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盛世收藏网老窑瓷器版版主邢窑翰林斋
' z! h5 B* l. w) N; R
盛藏记者:樊江平 / t( G6 o. _4 Z8 J& W& q
新闻来源:盛世收藏网老窑瓷器版
$ o' F# F5 ]4 B( C& f
V9 |4 z$ p1 Y8 ^6 k9 p. ~' L h★阅读提示★
2 G5 P4 \) d; x- R# e0 R3 _: k 你的一生不知道要经历多少?
; w4 t# ^9 w c6 `0 q 你的一生不知道会拥有多少财富?6 u$ N. I" ?! `0 M' g1 q
你的一生又不知道爱好什么?+ r# o7 Q& h( @2 Z
你又能拥有什么?
k6 h+ S, f8 Y/ u* ^4 g6 b( R& ?4 V& X0 h& @" o
我什么都没有,只有爱好,那就是邢窑白瓷情。当你命中一定要拥有的时候,哪怕是几千年的东西,也会投胎转世来到你的身边,因为这就是缘分。有人说我和邢窑白瓷有个不了之情,我承认在一千多的年隋唐时期,我就与邢窑白瓷结下了不解之情,也许我的化身就是邢窑白瓷,邢窑白瓷就是我,也许这就是轮回转世,也许我上辈子是白瓷,这辈子是人,也许下辈子莫非还要转世白瓷吗?人生有许多的无奈,也有许多的不解之谜,谁又能说得清,道的白?
$ P7 d3 L X" x$ F2 g# `: ?% P1 e4 k9 ?' C- C# t& b, }8 N
我的祖籍是湖南,而有幸生活在邢窑白瓷的故乡——邢台。使我与邢窑白瓷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的网友说:毛老师如果你生活在咱们湖南,一定是收藏研究咱们长沙窑大家的,我说也许会吧!总之,不论干什么都得有缘分。当然主要是喜欢和收藏。- o2 y5 p/ q% t5 G0 w# N
7 m; |3 S0 B8 ~* N+ a; i/ }
请每一个拥有邢窑白瓷的朋友们,爱惜他们,因为来到你身边必定前世有缘!1 u. q6 f+ g# g3 X0 p" \
, h$ X* D. X0 a4 F5 w
' Z1 \' Y2 d2 d& V! J/ P. T, c. h4 N: s" t5 _; s% r
邢窑白瓷三十年风雨枞横谈 ' h0 J) h9 v, X( h/ f
(一)引言 " P. E# D8 u% q& j$ V1 ~2 `
邢窑遗址发现至今三十年,而我收藏研究邢窑白瓷正好也是三十年。因此,我借用古人的一句名言略加修改,来概括我的邢窑白瓷风雨三十年:“三十年风雨艰辛,八千里路云和月”。
$ F/ z: z9 P5 `; a# R% O 我常说:我不是河北人,更不是邢台人,却喜欢收藏研究邢窑白瓷。我的祖籍是湖南,而有幸生活在邢窑白瓷的故乡—邢台,使我与邢窑白瓷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的湖南网友对我说:毛老师如果你生活在咱们湖南,一定是收藏研究咱们长沙窑大家的,我说也许会吧!总之,不论干什么都得有缘分,当然你得是喜欢收藏的人。
' ?; G5 Q5 n# `# ]# R7 T 邢窑是我国唐代著名瓷窑,以生产白瓷而名扬中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邢窑的工艺和文化艺术成就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邢窑白瓷是我国最早的白瓷,是他开创了白瓷的先河,是他结束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是他为以后能生产出五彩斑斓的瓷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2 p! B: q5 x: Q. y. Z+ v' b0 o(二)邢窑之谜
, K5 V! i O, e. g
/ }: o! x& D$ i; ^1 @ ①彼邢窑非邢窑
. |. W0 S% Z! U6 V4 d( ? 由于邢窑停烧达千年之久,而邢窑到底在哪里?邢窑之名始见于唐代文献见于唐代文献。《大唐六典》(成书于公元756年之前)记载邢窑器曾以贡品向唐王朝宫廷进贡。唐人陆羽在《茶经》(成书于760—764年)中写道:“邢窑类银,越瓷类玉”,“邢窑类银,越瓷类冰”。这段记述说明,邢窑生产的是如雪似银的白瓷,并与同时代的越窑青瓷平分秋色,争相媲美。唐人李肇在《国史补》(成书于824年之后)中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段记述说明:邢窑白瓷的产地在内丘,无论贫富贵贱都在使用,可见邢瓷产量之大,行销之远。唐代诗人皮日休在《茶瓯》诗(成书于公元861—873年间)中记: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赞颂邢窑端庄规整,体态轻盈。说明邢窑不仅有良好的使用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从皮日休的诗句我们就可以看出邢窑白瓷的全貌。: A# ]$ X1 S: k
: F; G& O# I* [& U9 c5 l; d 最初发现邢窑遗址的地方,并不是在内丘,而是在临城。1980年临城二轻局为使千古名窑重放异彩,成立邢窑研究小组。并邀请杨文山老师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等专家,对临城古窑址考察。在八月十日在临城岗头村第一次发现晚唐风格的玉璧底白瓷碗残片,取得了初步的收获。随后在同年又在祁村发现细白瓷执壶残片,开始逐步的显露庐山真面目。1981年4月,邢台地区科委受河北省科委的委托,邀请国内外知名古陶瓷专家对发现的实物在临城县召开了《邢窑与邢窑艺术鉴赏会》。到会的专家有傅振伦、冯先铭、李辉柄、王丽英等。与会专家对瓷片标本在认识上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临城的古窑址就是邢窑,理由是尽管临城在唐代不属于邢州,因为,祁村窑址与内丘交界,《国史补》所记当是大体而言,与定窑不在定州,而定州临近的曲阳一样。笔者不赞同此说法。另一派专家则认为,临城的古窑址,只是邢瓷窑厂的一部分,是邢窑的正统和亲支近派。笔者非常赞同此说法,因为唐人记载的资料是不会错的,唐人李肇在《国史补》上绝对不会说:临城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吧!临城古窑址无非是邢窑系,或是分支;而我的观点和叫法是“邢窑系临城窑”。尽管如此,此次的发现依然震动了国内外。
" x, S4 F9 a4 Y* X% P6 s/ l②此邢窑才是邢窑
0 [5 S; j8 j) B* P 《邢窑及邢瓷艺术鉴赏会》后,河北省地质矿产局程在廉高级工程师发表了《何处是邢窑》的论文,他是从地质学的角度出发,预言李肇所记载的邢窑在内丘是对的,只是不能说仅在内丘。此后曾得到一些专家的赞同,同时也引起了内丘县文管部门的重视。! x% r1 D5 m) n' E. H5 t- w1 O# {
1984年春天,内丘县文管所,在本县境内120平方公里范围的区域内的古窑址进行普查,和基建施工时的地下埋藏情况,向当地群众讲解邢瓷的特征。共发现古窑址二十八处,从窑址上采集了大量的实物标本,从遗物判断唐代邢窑应该集中在县城西关和中峰洞一带。1985年12月,邢台地区科委邀请冯先铭、李智宴、李辉柄等古陶瓷专家,对内丘邢窑遗址进行考察,对采集的标本进行鉴定。
: x% a. N- s L; I 专家们一致认为,唐人李肇在《国史补》中的记载是对的,邢窑在内丘是准确无误的,并肯定了内丘是邢窑的制瓷中心。专家们兴奋地谈到,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白瓷“盈”字粉盒,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的“盈”字底款白瓷碗残片,因找不到窑口,一直不敢下结论,这次在内丘遗址的标本中,有“盈”字底款的残片多达十几片,邢窑终于真正的找到了。旷日已久的邢窑之谜,终于大白于天下。, s2 t2 q( K& _4 J
虽然临城古窑址不是真正的邢窑遗址,但应该感谢临城县二轻局的同志们,如果没有你们辛勤的劳动和发现,也许不会发现真正的邢窑遗址,即使是发现恐怕还要晚几年……
& z( s% b2 r; m. x6 c' D8 d4 r
; _3 Y4 D5 `* N( X- G e- T# T
$ o/ K: t) v$ T; W' }4 p& q咏邢窑白瓷一首
2 [: {! m- w+ Z: Y5 G9 o 白瓷珍品遍天下 邢窑白瓷独一家
世间珍藏传万里 唤来骚客笔生花
; ~1 X S X! ]3 M6 ]- i& |8 e' m. \* A: [
- ?( m0 S2 t/ ~, F( b5 @& V特别感谢 ———————————————————————— 邢窑翰林斋⊙QQ5218052⊙ 接受《盛世收藏网记者站》采访
, Z4 Z( f9 I+ i, G; c
3 j5 F5 P# f |$ \' O
3 Q# j" {1 g) P$ C: I; P( U* j q未完待续............ ( 敬 请 关 注 ) 注:本文由盛世收藏网(简称盛藏)网友原创文章 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