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4日(星期六)
% b1 l3 S( n, I9 k' D5 G0 x
5 l) U7 t7 `% }# y8 o2 R* @前两天,我在地摊儿市场认识的外地朋友“宋瓷器”给我来个电话,说他弄到一对民国瓷瓶,问我要不要。我说:先看看再说吧。结果我们哥俩儿电话约定:本周六在我们当地的地摊儿市场见面。并且我告诉他,只要他能来,我就去市场。他要不来的话,我就在家看书,不去市场了。现在我对地摊儿基本上失去兴趣了。少去地摊儿,这也是众位藏友对我的忠告啊。
4 R" U. V2 J% O {
4 x- h% m/ [ @& C9 O# V/ j' {. e这不,“本周六”到了,就是今儿个。
& b2 @; \ ?, _( l; [2 ^; ^# F早晨起床,梳理完毕,静等“宋瓷器”佳音。
Q) ^- Y. l. c$ s) V& K
4 V7 h7 ^/ r; [/ {3 J结果,“宋瓷器”的电话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嘿!这家伙邪了门了!以往,他都是周六早晨6点多就给我打电话,天还不亮,就把我吵醒。今儿个现在都上午9点多了,他还是没来电话。是咋回事儿呢?
$ p9 P s0 k/ j1 l" D0 H; Z& Y+ h8 L
$ I; _6 f1 B3 H! L, ]" I没办法,我给他打个电话。
& F+ s2 o" r0 D% J2 p, G5 ?+ y电话通了。嘿!这家伙告诉我,他今儿个没来,因为家里边有事儿。不过,他告诉我,他虽然没来,可他的代言人来了,代言人是谁?就是他们村那位村长啊。“宋瓷器”说:那对儿民国瓷器村长给带来了。他还让我赶紧去市场一睹为快。$ z1 F, q5 T& c& L: H `7 L
$ A8 i1 E4 E ?- {5 e
好吧,村长也行,乡长也罢,反正我看的是瓷器,不管什么“长”把瓷器带来就行。
: X+ F0 w& G( Q# L0 D' c" G6 W& a3 H5 g) @- D
来到市场,我朝“宋瓷器”他们原来摆地摊儿的地方走去。远远地,我就看到了村长。他坐在一张太师椅上,边抽烟边跟旁边的一个伙计商量着什么。你别说,村长坐在太师椅上的架势还真有太师的做派。
. s0 M: y% s- b$ N
( l0 ?# ?1 F3 \/ d) l9 K0 M4 V; l* \我在往地摊儿一瞥,没看见什么民国瓷器呀。8 W+ V* z0 U: f' a
我上前向“太师”请安。问:民国瓷器带来了吗?“太师”一见我,高兴起来,赶紧说:“瓷器在车里呢,不让外人看,专门给你留着呢。”整得我这个受宠若惊啊。1 ?: e x/ w F2 H+ H
" Q) T& d. l8 Z4 M. M+ [1 c, E6 w6 o+ C
村长吩咐伙计:“赶紧带余老板看货!”哈哈,怎么有点儿黑道儿的感觉。
. t3 A9 N2 E6 f! V4 r+ p, U/ \
/ }) ~5 b' K$ B3 F- N我们俩儿来到他们开来的面包车前,那位伙计打开车门,车里一床大被子中间拱出一个大包。伙计掀开被子,一只大纸箱子露了出来。打开一看,一对儿民国大瓷瓶赫然眼前。
# J, F4 g; J6 f+ L; D7 [) G8 k8 o. G& J* E- q3 V
我把这对儿瓷瓶摆在地上,仔细观瞧,嗯,真是一对儿民国瓷瓶子,全品,瓷瓶上只有少许的黑疵点,双耳镀金。瓶壁上一边是仕女图,一边是“余钊”的诗。仕女图画的中规中矩,典型的民国粉彩,“余钊”的书法也不错。只是瓶颈处的一排字写得有点儿拙劣了,是当不当、正不正的楷书。我看过瓷瓶后决定想买,因为这还是我们老“余”家的作品呢。我就让那位伙计把东西赶紧收好,我去跟村长谈价。: v6 v5 }& R. [& v! | W4 q4 i
; m4 \# B2 `) U% K3 |
村长高屋建瓴,开价1200块,我就地还价,砍到500块;村长咬死1000块,我咬定700元。双方就此“咬住”了,谁也不再出价。" J1 ^" G" L6 k1 ~2 M, p$ o
没买成:这就是我们这笔交易的最后结果。
, }% R/ `( e( X$ N9 _7 i- r
) I. T3 r9 A, t; k. m6 I: H下午,我们全家又要去北京了。
' b4 }3 T8 [# _3 I: }, h% U" @. b“下次再说吧!”我跟村长也就此拜拜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