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atphilip 于 2014-12-21 19:23 编辑
7 H U- B9 U' _( p
- R. i1 X5 D3 [# T, A7 j[url=] 转载▼[/url]
* w( T5 x. |6 \
( _. _$ o7 F& U3 u: ]: ]- q& w0 E, w
' \* Q z% o. H( w* N刑具,往往令人闻之侧目,常常被视为不详之物。它作为一种与文明相背的东西,没多少人愿意去了解。所以市面上关于刑具或古代死刑的书也异常鲜见。最近找到一些中国从奴隶社会到近代的一些刑具,尽管属于历史的糟粕,但毕竟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另一方面来看,作为了解人类那种虐待同类所表现出的“创造力”与“智慧”,还是值得一看的。 由于手头上的资料不多,因此也只能介绍林林总总刑具中的一部分,以后如果能找到新的资料,也会继续补充。 * x& L5 U$ ] \# M! \: m( g
 金瓜:产于商周时代,所谓的“金瓜击顶”之刑,就是行刑时用该刑具来砸碎犯人的头颅,在当时来说也是一种比较残忍的死刑。因这种刑具外形似瓜,所以称作金瓜,它同时也是一种兵器,后来演变成著名的兵器——大锤。
/ X8 u; }: C) O- v3 N2 L' _3 j) W+ W+ M3 ^8 |, ~0 T( @; B' W
- b9 p1 O4 [; O; Z  木脚镣:这种刑具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在黄帝蚩尤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主要是为了防止逃脱而套在犯人腿上的,当时还只是一种木墩,到了周代时便演变成上图的“校”。校也称作桎,后来叫木脚镣,作用没有变化,可以看作现代脚镣的始祖。 " e# [$ i2 |1 B5 N' n# I/ @
0 Q: o- D/ d$ k" {
0 y, J! T2 }+ R; R
  铁钳:也称作颈钳,是套在犯人脖子上的刑具。当统治阶级发现犯人是一种最廉价的劳动力后,便改变了过去一律处死的做法,强制犯人去做苦工。为了防止犯人逃跑,便用颈钳和铁链把犯人锁起来。据史料记载,秦代修长城和阿房宫的犯人便是戴着这样的刑具,包括汉代修长城时的苦工也是戴着这东西,只是汉代的铁钳外形与秦代的稍有不同(上图是秦铁钳,下图是汉铁钳),后来木枷出现后,铁钳便慢慢被取代了。
1 g) j9 X$ K |3 W% F, C
# |) J! L$ J$ d- U# S0 G3 L1 F
/ z# P' P+ B. ~9 i& X' ]  蒲鞭:严格来说蒲鞭算不上刑具,是刑具史上一个荒诞的畸形儿。话说汉桓帝时,南阳太守刘宽天天吹嘘自己如何执法如山,爱民如子。有一天一朝廷命官借巡察之机敲诈百姓财物,由于该百姓不从,便指使手下将人活活打死,愤怒的百姓便将此人揪上公堂。按照汉律,杀人者当斩,但刘宽却只判其鞭笞十下的处罚,当差人拿鞭准备行刑时,刘宽又连忙制止,竟从桌上拿出几枝菖蒲,示意以此代鞭笞之,实在是笑话。不过蒲鞭后来成为了一种轻刑具,打人并不疼,只是为了让人感到羞辱,因此后世称之为“蒲鞭示辱”。
9 k! Q9 r T1 A
; ~6 x7 G2 B- d/ O" r: o: C: S: p* k# K4 U1 `! e& N2 d
 脑箍:这可不是孙猴子的紧箍,但这个紧箍的原型应该就是产生于唐代的脑箍,用铁圈箍在犯人的头上,再用木楔敲进去,使铁圈勒紧,严重时还会导致犯人脑裂髓出而死。到了宋代时就演变成用绳子缠在犯人的头上,再用木楔插进去。
: S* ]0 a% b5 B+ ^1 B
" m4 t" L8 `9 E( j+ X9 q6 W! D
# u. @/ J( |: ]  树枷:古代木枷的一种,主要用于限制犯人的活动。由于本身并不太稳固,因此仅在元代使用过。由于树枷的制作比较简单,容易大量生产,故主要用于战争中的战俘。按元代时的记载,军队把战俘的脖子套上树枷,然后牢牢地套在马尾上,以便在马上骑着押解战俘,而且一匹马可以同时押解几个戴树枷的俘虏,比较方便。
8 F! L1 _' F, a% U( Y6 `% s
$ B: l, l* h; L 铡刀:上图的“龙头铡”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包青天的专用刑具。铡刀最早时是用于腰斩的,汉代晃错被腰斩时用的便是铡刀,后来铡刀也被用于斩首。
9 k8 w& O# y8 o* r$ h. ~9 K' q+ D+ |) e& z- `: k
铁骨朵:辽金时代的兵器,同时也用于刑讯犯人。以熟铁锻制,由八片熟铁虚合,木把为柳木,长三尺。凡犯盗窃、走私等罪便用铁骨朵处杖刑,数量一般为五到七下。
2 \0 c a2 y" b4 g; l, l
+ w. |2 V$ H- \: E+ \ 沙袋:沙袋刑由辽代发明,该刑具用熟牛皮合扰缝制,内装干沙约二斤,袋长六寸,宽二寸,木柄长一尺。凡应击杖五十下以上的,则改用沙袋行刑。用沙袋打犯人虽然看不见伤痕,几乎看不到血迹,但是被击打的骨肉处容易造成肌肤内骨肉分离,内里出血拉伤等。 9 T% |% ~+ z5 D- V: F( u
" L& w2 C! {7 S) m 竹筒手铐:这种手铐使用的时间不长,最早出现在南宋,这种竹手铐具有遇水耐用的特点,故多用于水牢中和多湿天气地区。不过由于竹筒手铐本身并不牢固,所以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F+ S) n/ U7 J8 [ Y
T: F2 V4 f( `, S5 S5 w6 M0 F# K4 s
木手:是一种用木制作的短木棍刑具,相当于后世的警棍,是狱卒常用的刑具。因该刑具除把柄外,另一头似人手形或虎爪状,故称为木手。木手长二尺余,粗二寸五分左右,用坚硬的木材制作,有的还浸过桐油。因这种刑具打人酷烈,往往能把人打成残废或打死,所以木手也被称为“鬼头棍”。
+ A6 J8 y& P% S! Y8 |8 w
# A: r+ e; H, Q 铁鞋:最早出现在唐代,后世在刑讯中也常常使用。明代的魏忠贤便是用这种刑具来进行逼供。先把铁鞋放到火中烧红,然后夹出,再让犯人赤脚穿入,脚一穿到鞋中便皮焦肉烂,惨不忍睹。 , d' S- n) u. g6 `3 J9 ]
6 r6 h6 c4 a0 Q7 m 铜烙印:原本用于牛马等家畜的烽印后来也用在人的身上。烙印是先秦黥面的演变,使得墨刑变得更“工业化”了,把烧红的印人往犯人脸上一戳便把黥面完成,其痛苦程度也比墨刑增加了数倍,对犯人精神的羞辱也是“更上一层楼”。
2 q# N& Z1 B4 k, F
8 n( A( V1 ^' _9 X' J2 u 铁刷:又叫肉刷子,产生于唐代以前,执刑时用铁刷在犯人赤裸的身上来回磨擦,划伤犯人的皮肉并使其血肉模糊疼痛不已,而且伤口不易愈合,尤其在夏季,伤口处还会出现溃烂现象。明初时,朱元璋常用铁刷来处死“贪官”,他令刽子手把人捆好赤裸地放在铁制的网床上,先让人用开水往犯人身上浇,再用铁刷刷掉烫熟的肌肉,直至刷到露出白骨将人折磨死。
) a7 I( r* p" _) ?% }' W" f1 a1 M B P' \+ P
9 U5 k& r+ T$ W% k# {1 H7 ~
4 N4 W+ C3 E9 W+ k* K
9 {0 W2 n* f( e7 O7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