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楼主: 紫清剑

藏真自赏寻宝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3 18: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3 13: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瞎玩瞎写,诸位方家见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8 11: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6: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茶壶p 发表于 2017-12-28 11:43

1 m& A: |& d6 l* \;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6 15: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喜欢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0 19: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诸位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8 11: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23: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清剑 于 2018-3-5 11:57 编辑   D* q4 @* |& W  W8 I) B* s
5 _) j1 Q; Y( p. [0 `+ x
藏真自赏寻宝记(三十九)战汉铜矛/ u5 \- K. C# d& m5 h) a  i

6 l2 D5 x4 N% `        自开天辟地,因食物,领地之争,人类战火连绵不断,初以石器为斧,为矛,为刀,虽非犀利,亦有杀伤之力。自人能辨铜铁矿物,铸造始行,农具,武器遂以铜铁之形布行天下。1 o- F0 F0 x1 ^/ D, c
        秦统中华,黑甲军功不可没,窃以为秦军士纪律严整,勇往直前,锐不可当自不待言,而手中之器,当以强弩,掷矛为最。两军对垒,秦军以持矛兵为前列,后置强弩兵,平仰于地,双脚蹬弓,手扶箭杆,一声令下,箭雨如注,敌军伤损惨重,待敌兵迫近,持矛兵可掷,可刺,敌军又损过半,黑甲骑兵伺机而动,此役胜矣。
( U, O% A- F* S$ P2 ?一日,余于一**拍群,偶得战汉铜矛头一枚,尚属缘分。是夜子时,拍群群主展示此物,遂与东弟相商,判为战汉之物。参拍之人寥寥,估疑为赝品,余心中暗喜,遂于结拍前五秒出价,以二百三十金收入囊中。+ L" f+ t- E/ ]2 W/ _, l% h& N/ Z
        此枚战汉铜矛,长约十四公分,孔残留黑色木屑,红斑绿锈,伴有结晶体,殊为可爱;虽历经千年,矛锋锐利,整体完整。千年之物,为吾所有,时常品鉴把玩,可自斟一瓢也。: l" j( D2 N" H8 k
% e8 n/ D. h. Z5 U0 a
363952136.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23: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钱也收藏 发表于 2018-2-18 11:14
' D; L5 y" w4 i* t8 U
谢谢朋友赏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23: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清剑 于 2018-2-19 23:16 编辑 ! W3 R: F; e. p* u"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2 22: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杂家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6 15: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千里草 发表于 2018-2-22 22:09 , S; J% e8 V0 B7 }$ Z2 O2 P
杂家呀
( ^+ ]- \% m* B) M  e) `
尚没有成“家”,请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 23: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清剑 于 2018-3-5 12:06 编辑
. A. _. k0 y, e) k" R& X) h8 g+ N6 G& l; K* w
藏真自赏寻宝记(四十)战国环佩; M$ ^  E8 y8 G8 C, \9 J7 q1 x

1 `- {7 R8 P' {+ n& o9 j7 b2 z    环佩者,古人所系佩玉也,女子配其用以压裙脚,多配于膝部以下,后多指女子所佩玉饰。《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 郑玄注:“环佩,佩环、佩玉也。”. n& P# }. I& g; r5 d( ^
    历代大家对环佩多有赞美,优雅文字之间,环佩美人跃然纸上,温馨而富有想象。唐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  美人卸妆,珠玉充案,交相辉映;
4 K' t# K0 c1 i9 E    ?花月痕?第五二回:“万点秋光上画屏,隔花环佩响东丁。” 美人环佩叮当作响,却恨不近芳泽,徒生烦恼;* o. k, _3 [5 x  b) S+ j
    苏曼殊《吴门依易生韵》:“月华如水浸瑶阶,环佩声声犹梦怀。”  月色朦胧之下,美人踯躅而行,梦中依稀得见;) e& r/ v: B" N$ i$ X9 }
    明 徐霖 《绣襦记·厌习风尘》:“裙衬弓鞋入绣房,兰茝生香,环佩铿锵。” 美人绣鞋罗裙入室来,肌肤似雪,自然生香,袅袅细步,环佩如音;
% `, Z7 \9 s) b( Z/ v- H    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四:“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二美江岸逍遥而行,环佩声响间,芳香透空逼人;
3 m& c" q+ f- l* v. L    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古迹之上,残垣断壁,皓月当空,依稀美人环佩,魂归兰室;
: y! q" l4 s+ u0 G9 v1 x6 c+ w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二:“ 蒋廷鎔 有句云:‘自从环佩无消息,檐马丁东不忍听。‘斯人已去,空留悲思,檐下风铃声声,如环佩叮当,更不堪谛听。
+ J/ H* ]) B+ ]: ~) Y- P7 d    吾东弟,浸淫古玩行多载,练就识古之眼,尤擅辨古玉,青铜与字画。年前曾与同行以物易物,得一战国玉环,黄白色,直径两寸,内壁边角锐利,外延琢磨圆润,表面有土沁咬缺之痕;细研之,当非和田玉质,东弟念吾不曾拥有古玉,遂以低值转让,吾时时把玩,当属难得。
( P$ T" q9 r- F3 o
* t, Q" Q) N) Y* N4 e$ l
1244765903.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12: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清剑 于 2018-3-5 12:05 编辑 * l+ g9 l% d2 R! @

' x- s& q8 t( p) }藏真自赏寻宝记(四十一)南北朝青铜渣斗2 R9 D- \# ]5 ~: `( |) y3 \

, i$ K: E' {7 v) R" {% C7 k    多年前,吾于偶然间,收得一青铜器物,高仅三寸有余,底略鼓然可立于案头,腹圆无字,中有弦纹三道,上奢口外展。整体内外,红斑绿锈,古意盎然,南北朝之物无疑。物形似小觚,可收纳杂物,或盛满清水,以勺舀之,可添磨墨,然器型颇似渣斗,故暂称之为南北朝青铜渣斗,尊请诸友指教。
4 Z1 _9 O$ W* ?! e' P* I& j    吾意该器物脱胎于青铜觚。近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有云:“觚之小者曰渣斗,明制已有之,至清逾伙,五彩或黄地碎花者均有之,渣斗之小者,则入于漱具之属,非清供品矣。”
+ v& ?+ a! D/ h5 ]    觚为夏商青铜酒器之一,所谓“尊者举觯,卑者举角”,觚和觯乃地位尊贵之诸侯所用,凡人不得擅用。考古学上,青铜觚形状多为圆形或方形敞口,细腰敦底,器型雍容,落落大方;然西周中期后,器物外观已渐变型。) [4 b7 k* S( y6 R0 E( b
    据考据,青铜觚于夏商周三代为酒器,至春秋战国乱世,礼崩乐坏,诸侯杀伐不已,酒器中最高等之爵亦沦入普通莽夫之手,小觚于宴飨上由饮酒之物,渐演变为装痰吐之器亦不稀奇。至晋代,小觚已成唾吐之物,专名为渣斗,多为瓷质。宋代诸窑场均烧制渣斗,已广泛流行。明清两代渣斗放置于床边和几案之上,以备存纳微小废弃之物,用途有所拓宽,材质亦渐多样。
* [. @0 u4 X! `& H' u
1759895187.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0 14: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剑池砺 发表于 2018-3-16 14:36
: @1 }  R2 ]+ d( j3 f6 \" C9 |情发于物,物源于真。情物相叠,文见其心。真、善、美是耶!
. u$ {* H8 z* g
谢谢您的鼓励!瞎玩,瞎写,瞎琢磨,准备自号“三瞎居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8 08: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剑池砺 发表于 2018-3-21 09:10
) h$ Y  D3 x" H3 s6 g# ?- ~+ b君心甚明也!1 j( z6 w# N6 I% I4 A* N& Z+ o
以瞎自居,岂不羞煞世间众生噻?
+ m8 h9 b  M( E4 `5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3 09: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采,友所玩甚杂,涉猎广,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0 22: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yanxizaorong 发表于 2018-5-13 09:30 # o) w9 Z5 e1 H" l' ]
好文采,友所玩甚杂,涉猎广,佩服
! K9 w+ q5 K9 Z; O3 k; T) ^! W) a
谢谢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7 22: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藏真自赏寻宝记(四十二)金瓜袖锤
  D2 M; s1 G% P& ]        冷兵时代,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各显其能。武艺超群者,皆有趁手武器在身,潇洒倜傥者佩剑,勇武有力者持刀枪,更有点穴笔,双截棍等奇特之物。
2 f# S, H9 e( N9 E        而于古战场之上,钝器实为趁手利器,北宋《武经总要》中记载当时军队中各种钝器,虽大部无刃无尖,然冲击力巨大,足将坚固之铠甲砸出凹陷,轻则内伤或骨折,重则因内部大出血而当场死亡。自古以来,钝器为重型铠甲武士之死敌。- J3 k& ]7 p" I  F- F7 C6 Z
        马未都先生曾于某节目中,出示收藏多年之金瓜锤,铁杆,六棱铜头,可砸,可格,可扫,马先生断言此金瓜锤效用远大于刀剑矣。
0 l) _& q- E) h        某日,海弟自德州大运河古玩交易会,以贱价购一兵器,亦铁杆铜头,杆上重物所损痕迹累累,当为实用兵器也。经查验,金瓜袖锤无疑,遂收入囊中,神游物外,遐思连连。7 L3 U! V& G  A7 O
IMG_20180727_103429.jpg
IMG_20180727_103424.jpg
IMG_20180727_103420.jpg
IMG_20180727_103415.jpg
u=2095987293,124800153&fm=173&s=0AAE7A2255874EFA5C5521DA0000C0B1&w=373&h=532&img.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8 14: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藏真自赏寻宝记(四十三)五毒背钟馗花钱: N# s- A: a2 i3 _
        古时民谣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农历五月,酷暑将临,瘟疫毒虫滋生,端午节更被古人视作“毒日”“恶日”。曾几何时,人们为了祛除毒害而在端午节这天沐兰汤、饮蒲酒、撒雄黄、插艾草……但在清代最流行的祛毒之法还属佩戴“五毒花钱”。
; e+ C: X) p& o        “五毒花钱”之名,源于其上五种“毒虫”的形象,这“五毒”一般指蛇、蟾蜍、蝎子、蜈蚣、壁虎。蛇毒之狠自不必说,而蟾蜍之毒,指的是蟾蜍眉间分泌的“蟾酥”,这种毒可致盲、致死,同时也是一味药材;蝎子、蜈蚣之毒,虽伤人,然不致命;至于壁虎,它虽无辜,却位列其中,据民间传说,壁虎会钻入人耳,蜕其断尾,致人失聪,然而此说法毫无科学根据;还有传言说,壁虎尿有剧毒,实则是夸大之说。此外,民间一些说法中还将刺猬列入“五毒”,也让人匪夷所思。
  r: T$ `8 f# L( l总之,古人视“五毒”为祸害,它们不仅潜伏于田间地头,还经常侵入民居,为此,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屋角及各阴暗处撒石灰、喷雄黄、燃药烟,以灭五毒、驱秽气,此外,还须佩戴或悬挂一枚“五毒花钱”以求心安。
  T& |- E( W& ?* R$ I" O8 S        清代起,佩戴五毒花钱已成为端午节的重要民俗。清代的五毒花钱中,比较常见的是“五毒祛邪花钱”,这种花钱多为黄铜铸造,花钱的正面通常有蛇、蜈蚣、壁虎、蟾蜍的形象,唯独没有蝎子,取而代之的是一只老虎。蝎子不在钱上,并非被排除于“五毒”之外,而是取其谐音,即“祛邪(去蝎)”。之所以用老虎取代蝎子,有多层意思,其一是源自“艾虎”,就是一种用艾草编成的老虎;其二则借助“虎毒”来“压邪”“镇毒”,即“以毒攻毒”。
* I6 c" h; g8 [. h, F( o- _/ E五毒花钱上还经常出现钟馗的形象,民间称其有“驱五毒”的功效。这种说法大概源自乾隆年间,清代《北平风俗类征》中就记载着这样一段话:“端阳节,午时以朱墨画钟馗像,用鸡血点眼,俗称‘朱砂判’者悬屋中,谓能驱邪。”顾禄所著的《清嘉录》中也记载:“适逢端午,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五毒钱上的钟馗形象大多是长袍高靴,头戴纱帽,手持笏板,朝天而拜,钱眼上方飞着一只蝙蝠,谐音“福(蝠)在眼前(钱)”。
, q- Q5 o+ `9 T0 t& @! ~2 N        以上文字,为摘录部分文献。某日,厦门唐颂古玩城小柯,发于朋友圈一枚花钱,正面蛇、蜈蚣、壁虎、蟾蜍、老虎,背面钟馗穿靴翘脚而立,脚下一三足金蟾,左上方一蝙蝠飞翔,书云“驱邪降福”四字。红锈粲然,包浆古朴可爱,清代花钱无疑,虽钱沿略有残损,亦欣然低值收入囊中。5 X/ T$ O0 m! y6 b- Y8 g6 D2 g
IMG_20180712_112042.jpg
IMG_20180712_11210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4-3-29 20:02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