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B7 u2 x- d
这类蛇纹镜从铸造工艺看应该是北方长城文化带石范区用石范铸造的早期铜镜。从历代考古出土的铜镜看,这类镜应该属于西周至春秋早期铜镜,属我国早期铜镜范围。这类蛇纹镜由商代晚期太阳光芒纹铜镜演变而来,我国妇好墓出土的四面商代石范铸造铜镜和一些商镜中巳有这种蛇纹镜的初期纹饰形状,但商镜与西周镜的不同之处是商镜的蛇纹还不成熟,没有蛇头,边沿平直。西周蛇纹镜已有蛇头,且大多卷边,(这卷边在石范铸造上比较不易,商代还没有这种技术,因此可作为断代依据之一)我们知道,中原使用陶范铸造的最早的阳燧在西周中晚期,而陶范铸造的平面铜镜要晚到春秋末期,在战国早期开始中原陶范铸造的铜镜才大量出现。从考古出土铜镜实物看,中原春秋晚期出土的陶范镜上还有带头的蛇纹出现。因为中原陶范铸造的铜镜是从北方长城文化带石范区铜镜借鉴来的,蛇纹在中原春秋晚期陶范镜上还有出现,说明两者相距年代不会太远。又因为西周时铜镜被石范区羌族用来取火,并从铜镜取火时发明出阳燧,因此西周石范区铜镜大多有凸有平有凹,背面光素无纹饰,并且多桥形钮。从西周虢国墓地出土的三面铜镜中二面素背,一面双钮镜带简单动物纹情况看,西周带纹饰的铜镜较少,而且年代大多已在西周晚到春秋时期,因此蛇纹镜断在西周至春秋早期较为合理。(图1、2、3、4、5、6、10是西周至春秋早期蛇纹镜,注意看多有巻边。7、8、9是妇好墓出土商镜和二面商代铜镜,它们在纹饰上巳向蛇纹转变,但它们没有头,边不卷,与西周镜不同。11、12图是中原陶范区使用陶范铸造的春秋时期阳燧和铜镜,中间的蛇纹有头,具有北方长城文化带羌族在石范区铸造的蛇纹镜的遗风。)
9 p/ m8 z5 ]3 ^; L7 t: z t%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