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5日(星期日)# ?& s( j, P3 @
; E) c9 r- j, x1 ^2 X p
四、 印象最深的展区
+ }3 X4 H; u. I1 E! x, _潘家园旧货市场十几个展区,几千个摊位,到底哪个展区给我印象最深呢?不用问,当然是“四个顶盖大棚”展区(不好意思,这四个顶盖大棚的展区名称,我给忘了)这里卖的都是仿品,说好听点儿应该是“工艺品”,说不好听点儿应该叫“作伪品”。这里的“宝贝”太全了,仿陶瓷、仿青铜器,这么说吧,古代有什么,这里就有什么。我上面讲的那几位外国人买的瓷器都是从这个展区买的。9 G$ D% B! X# O* m* J2 c
9 L& k, o3 v I
因为卖的是工艺品嘛,所以这里的“宝贝”超级便宜。比如:一尊黄铜亚金观音铜像才200块钱。但几乎所有的摊主都会告诉你,他们卖的都是仿品,或者叫工艺品。我觉得他们挺实在的,最起码他们说实话、说真话,卖的东西既合理又合法。一位来自景德镇的小伙子就告诉我:我卖的是仿清代的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你看多实在呀!
% f6 d; Z1 [; L# J I* b
4 h& O; S/ a; w* L& O9 @# M但同时我也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些仿品要是流到国内其它古玩市场,瞬间它们就有可能变成“古董”,因为这里的很多仿品我大都好像在我们当地的古玩市场上见过,甚至我还亲自买过。可那些卖主们哪个承认自己的东西是仿品呢?都当真的卖呢。
5 i$ x, O% l4 h
9 G1 F6 ?4 b3 b; h五、 我淘的“宝贝”
3 S b8 ^/ w: W4 H我决定就在上述这个展区买点儿仿品带回家,买点儿教训带回家。3 x! w' S% }. }, N X9 P+ K: m
8 q& o+ r8 j: L
买什么呢?我昨天在我们当地的古玩地摊儿上买了一个陶瓷青花笔筒,对!我就在潘家园再买一个与之极其近似的仿品,看看它到底值个什么价。
3 D! C$ {. G2 Q {
: a7 d$ ^6 E8 ~# X9 X在一个摊位上,我发现了目标,这个笔筒跟我昨天买的那个笔筒超级相似,大小、色彩、内部的旋纹、做旧的痕迹都符合我的购买标准。对!就买它了!
* ]9 a8 b \5 p* C% g1 n+ m% l/ d, M1 Y- O! F$ o' J7 J# S! c
我问女老板:多少钱?. ^! ^3 v9 a N
女老板答曰:30块。: L2 r8 a W6 o2 |
我又问:20买不?(因为我实在不好意思再出10块钱的价了,再砍价的话就等于白拿了,人家女老板怀里还抱着个孩子呢); a- s) K5 k2 H) w4 i
女老板又答:拿走!
% A( w. ]( R6 ]. f, K& a+ e. @, R- _. g
嘿!买卖成了。' E$ R2 z, J) n% U# `3 r
可我的心也沉了。 v/ @& j8 X! R& p- O
/ S$ G+ e$ Q. S昨天在我们当地的古玩市场上,我死缠烂打、兼施诡计地,好不容易买到一个120块钱的陶瓷笔筒,在这里就变成了20块钱一个。我郁闷哪!我就是从家里买票坐火车来北京,到潘家园买这么一个笔筒,再买票坐火车回到家,也比在当地市场买的那个笔筒便宜呀!9 ~& Q0 }8 o3 n* _& U
6 L% T: [" g2 @' t) F/ L买了这个20块钱的笔筒,我当时就产生了一个“邪念”:在潘家园多买几个便宜笔筒、青铜器之类的东西,回到我们当地摆地摊儿卖去。唉!我不能啊!我的良心还没差到那个程度。但我相信,很多初次来到潘家园、经历过这种场面的人肯定都会有这个想法。3 l1 |6 I/ z m9 S2 \6 \, R d6 x
4 v' B: l( f9 V1 x% h通过买这个笔筒,我当即对我们市场上的95%的“古董”都产生了假货的感觉,这是我到潘家园旧货市场最大的收获。! a3 C7 l6 @, P( Q8 K( t1 W
! A( b( N# c7 l% U
[ 本帖最后由 无边落 于 2011-10-13 10:0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