神儿,在没挂幌子前认真准备好原材料,等待开业那一时刻。虽然那时商品匮乏,但对顾客绝不能短斤少两,服务热情,童叟无欺,做买卖讲究信誉,生意才能兴隆。
# e  s0 g8 O9 ^9 V/ H/ E# M9 ?5 C) f/ d9 t: V( G. P, v
  岁月如梭,记忆犹新。如今饭店字样少了,美食城、商务会馆多了,多元化的广告牌匾,色彩斑斓,创意新颖,牌匾、标志设计赋予新的内涵,室内菜谱喷绘与“写真”菜肴一目了然,古老的幌子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偶尔还能看到一点点幌子的身影,让赶路人感到一阵温暖和菜肴的飘香。幌子是中华民族数百年来行商的瑰宝,述说着商行深邃的文化底蕴和古老的传说……8 z4 g; b! c" H) M  O
1 {$ q! p. p0 T9 D
作者:张金生 来源:黑河日报 编辑:徐涛# y+ `1 a! s. v: A6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 22: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 22: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15: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开门挂幌子,晚上打烊取下,有时晚上忘了摘幌子。如有客人进店吃饭,就是厨子走了,掌柜也要亲自下厨,就是这个讲究,谁让你还挂着幌子呢........
! Y1 L( \5 x6 z- n9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21: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21: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21: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车饺子,下车面

评分

参与人数 1粟米 +2 收起 理由
fatphilip + 2 大壺春生煎包子牛肉湯,儂會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12: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亲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7: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河听我说 发表于 2014-12-4 12:00
7 v7 K2 M6 a. y6 [+ |看着亲切

3 ^: H2 @( ~/ i4 ]望子很少見了,估計小鎮仍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3 20: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2-25 21: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12-25 23: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没见过了,时代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6: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7 09: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拜,严重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0 10: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个价格,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1 11: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 10: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崇拜,严重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4 11:48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