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查看: 3612|回复: 48

百年城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6 08: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尚青云 于 2015-2-16 08:46 编辑 . V, F6 R3 M; e4 X& F

, v  M( O. f( u
百年城迹
——1900-2010年北京城貌及古建筑的百嬗变
百年城迹——1900-2010北京城貌及古建筑的百嬗变》一书是今年2月刚出版的一部谈北京古城百年大貌变化的记实大书。80万字,上千幅历史图片,作者蔡青(供职于清华大学),金城出版社出版。——虽然定价138,似不菲,翻了两遍,决然购下装入了背包。
1900-2010年间,正是北京城貌及古建筑的百嬗变极其剧烈时期。当然,其中的大高潮在1950-1969年间,这是北京古城墙及绝大部分城门、城楼毁灭的时段。也是北京城内难以计数的文物古迹被“横扫”的时期。——具体而言,北京古城始拆自1950年。大拆是三个标志年:[京城原是四环相套的大城:正阳门到永定门的扁方形称外城,正阳门北到安定门、德胜门的扁方形称内城,内城中天安门到地安门的小方形称皇城,皇城中套着的“故宫”即紫禁城。其中皇城自民国时代就开始毁坏,在1950年后逐渐全毁。下面不再谈]
1958年,“三面红旗”运动中,基本将“外城”及其城门全拆毁。
1966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基本将“内城”南城墙(北京站后身尚存1000米残墙)及宣武门、崇文门等重要城门拆毁。(与苏联交恶后,苏示意要对现政权进行常规乃至核打击。于是,出于“政治”用心,当局抓紧安排建可躲避并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的“地铁”。而当时并不掌握较先进的建造方法,就采取将地面建筑全拆、“大开膛”式挖大沟的方式,这必然就首先要毁掉古城墙了……整个“2号地铁”环线就是这样建起来的……)
1969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段,继1966年的大拆,将“内城”北、东、西三面城墙及绝大部分城门城楼等全拆毁(仅德胜门处、东便门处略有残存物。一为箭楼、一为角楼)。——到此,六百年的明清北京都城算全部“了账”了。
明清北京都城的外城周长14公里,筑有七门(城门、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每个城门皆有如此“系统”,不再提);内城周长20余公里,筑有九门。内外城合计34公里有余(近70华里),十六座城门。——这是中国古代王朝留给全体炎黄子孙的第一大都城,也是世界当时最大、最壮丽的古代都城,她身上凝结着的文物、历史、文化等文明要素是当时国内国外任何同类物都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
……但她,在震天的革命口号中消失了,永远,永远……
……略翻一下,该书各章节也录述了当时“毁城派”和“保城派”的斗争。但,后者(梁思成等)始终是少数、始终处于下风,始终处于被打击中,后来还有多次“秋后算账”。前者的大队中,不仅有各级官员,而且有各级各类专家、学者(特别是其中的名流人物)。……书中列出了一些著名人物,也算因北京古城而“垂于青史”了(实当将“毁城派”的主要决策者、实施者及从各种角度支持这项行动的人物们基本都造册列名,“保城派”的人们及抗争的身影也当一一记下,才对得起历史,对得起这座首屈一指的古城)。   

. u; C1 Z  _' c- M. @) R; J8 Q9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6 09: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古城的角度看,原北京古城无疑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最宝贵的“古董”,故在此城离我们已去五六十年之际,特发此文以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6 09: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尚青云 发表于 2015-2-16 09:00
0 f/ a/ _* B7 K8 R从古城的角度看,原北京古城无疑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最宝贵的“古董”,故在此城离我们已去五六十年之际 ...

, D  {# U6 v# C" S% t- q+ S- n京城原是四环相套的大城:正阳门到永定门的扁方形称外城,正阳门北到安定门、德胜门的扁方形称内城,内城中天安门到地安门的小方形称皇城,皇城中套着的“故宫”即紫禁城。
* f" S  u" ?3 \1 W* f# J+ ?. ~6 u7 g( N: c! J( z
20110607060935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6 09: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附图:2 ^- n, A$ W% n% Y! k( ]9 t

& f, I) }. d- s* N- r+ I9 c9 g3 m8 K+ o! S; z; ^  ]6 a
明清城区图.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6 09: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北京“大都市”摊大饼之图:
3 J" i# T) U( H: R/ E+ ^4 m  X0 d- B; q, D

& A  L! e6 M! Z( n
1 B" X4 l' R2 k7 B
北京六环地图.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6 10: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6 10: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6 12: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6 13: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帖。有图图则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7 20: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诸兄共庆春节!
3 _% D" ~. Z* M2 v——发此文后电脑出毛病,未能再上网。刚修好。我将抽时再补图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7 23: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8 11: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谈北京古城的事是有所禁忌的。这些年方松动了,但如我上面所提的这部全面谈百年京城古城变化的书仍少。约可提的还有王军的《城记》。……关于图片,因毁城在四五十年前,当时及以前是黑白照片,从原底片翻拍很难寻觅;而从原书报等上面翻拍,效果又很差。因此,雄伟的京城真留下的可观图片得到就很难了。下面仅传手头所掌握的小图片中的几幅吧。3 X! I& v4 }$ W) |1 A$ b$ d

' ~& @- s  g8 Z# F  d" w" w
8 |) k: u! l- G
1.jpg
2.jpg
3朝阳门箭楼0.jpg
4德胜门((左侧为闸门1886年).jpg
5fa48caed1e19fff4015deaef4545a5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8 11: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城墙的存废之争及拆除始末
1、梁思成力保北京城墙未果
50年代初期,北京的城墙是保留还是毁灭的争论结果永久地改变了古都北京的历史风貌。一种观点断定,城墙是古代防御的工事,现今已完全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并正在日益阻碍和限制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另一种观点则是专家学者的声音。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和其学生罗哲文和留英建筑专家陈占祥提出了"梁陈方案"。该方案建议,在北京城西再建一座新城,而长安街就象是一根扁担,挑起北京新旧二城,新城是现代中国的政治心脏,旧城则是古代中国的城市博物馆。
"梁陈方案"
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也认为,有一条被世界公认为“奇观之一”的万里长城。首都也有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城墙与城门,同样是工事宏伟的古建筑,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
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日本人恭敬地称为"古都恩人",因为他在二战时期曾成功地劝阻了美军对奈良和京都轰炸。这一次他为保护自己祖国的古都而呼吁:在世界上封建时代名都大邑中,北京城是唯一得以完整保留下来的。所以对它的保留具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他建议,把宽阔的城墙顶部开辟为登高游览的地方,同时把墙外的护城河加以修砌,注以清流,对两岸进行绿化。这样就可以把北京旧城的周围形成一个具有极大特色的环城立体公园。他断言:如果拆掉北京城墙,五十年后一定要后悔!
毁灭
然而,决策者们没有听从学者们的忠告。就算1949年的围城期间一再与当时的国民革命军守城部队谈判的目的之一就是争取不用战争毁灭一个历史悠久的完好古城,但古城完好地留下来了,古城墙及城门体系却又紧接着被人为地拆毁了。……五十年光阴似水流过,古城墙及城门体系已灰飞烟灭。西直门、东直门、宣武门安定门永定门一路拆过去,47座城门城楼、箭楼和角楼,如今仅有4座残存(西直门箭楼、东便门处角楼、正阳门城楼与箭楼)。当西安市于1983年开始将古城墙建为一座具有古都风光的大型环城公园时,有关"建于明代的西安城墙,是迄今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之垣。他们不仅要保护好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见地,不知是否使当年毁灭北京城墙的决策者们有所后悔?![至今未见任何关联者发出“后悔”的声音]
幸存的遗迹
如今,当中外游客探索古都北京的城市历史时,这里仅余幸存的遗迹:在今广安门外的凤凰嘴村一带还保留了一点金代中都城的城墙的残迹;元大都城的城墙即上城已被列为北京市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并已建成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明北京内城西城墙南端遗迹(1千米左右)也略进行了修复。此外,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德胜门箭楼和东南角楼(东便门处)经过整修之后,也总算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些许实物见证。新修的永定门算不算数?尚难说[真货毁了,弄个假货,人们认可吗]。
2、拆除始末
北京城的损毁,若追溯可直追到清末。——首先是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正阳门城楼和箭楼(1903年被清政府修复)、崇文门箭楼和朝阳门箭楼被焚;——然后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修环城铁路又拆毁了几处瓮城和箭楼;——日本占领时期也有少量的损毁。但直到“解放”前夕,北京城的内城还是基本完整的。
1948年冬,北京城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当时攻城部队曾派一名干部密访建筑学家梁思成,向他请教城里有哪些著名建筑和文物古迹需要保护,以便攻城时避开。梁思把北京重点文物的位置准确地标在了北平军事地图上,据说毛泽东曾要求攻城部队注意保护古迹,对照这幅地图进行精确的攻击练习。1949年初,傅作义“投诚”,北京“和平解放”,北京城幸免于战火的摧残,得以完整地迎接“新中国”成立。
然而,费尽周折幸免于战火的北京城,在和平建设时期却受到了更大的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建设北京的指导思想是把北京建设成工业城市,毛曾在天安门城楼上 说过,以后从这里望过去将看到一片烟囱。此后,北京市的城市规划也都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旧城保护没有受到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梁思成为彻底保护旧城,提出了一个另建新城的方案。1950年2月,梁思成和建筑学家陈占祥一起提交了《关于中华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提出在旧城外西侧另辟新区,作为新中国的政治心脏;一条便捷的东西干道连接新旧二城,如扁担一样担起中国的政治心脏和中国的城市博物馆。这份“梁陈方案”提出后立刻被否定,1957年,陈占祥因此被打成右派,而梁思成因彭真的提前保护,才免遭厄运。
从1952开始,北京外城城墙被陆续拆除,办法是组织市民义务劳动,或动员各单位拆墙取砖取土。几年内,北京外城的墙被全部拆除(到1958年底)内城的墙被拆了南墙,留下其他三面。……这其间:1953年5月,为改善交通决定把朝阳门和阜成门的城楼及瓮城拆掉,交通取直线通过。1954年,中轴线上的地安门被拆除。1956年,永定门城楼周围城墙被拆掉,1957年,永定门城楼箭楼被拆掉,拆除的理由是“妨碍交通”。1959年,修建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工程中,中轴线上的中华门被拆除。1965年7月,地铁工程开始动工,内城城墙的拆除工作也随即展开。1969年,内城城墙在修建地铁和备战备荒中被彻底拆除,城砖大多用在了“深挖洞,广积粮”的全民工程设施上(投入难以计数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主观臆测的防“苏修”战争打击。……实际这些全白白扔掉了……。没有任何人对此负责)
3、梁思成与北京城墙
1957 年“反右”运动正如火如荼,北京城墙也正被热火朝天地拆除。有一天梁思成进城时发现地安门没有了,广安门也消失了,听说正在拆广渠门,急忙赶去,发现已只剩下一个城台和一个门洞,而此刻拆城的大军正向北京最后两个城门进军——崇文门和西直门——1957年最后两座有瓮城的城门。
梁思成哭了——1948年他组织清华大学编制《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其中第一项就是“北平城全部”,并注明北平为“世界现存最完整最伟大之中古都市;全部为一整个设计,对称均齐,气魄之大举世无匹”。他还记得那年深冬一位“解放军干部”来到清华园,请他将北京著名的建筑和文物古迹标在地图上,“以便我军攻城 时避开”。他不仅把北平重点文物的位置地标在北平军事地图上,而且拿出《全国建筑文物简目》一并交给了那位解放军干部。据说那张北平军事地图变成了《北平重点文物图》,毛泽东则命令道:“把这幅图交给围城部队,一定要他们注意保护这些重要的文化古迹。部队在进行攻击练习时一定要对目标计算精确!”
梁思成不明白,今天拆城的决策正是当年那些保卫者所做出的。对此他后来这样回忆说:
“建 国之初,北京市一位领导曾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对我说:‘毛主席说,将来从这里望过去,要看到处处都是烟囱。’这使我大吃一惊,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所要避免的吗?‘处处都是烟囱’的城市将是什么样子?那情景实在太可怕了。于是我老老实实地把我的想法和盘托出。我认为华盛顿作为一个首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可借鉴的好典型。北京是个古代文化建筑集中的城市,不宜发展工业,最好像华盛顿那样是个政治文化中心,风景幽美,高度绿化,而北京的大批名胜古迹可以发展成为一 个旅游城市。我发表这些看法并没有想到反对谁,而且我对毛所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 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句话深信不疑。”
1950 年2月,梁思成和著名的建筑家陈占祥一起递交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即著名的“梁陈方案”,提出在旧城外的西侧另辟新区。这样旧城留 下,新建一个新中国的政治心脏,而一条便捷的东西干道连接新旧二城,如扁担一样担起中国的政治心脏和中国的城市博物馆。
他 要把北京的39.75公里城墙变成一个环城立体公园:“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十米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再安放些圆椅。夏季黄昏可 供数十万人的纳凉游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还有城楼角楼等可以辟为陈列馆、阅览室、茶点铺。这样一带环城的文娱圈,环城的立体公园, 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但是这个 “梁陈方案”立刻被否定。按照当时的规定,首都古建的维护和拆除每次制定的方案,都要由市政府委托建设局,通过都市计划委员会的组委会召开座谈会来探讨,通过了才能执行。时任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基本不同意任何拆改城墙城门的项目,“他一开会就强调说,中央机关就不应该在老城里,结果每次都是不欢而散。”
1953年,一次梁思成 当着吴晗和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的面对周恩来说:“我对这两位领导有意见,他们不重视城楼的保护”。而当梁思成与周恩来后来长谈两小时,极富诗意地描述了牌楼在夕阳斜照、渐落西山时的美丽景象时,周恩来婉转地回答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后来的扩大的国务院办公会议上,吴晗更是站起来指着梁思成嘲讽 说:“将来北京城到处建起高楼大厦,您这些牌坊、宫门在高楼包围下岂不都成了鸡笼、鸟舍,有什么文物鉴赏价值可言!”梁思成当场失声痛哭。毛泽东后来还挖 苦说:“北京拆牌楼,城门打洞也哭鼻子。这是政治问题。”
为 了绕过梁思成,北京市建设局搞了个“策划小组”直接受市委领导,专门探讨城建方案。1953年8月12日毛泽东在全国财经会议上明确表态,拆除北京城墙这些大问题是由中央决定,由政府执行的。于是北京市一位领导发了狠话:“拆除城墙是中央的决定,谁要是再反对拆城墙就开除他的党籍!”——梁思成在城墙上建 环城立体公园的浪漫梦想,被彻底粉碎了。
接 着是对梁思成、陈占祥的批判,1957年陈占祥被打成右派,吴晗则写了一篇抨击“右派分子”认为文物保护“今不如昔”的文章,将梁思成的痛哭演变成政治问 题——吴晗本是梁思成的校友,曾是一位明史研究的专家,不可能不知道保护北京明清古建筑的意义,有人说这也许正是梁思成无法理解吴晗作为政治家角度的原因。
幸亏梁思成得到彭真的保护才免遭厄运,但他们之间一段有趣的对话却被人记了下来。
梁思成对彭真说:“在这些问题上我是先进的,你是落后的。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
彭真对梁思成说:“你若是个皇帝,一定是个暴君!”
1958年9月,北京市做出《关于拆除城墙的决定》,提出除正阳门城楼、箭楼和鼓楼之外其余城墙、城楼统统拆掉——到1958年底,北京外城的城墙和城楼就基本被拆完了。% O7 C, F6 Q( b

  `( k5 o& d! g# X0 I
——若一个“体制”,只有拍脑袋、作决策者和执行者,这些手握“公权”的人不受法的约束,不受国民制约,不受固有文化与文明及世界其他先进文化、文明的制约,……其所行事造成的“结果”是正面还是负面?!人们是很容易得出答案的……
3 V# l9 e0 H! B: c+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8 11: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残存的约千米明城墙(北京站后身)。现称明北京城遗址公园。
4 V- n- y; n6 N9 \( s( P6 x: c5 M" m, A/ t: n+ I4 l7 g0 a7 f* _

( ^, ]6 r* Q, H2 O6 r
1.jpg
2.jpg
3.jpg
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8 11: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残存的唯一的角楼:内城东南角角楼。! i# I8 i0 L: T7 E

* B) r' h$ _9 x

+ Q6 a5 }$ f% B* R
内城东南角楼.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8 12: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本网各位版主、仁兄贺新年!1 @. j' {( y" ^8 M5 O7 ?% Q
——望在京城或关心京城文物古迹的朋友们,发上手中的图文,以纪念这座古城、古都。让原极端主义永远离开这片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8 18: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几次想传几张德胜门箭楼的新照,网速过慢,传不上去。等可传时再说。
- V% q& `$ ?. F; {2 x2 Z——
德胜门箭楼,是现存三座箭楼中除前门箭楼外,较雄伟的一座。西直门的那座较小。
1 m/ J3 P8 s&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18 19: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传上德胜门箭楼最新照片/ ^0 Z' v0 }4 ?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08: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照片是除夕所照。街是行人很少。大都在家“团圆”去了。/ n4 T& y2 O) C
——向本网诸友拜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08: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初一到平遥古城。6 X6 L0 V" _! [
——中国首座以整个古城为名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城——
/ m8 x2 y# F; ?; @8 @" D- x8 e* N
——原本北京最有这个资格,但“古城”被毁,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只有星星点点的东西了,就不行了。……什么叫有文化?有眼光?什么叫进步?什么叫“革命”?……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清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5-4 00:37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