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定八十 —— 萬法以德為先
2 E8 b0 x2 F+ a# \) w( W% r
& W7 A, }8 x( Y2 K6 @3 {4 s( } 一位妙齡少女,衣著前衛,姍姍進入診室,翹腿而坐,說道:“醫師,請幫我看看頭痛。”+ |, x1 d# X1 p" q8 b9 ~
3 b+ R- G. N# ?% c6 c8 t) I0 Z/ L “頭的哪個部位痛呢?”我照慣例問。7 S( k4 V( C W5 h9 V) o0 e0 {
" K. J% g, e; p M9 K/ u
她說:“整個頭都痛。”目光泛著苦楚和憂愁。
8 ~7 P0 U; R8 w8 S$ Q2 y1 K9 F+ | N) f6 v u i
“什麽時間頭痛較多呢,是白天,還是晚上?”我一邊低頭記錄病案,一邊問。4 M* i! ?) j+ k1 @- h v( @
3 m2 j: x3 H. i; y* P* W# n, e
“什麽時候都痛。心裏一想問題,就頭痛。”她聲音低弱。
; Y3 k4 l' l1 X [, B+ L' J4 Y# R8 Y2 L
“那不要想那麼多,頭痛就會好了!”我笑著說道。
( K: H+ e4 _( p/ G1 b [# q$ Z9 E
& v. l( I& r/ D4 m @ 她突然目光缺少神采,顯得無助。我預感不妙,低著頭書寫病案。5 I) k4 k! g }# P1 J; }/ T
: Y6 f1 E! u$ G0 z4 K# ~$ @
靜默……
3 f8 n A, J1 C
& ?6 u: r. M5 | “醫師,我想自殺。”少女的語調變得蒼白。
& [$ [ c& z0 q0 w
; ^4 U0 ]! Y' o3 E+ ~ “啊?!”我霎時頭皮發麻,寫字的手微微顫抖。靜靜的診室裏,猶如電光劃破了夜空。4 `! T; @* A8 ]) i
4 \, q; _* v4 w1 I
我趕緊回過頭來,叫女醫務助理過來,站在一旁。6 X$ g# H* n- J' C
* [0 P2 J3 [* M9 W5 l. m1 |) f1 L
“真的,你看——”,少女拉起衣袖,一直拉到上臂,我看到她的左手腕部內側有四道疤痕,上臂有三道疤痕。
% A' ^7 P7 V3 _0 Q# ]2 D+ R, H
( p# ?/ s& S5 y% c3 O “這是我用刀劃的。醫師,你要幫幫我!”少女補充說。
, y! X5 ^5 u4 A o: w6 t0 u/ V" p% G' ^( ]/ |/ Q% D& L
“好的,你到這邊來。”我吩咐助手帶她躺到治療床上,在頭部的穴位扎了幾針,幫助她“安神定志”。心裏在想,好端端的少女,爲什麽要自殺呢?我們醫者救人還恐來不及呢!- n1 p& l8 Q1 z8 g
' P$ x7 J! k( b4 T( a6 `. i
然後,告訴助手,要用關心的語言跟她聊聊天。我於是到另外一間診室,迴避她們,讓她們在一種安全的心理環境中交談。
; ~8 U) K9 Y- r; v% y; W3 h
( i0 Q: [2 i. E 二十分鐘之後,治療完畢,我回到治療床邊,看到少女面色紅潤,泛著光澤。我對她說,應經常到外面走走,去旅遊,看看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會感到生活很有意義的。8 d; m( u# r, ?/ J
, y7 p/ w0 R' O7 u" L: ?
她離開診所後,助手告訴我,原來少女在七八歲的時候,父母離異,把她“丟”到街上,於是她就跟街上的男男女女混在一起,身心備受摧殘,很痛苦,多次割脈自殺未遂,長期內心焦躁不安、失眠、頭痛……我聽了之後,默默地為她祈禱,祈求上蒼保佑她,賜福給她。4 T( M' r) ?2 M( I- `; B5 Z- a
1 v6 h2 _ K% t: G, ] Z 2010年初,在深圳的某工廠接二連三地發生青年員工跳樓自殺事件,震驚中外;在高等學府裏,有些大學生、研究生因為成績不如人、工作不順利,或情場失意,就要死要活,甚至跳樓自殺,等等,等等。( W- T8 l; i: {0 P( a; V
, d+ p: J7 G8 J 這一幕幕,實在令人觸目驚心,汗毛倒豎。這是什麽原因呢?我們該如何防範呢?% o- `7 }, O/ V2 Q5 C, g, W
$ r. Z0 \( C4 f7 | 人爲什麽自殺?在這裏,筆者無法探討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原因,只是從意識狀態上去探討其中的道理。 n* \) ~* H p- ^
5 @. ^; W. C N! s6 f7 t
我們知道,一年四季裏,作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到了冬天,樹木凋零枯萎滅亡。五臟神識系統也一樣,具有發生、成長、變化、收斂、封藏的起伏過程。如果生、長太過而收、藏不及,這個人就會急躁、狂亂;如果生長不及而收藏太過,這個人就會抑鬱、悲觀,或自閉、恐懼。這個時候,如果不去找人訴說,不去找人發泄,內心的抑鬱、恐懼情緒就得不到宣發,這個人往往會選擇孤立獨處,厭倦人生,對現實世界恐懼,不願意、也沒有勇氣面對現實的世界,最後選擇自殺。因此從五行的角度來看,自殺的意念,是封閉潛藏太過所引起。; j; g W+ Z/ I) J. D$ [8 X
$ L( i, P. S6 S, v3 l8 P$ V 如果懂得五神起伏的原理,在患者封閉潛藏還不太過盛的階段,去找患者談話,讓他聽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只要其中有一條信息令他感到喜悅,感到活著還“有意思”,就有求生的願望,就會重燃珍惜生命的熱情,重啟熱愛生命的動力。這一條信息,就成了關鍵,叫做“用神”。如果我們學會根據患者的情況而選擇合適的“用神”,就有可能使患者懸崖勒馬,救人一命。8 n/ r5 u4 i* t2 R5 f6 a
! A: o7 C4 T) G. e
那麼,怎麼防範這類事件呢?我想到了古人強調的道德教育。
7 S) o4 x9 p; K0 C) z; c, y" W5 T3 Z2 k7 G5 ^$ P) Z
俗話說,“三歲定八十”,這是說,看三歲的孩子的行為、表現、品德,就知道八十歲的情形了。古人非常強調道德品質的教育,並且貫穿一輩子。現在我們身邊的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心理素質大都很脆弱,很自我,很有個性,與人相處時不懂得禮儀、謙讓,遇到失敗、挫折的時候常常怨天尤人,自怨自艾。這就是缺乏傳統教育的表現,應該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6 T' e4 k! o/ n& M A, V
4 t% o5 W- Q: D6 W; t: c
如果,一個人對父母懷著感恩之心,從小就懂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那麼,他還會選擇自殘、自殺嗎?
( u! ~6 H; Y. V- s! r6 ]% s8 c- s1 A6 G" u" B" c' f; v- y7 B) P
如果,一個人從小就受到傳統儒家思想的教育,逐漸理解“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人生哲理,樹立為社會貢獻才智力量的理念,培養出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毅力,能吃苦耐勞,經受得住風吹雨打的種種磨磨煉,那麼,他的心理就能夠承受各方的壓力,勇敢地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和挫折,這樣的人絕不會去自殺。因此,傳統美德的教育,是提高人們心理素質的關鍵,是防範自殘自殺的法寶。8 T1 v# l% z$ u4 F
3 p5 k! h3 o7 M a5 y- G" g 一位心理學家對我談到一件事:有一個20歲的男孩,已經住在精神病院8年了,接受過各種精神醫生、心理學家的治療,毫無效果。他的最大問題是很敵視自己的媽媽,媽媽來探望他,他總怒駡媽媽,想打媽媽。母親十分痛苦,對孩子說,媽媽是愛你的,是關心你的。可是男孩總是說,你的愛不是真的,你不是真的對我好……2 d# c7 a4 ]. l: a& I( S8 x( C
. [9 J- r9 f: m# x: W0 Q9 N: ` 心理學家問我,男孩這麼怨恨自己的母親,是什麽原因呢?5 e! \6 t) T' B/ n% {5 _
# a* R+ o. |" J/ ~* Z: R+ F 我分析說,男孩一般都很敬愛自己的母親,這件案例,應該從母親懷孕的狀況去尋找答案,看看母親懷胎的時候是不是怨恨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殘害過自己的孩子?
# d! F% w U" x5 H" A" ^) q# ]3 a& ]; k# d) d+ W, D3 x8 c
心理學家說,這位母親曾經很悔恨地說過,在懷孕的時候,被愛人拋棄,自己很怨恨、很無助,吃了很多打胎的藥,想把孩子打下來,鬱怒的時候,經常用雙手捶打自己的腹部,捶打孕育著的孩子,但是,最終孩子還是生下來了……
7 C% s- a. t) m& S! ], k# X( Z. g, z( w8 t& p' z( e: Q
在前面談過的五臟神識系統中,我們知道,母親的精神狀況會影響胎兒神識系統和形體系統的發育,如果母親的精神狀態不好,可以引起胎兒精神發育和形體發育的異常。看到這類數不勝數的個案,我毛骨悚然。爲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防患于未然,大家是否意識到,父母在未受孕前,有必要接受正確的教育呢?父母們可曾對“胎前教育”和“胎教”有正確的認識呢?: W* [1 ?. Y; Q* ~9 F/ t( q
# o3 f1 Z& M3 S
有一次,我乘坐大巴回廣州探望老師,同座的陌生朋友顯得精明强幹,我們搭訕聊天。他來自海外,到中國內地做生意。
9 k C8 \! v. F+ b: T- v
7 R6 ?* s: h- m5 I; ^ 我問他:“做什麽生意呢?”“小孩的尿片。”他爽快地回答。
5 i) U- Q; d* o1 v* }3 K, E! B, ?
“好賣嗎?”
2 j* @7 B$ ]# E" r0 c* o
9 T* |; K4 F4 z# f' h “很好賣。但我想做教育。”
: _1 z: D# ^8 |. `* @8 D
3 s2 K: i" k0 V “哪方面的教育呢?”! G6 q5 G# }; H; E4 u8 c# H
) o/ v( O1 L8 q9 l) X# N" `
“三歲小孩的媽媽。” T$ J; O2 K3 o( ]+ K9 B4 n! @
, M: P6 Y2 u O! G 接著,我們討論如何開展“三歲孩子的媽媽的教育”問題。現在的教育,大都教孩子如何學習謀生的本領,如何競爭,如何獲取財富,在引進先進科學技術的時候,又忘掉了自己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等等,忽略了傳統美德的培養,只求枝葉,不固根本。如果只教書而不育人,那麼,就是十足的功利主義教育。
) q6 K, O6 \* x3 @5 S
( I0 }" q$ Y! R2 ?$ I. W/ q5 J 有時候,我們在地鐵的車廂裏看到,車門一打開,小孩子就衝進來,直奔座位,回頭看著父母,天真稚嫩的歡笑聲,宣告搶佔座位成功,而父親也讚賞地說“好叻(做到好)!”當你看到這一幕時,會有什麽感想呢?
" N$ ~# S+ z2 l2 J E) [3 S: d6 W% n4 ~& F$ Q+ \" w9 w0 J% p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教育好孩子,父母首先要接受良好的品德教育。那麼,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品德呢?要教孩子“會說三句話、會做三行為”。; d- {8 r- w7 f8 }0 v
* k" w( {3 b4 d0 N# C2 q# s/ a0 Y7 F 第一句話要學會說“您好”,表示問候、關心、尊重他人;第二句話要學會說“謝謝”,表示感恩、報恩;第三句話要學會說“對不起”,表示認錯、道歉。懂得說這三句話,就可以平息很多很多的矛盾紛爭,人際之間會變得和諧。
( ^- n: M! V1 e$ T+ y/ y/ R0 k$ r9 b
第一個行為,回家脫鞋子後,要把鞋子朝向門口擺好,培養應急處理危機的憂患意識;第二個行為,坐的時候要端正,媽媽要用手輕撫一下孩子的腰部,自然使腰身挺直,培養做人要正直的意識,“坐有坐相”;第三個行為,吃完飯之後,要把筷子整齊地放在桌面上,培養做事要有頭有尾、善始善終的意識。! o" `! a; G8 ^9 V" y
+ P9 j/ x5 |. k2 t6 G
這些具體的傳統美德的教育方法,是不是簡單明瞭?
1 t1 h5 ~. g) k5 l1 }9 q! x4 ` [: L. r$ k
這些簡單而容易做到的事情,天天都在進行,長期地熏陶下來,孩子良好的品德就會逐漸養成,就可以避免日後諸多的紛爭、敵意、怨恨和煩惱,社會也將會更加和諧安定。我深信,傳統道德的教育和行業,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日益成為精神生活的需要,成為健康身心的必要食糧。$ `+ r( X4 T$ v: r
" c$ |7 Y# d0 Z6 A& P3 ^
正是:萬般皆下品,惟有美德高。, y9 y0 O- S. V2 E5 y- d+ i
) w, o9 v; d8 c) D 正確的教育是“治未病”的根本方法。9 Q5 k4 r) D, ~- S( @& {
. G. w0 r# n! C$ V1 g- ]; P0 X U/ d3 H& C5 g, O% T) F
) p* C. O% w+ V. {; m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Z/ o% z. t- ~/ J
《孝經》
& y6 G8 {9 u8 G3 B; { q, `( ^1 z q8 e K% a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5 w9 _' V ], E) Z$ E
《孟子》7 q! q! O f. U2 ]' Z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