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网

 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楼主: 紫清剑

藏真自赏寻宝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0 14: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藏真自赏寻宝记(四十四)雍正霁红釉胆瓶
0 m- U6 p1 j/ ?, m  S7 R9 }6 ?% f' U0 l) k

& p. I0 c) q" s7 J& r/ c( h( l        据考证,北宋时期钧瓷,开创了以铜为呈色剂烧制红釉的先河。随后在元代,又出现了釉里红。然而,由于铜呈色时对温度要求极为敏感,只有在1290°~1300°之间,充分把握瞬息万变的特定烧成气氛,才能呈现出殷红如血的鲜红色,因此,宋代的钧红和元代的釉里红,都无法充分烧制通体鲜红的高温红釉。
8 j5 J% i4 J' P; ]
' _& [5 X7 G" l% |3 H        明代御窑厂的建立,将中国陶瓷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大明永乐、宣德年间,为了满足皇帝对红釉钟爱,景德镇御窑厂匠来如织、窑火连天,甚至留下“翠兰投火祭红”的凄惨传说。最终,在御窑工匠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创烧出有着红宝石般光泽的“霁红釉”。 从此,霁红就成为皇家御用的重器,仅供帝王使用。
9 |. g4 L/ b5 _9 Q) \/ @6 l: |6 }* Y: ^3 ^" f
        霁红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严格的等级制度,全部由御窑烧制,民窑不许生产,如果违犯此规,严重者甚至有杀头之罪。为了保证了皇家对霁红釉瓷器的垄断,御窑厂生产的霁红釉瓷器即使有残破、瑕疵,也一律打碎深埋,片红不得流入民间。% _- c( r  S& t4 i
        宣德朝时,霁红质量达到了顶峰,其色似初凝的鸡血,深沉安定,莹润均匀,釉中无龟裂纹理,宝光内蕴,釉色之美绝世无双。- V/ R! Z5 a9 N
遗憾的是,由于烧制极难,明宣德以后,御窑厂极力想再烧制霁红却屡屡失败,终明一代再无“霁红”出现。 明末著名收藏家项元汴在《历代名瓷图谱》中感叹:积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乃历代名瓷之首冠也,今虽悬千金购求亦不可得矣……。/ \9 e. z" I/ `
如今,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出土的霁红器物,绝大部分都是由故意打碎的残器拼接而成,大量考古资料,都证明了霁红无以伦比的尊贵与珍稀。5 q) W, G  Z, h6 T
" q0 P" m0 P0 c6 O1 _
        清代人在《景德镇陶歌》里也专门记述了烧制祭红的困难:“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历代皇帝都以国家财力作为支持,但这种殷红色的瓷器依然如同神话中的宝物一样,珍稀难得。而且据史籍记载,正德、嘉靖、隆庆年间,“祭红”还一度濒于失传,无法烧出。
% n$ g5 e* j' \+ U& i0 @" N- T9 G% O& W' ]* J9 B; N; G& D
        清雍正时, 皇帝对霁红极为喜爱,对其复烧极为重视,为提高其呈色质量多次下旨监督。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记事杂录》记载:雍正七年“八月十七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十四日郎中海望持出碎霁红磁盘边五块。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的甚薄,不知是何原故,尔将此破磁发给年希尧去,着伊照此破磁釉水烧造,钦此。”
8 m; F" Z) {. }1 ~- j3 y        雍正霁红釉是在康熙郎窑基础上,经过雍正皇帝的亲自督办,以及年希尧、唐英等共同努力,终于复烧成功。雍正朝霁红色泽较为润泽艳丽,有的釉表有橘皮纹。但存在釉色浓浅不等的工艺缺陷,部分有深褐、正红、粉红甚至苹果青等色。' c3 x6 D: `" P+ T; E

, J" d. e! J6 g- h8 U+ U$ a' K        东弟精擅瓷器,青铜与字画,藏品精,至美者秘不示人,关扉把玩,乐在其中。近年来,单色釉瓷器收藏之风初现,官窑几不多见,民窑精品亦难寻矣。该霁红釉胆瓶,东弟收藏多年 ,当出自民窑,器型周正,釉色肥厚,历经数百年无瑕疵,亦难得也。
! h! z* O( C4 b3 R; m: T
mmexport1530349132698.jpg
mmexport1530349135969.jpg
mmexport153034912535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0 14: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藏真自赏寻宝记(四十五)道家锡制蛙钮“阳平治都功印”' |# U  e, g- ~/ I. Y
. J, E; G: t# {+ y+ o# {
. t6 C0 w7 u! g8 m: t; k
        阳平治都功印是道教正一派至高无上的天师用印,始于创始人张道陵。传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于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在鹤鸣山修行时,太上老君驾五白龙,乘紫云,率众而降,授予三清众经九百三十卷,符籙丹灶秘诀七十二卷,一千二百官章及斩邪雌雄二神剑,还有就是这方“阳平治都功印”。  [& O) F5 a' O8 p* A* U& y
& m  c9 H1 \$ H0 }! n4 a
        汉末,道教在各地设有道场,作为宗教和管理中心,称为治,当时设二十四治,“阳平”居于首位,为道教的总部。“都功”为治中一职事,就是道家的首领。“阳平治都功印”即是张天师在道教中实施神权的“法印”,具有无上的法力。  E3 M, i- a  ]0 J+ X% H
* B: t% N  i( u5 `0 l" _. A4 P  P
        道教在千百年的传播过程中,由于此印代表了道教正一派天师的最高权威,所以民间一般道士私刻“作法”的现象也有存在,出现过很多“阳平治都功印”,只是时隔千年,历经战乱,现在的遗存已极其鲜见。另外,除了民间,历代也有御赐的天师印玺。元代与清代的御赐“阳平治都功印”是现今存世的极少见的珍贵文物。+ `9 |" E" u7 r& X0 z4 u

2 K5 V5 o. p9 M& r( O- _        以上摘录自慧-见杂刊,别有意味。湘地旭兄行医多年,于古董一行研究精进,兼宅心仁厚,出手大方,乡下铲子收到古物,无不首送旭兄过目;历经数年,兄收获颇丰,已藏数十件精品。此印当属明代器物,锡制,蛙钮,重约三斤,水锈斑驳,古意盎然。蒙旭兄承让,东弟连弟把关,可作一特别收藏门类也。
% g, a) z6 s4 c% d' j3 G8 |) O; Q
mmexport1534686062152.jpg
mmexport1534686065624.jpg
mmexport1534686256204.jpg
mmexport1534686055815.jpg
mmexport153468607204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20: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藏真自赏寻宝记(四十六)清仿明香盘~御制锦堂春词

本帖最后由 紫清剑 于 2018-9-16 20:35 编辑
  n7 \$ q0 g* S+ f# b' O7 H
- X* t7 i- L! ^$ Z7 a御制锦堂春词' A$ C% f% H) t% ]  _: w4 M

$ ]3 U5 D8 q% g( \; M  w3 h9 P( ^5 L; q; N  ^3 A# r
映日浓花,旖旎荣风,细柳轻盈游丝,千尺重门静,金鸭午烟清清,戏蝶浑如有意,啼莺还似多情,游人来往知多少,歌鼓散春声。
% o3 Q/ [! n! I; V宣德七年正月十五日& U, ~4 ~# m  N- f

. v6 u4 v+ H/ I7 }$ c5 W  q注:晨,东弟发一宣德七年黄铜香盘,黑漆古,包浆莹润,虽清仿明,真古物也,上精刻御制锦堂春词一首,试断句,未知错否,方家指正。马未都先生云:过眼即拥有,此盘即是。# D9 f' k1 }1 H4 D8 x

: W, k' E0 e  Q6 A* x2 ]( R
mmexport153611058915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1 14: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0 04:48:22 盛世论坛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欣赏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0 22:44:07 盛世论坛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美文欣赏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21: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藏真自赏寻宝记(四十七)明莲花石盆5 {2 m4 D! [& J8 M6 f

* Z1 s: B; U$ M3 i        威海得名,古时取〃威震四海〃之意。小城三面环海,一面接陆,战略之要地也,清时于刘公岛设海军公署,北洋水师与日军之甲午海战,遂成绝响,亦成国人心头大痛,奇耻之辱。! S' M% I# u" Y: P' [5 [; X
        威海隔海韩日,与仁川最近。前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君,其祖籍即威海,父当年随雇佣军至香港为警;前副总理谷牧亦为威海文登人氏;前空军司令王海年少时,于威海一中苦读;前央视主持人倪萍自幼于威海荣成,相伴姥姥长大;著名作曲家戚建波兄,乃为贱内家族中人,世居威海,今常住京师,名动天下;毛体书法传承人周鹏飞兄,亦曾于此地从军。威海冬暖夏凉,景致优美,可谓人杰地灵矣。吾父母居黄泥沟数载,颇为惬意。村口即为英租地时,最高长官之避暑别墅,俗称〃四眼楼〃是也。沿黄泥沟东行,乃合庆湾,紫气东来,白沙黑礁,自然天成。英吉利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出生于合庆湾英式别墅〃七星楼〃,其后人亦曾来此拜谒。
4 {# F& a* @. {0 h5 I4 c
  g; g  F: n8 n+ B8 y        邻人陆弟,好游玩,山间乡里,几无处不往。曾于三年前,一人独行合庆湾西山谷中,于杂草瓦砾间,发见一破损石盆,外雕莲花,古意盎然,包浆厚重,潍人东弟断为明代器物,吾思此山谷静籁幽静,古时存余古寺,此盆乃为佛前净手盆否?陆弟亦见一汉白玉经幢莲花底座,惜为厚土瓦砾填埋不见也。
  a# f/ U5 U3 ~" h今日陆弟谈及此事,吾心大动,若此盆任其废弃,终将湮没于未来之高楼下,徒生伤悲也。遂呼力哥、陆弟、峰弟,驱车而入深山,杂草深可没膝,停车再步行半里许,过若干厂房、菜园、荒地,方见石盆弃于乱石之中,然十丈开外,古物熠熠生辉,不掩其辉。陆弟、峰弟以袋置于石盆下,系绳紧密,以木杖抬之,乱石杂草间,艰难而行。驱车归家,以水洗净,置松下龟纹石之上,夕阳斜照,别有一番残缺之美。吾思假以时日,可植数枝芙蕖于内,以满水养之,夏日可盆花俱赏也。2 `% V  T% K# D% |% v( q
138385065.jpeg
698088580.jpeg
1375227656.jpeg
1375227656.jpeg
813171474.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21: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诸位朋友的鼓励,希望多交流沟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9 13: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5 11: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9 11: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27 16: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5 20: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1 12: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1 12: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1 12: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1 12: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1 12: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11 12: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手机版|盛世收藏网

GMT+8, 2025-7-2 09:53 ( 京ICP备1001754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689号 )

论坛内容仅代表发布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业务联系:15011024225(临时,周一至周五10:30~17:30)

www.sssc.cn copyright © 2003-202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